只为自己“写作”

    浙江一考生

    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我想这是一个普遍真理。如果一位作家他老是想着去倾听读者的呼声,那成千上万、各不相同的声音,你听谁的呢?你听得过来吗?每一部作品都因其独特,才具有了存在的价值。所以,一个真正的、好的作家只为自己“写作”。

    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作家,创造着生活这个“作品”。许多人将生活视为一次写作,困惑于“写作”该多听听读者的想法,按他们的意见去生活,还是应该坚持原则,亲手主宰自己的生活。依我之见,如果把生活视为写作,那么这部作品最重要的读者是“我”,生活是自己的,创造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幸福的判断标准在自己心里。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众口难调,倘若一味迎合,最后只能迷失自我。席慕蓉说:“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搏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在他人的口水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简直是糟蹋了生命——这样天赐的宝物。让芭蕾舞者带着镣铐在舞蹈,欣赏这种舞蹈是变态的心理,跳这种舞蹈是痛苦的表演,生命的写作该是一次酣畅淋漓的表达。

    正如再精明的作家也不能迎合所有读者的胃口,像叔本华所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希望迎合所有人的作家必然流于庸俗,生活就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魄力。

    今天是端午节,每年我们都会想起这位伟大的诗人。千年前,在众臣的诋毁中他被流放,徘徊于江畔,写下千古绝唱《离骚》。他曾极力劝阻君主不要赴宴,位极人臣的他怎么会不懂察言观色,但为了理想抱负,即使冒着让君主不悦的险也值得一试。当他看着楚国投入秦的怀抱,国破家亡,子民流离失所时,他纵身跃入汨罗江,做最后的一舞。他的舞蹈虽然看似沉重,但我们能感受到这是他内心最真实想法的流露。他用自己生命与热血创造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这样真实而伟大的写作,無论经历多少时代的变迁都仍会有读者欣赏。

    生活的写作只有一次,落笔就不能更改。我以我手写我心,只要真诚地表达,饱醮浓情,我一定会写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感动自己,也打动别人。而且也唯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成为永恒的经典。【点 评】

    1.结构严谨,层次鲜明。开头是引论,提出问题,着眼于“是什么”,作者从所供材料切入,提炼并强调观点——“真正的、好的作家只为自己‘写作”。接着主体部分,分析问题,着力于“为什么”,作者条分缕析,从生活与写作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说理,因为“生活是自己的”,所以“创造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因为“写作该是一次酣畅淋漓的表达”,所以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最后解决问题,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升华主旨。全文结构完整,逻辑分明,条理清晰。

    2.事理结合,论证充实。作者列举屈原的事例,旨在阐明创造伟大的作品要用自己的生命与热血,引用席慕蓉和叔本华的名言名句,强化了观点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