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儿童滞留:救助站职能定位的思考

    吴锡华

    【摘要】救助管理站只是临时救助,是流浪儿童的过渡性安置场所,但目前由于救助管理体制、救助机构自身内部的缺陷,致使部分无家可归、无处接收的流浪儿童长期滞留在救助站。救助站这个原本负责“进口”(收留流浪儿童)与“出口”(安置转介流浪儿童到社会福利机构或家庭)的中转机构在流浪儿童分流这一环节却遭遇困境。让原本负责临时救助职能的部门跨界承担长期照顾,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也面临困惑。

    【关键词】滞留儿童;救助站;流浪儿童

    据统计,截止2014年,全国共有儿童收留抚养救助服务机构890个,拥有床位10.8万张,年末收养各类人员5.9万人。其中儿童福利机构545个,床位9.6万张,比上年增长10.3%;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345个,床位1.2万张,全年救助生活无着流浪未成年人17.0万人次。然而救助站作为流浪儿童临时安置场所,每年都有部分流浪儿童长期滞留在站内,这些儿童大多数是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福利机构收留的“三无人员”,他们的生活便停留在行使临时救助功能的救助站内。笔者在F市救助站实践期间,发现救助站的职责身份陷于尴尬境地,滞留在救助站的未成年儿童长期的生活、教育、管理、身心等问题也由救助站接手负责,让原本负责临时救助职能的部门跨界承担长期照顾,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也面临困惑。

    一、F市救助站基本情况

    救助站正常救助时间是10天,若有程序或突发情况救助最长可延迟到30天。而目前由于F市儿童福利院与第二福利院接收入院人员资格条件限制以及救助管理体制问题,有些未成年人却在救助站滞留好几年的时间,救助站的临时救助某种程度上变成长期收留。

    目前救助站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有7名长期滞留的未成年儿童,三男四女,其中3名智力正常,4名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其中滞留时间最长为2年,最短为4个月。救助站未保中心共有3名正式工作人员,科长、专职社工与特教个1名,救助站向单位外部社工机构购买社工服务,救助站要求社工每周一三五到救助站进行服务,未保中心工作人员只是每天到未保中心视察2-3分钟。另外,未保中心还有2-3名轮流陪护照顾人员——主要负责照顾救助站儿童日常衣食住、站内卫生、安全事宜以及夜间陪护。

    二、站内滞留儿童的生活现状及问题

    社工每周一三五到救助站按不同类型的儿童进行服务,对智力障碍儿童主要是制定个别教学计划,并持续各项常规训练和课程,包括孩子小肌肉及手眼协调训练;言语沟通训练;实用知识及学科的教授与练习;孩子独立生活与自理能力训练。对于正常儿童主要进行学习辅导、心理及生活适应性辅导、偏差行为矫正等。但长期的救助站生活也给儿童带来一些问题。

    1、封闭式院舍弱化儿童社会融入

    虽然救助站为滞留的儿童提供生活保障、给予一定的发展性服务,但站内儿童群体特质差异较大——生理正常儿童与发育迟缓儿童的需求不同,尤其对于生理健康的儿童,长期封闭式院舍生活会削弱儿童社会融入性,长期呆在救助站这样封闭的环境下,他们大脑接收外界刺激过少,原本在生长发育的阶段应该接受多种新的刺激源,但是救助站的环境无法给予他们正常的成长条件,所以目前站内智力正常儿童的记忆力在退化。

    2、行为交叉感染

    救助站受助人员流动性大,外来人员不时会带来一些社会不良行为,群体生活中易产生行为交叉感染,尤其对于心智、认知能力正处于塑造阶段的儿童,同辈群体之间互相模仿是他们行为习得的重要途径。这些短期停留救助站的儿童走后,却给长期滞留的儿童留下他们的“行为后果”,这样长此以往,对长期滞留的儿童产生负向影响。

    3、照护人员默许“赋权”儿童

    对站内4名智力发展迟缓或存在神经性损伤的儿童,照护人员要看管这些随时可能发生状况的孩子,当这些儿童的行为不受控制时,救助站工作人员就会用打骂的方式解决,而站内具有榜样、小领袖能力的儿童会效仿工作人员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弱势儿童,这种行为得到工作人员的默许,并“赋权”给这些相对强势的儿童让他们帮忙管教其他儿童。

    三、思考与探究

    对于社工而言,救助站的救助不能只局限于院舍内的救助。长期滞留的儿童不是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社工认为他们应该是做那些临时救助的,就是那些送进站后一周内或短期内可以接走的,我们更关注的是他们进站之前的信息和接走之后的跟踪,受救助的儿童离站之后,救助站的功能是不是就终结了呢?这是需要去探讨的,社会救助需要改革——不能单纯让受助者单纯进出站便结束救助,而不去管出站后是否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有没有可能去做一些延长一点的、更向前端口的救助服务,还是说只让受助者的救助过程停留在救助站这个密闭的院子,这是目前民政社会救助、社会工作需要探索的方面。社工完全可以把救助站受助者的服务端口向外进一步伸展延续。台湾与香港也有十分完善的儿童救助通报系统,社会有安置的需求,但强调在社会福利的系统当中能够强化原生家庭的功能。

    这些滞留站内的儿童很多是走出留守困境的儿童,但是他们又陷入一个新的困境——流动儿童和流浪儿童的困境,如果说农村留守儿童因外部环境的不可避免,但这些留守儿童已经来到城市了,来到这么发达的多元系统都充备的环境,他们却仍然生活在无着的边缘——无亲可靠,无生活能力的,那等于说这些孩子走出了一个困境又陷入另一个边缘的危险环境当中: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流浪儿童,这三类儿童都不同程度上脱离了原生家庭的保护,不断变换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易对其造成负向影响,城市的救助应该要怎么做?这涉及到救助、公、检、法、司各个部门的联动配合,这些孩子体验的是“救助一日游”,但救助站是否有财力和能力去做延伸救助,救助站的定位与职能该如何界定?

    参考文献

    [1]谢敏.社会救助“联动服务”模式研究——基于对广西G市救助管理站的调查与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

    [2]王金山,刘海彬.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中的价值——以郑州市救助管理站为例[J].社会福利,20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