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口疮病的发病特点、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张红光

    摘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山羊口疮病的发病特点、鉴别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山羊口疮病;发病特点;鉴别诊断;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7? ? ? ? 文献标识码:B? ? ? ? 文章編号:1007-273X(2020)11-0011-02

    山羊口疮病又称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口疮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具有发病急、发病速度快的特点。临床上以患羊口唇等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烂病斑为主要特征。山羊口疮病虽然死亡率较低,但是会严重影响到羊群的正常生长发育和采食,造成羊群抵抗力下降,很容易继发感染多种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和羊痘、羊口蹄疫症状十分相似,在进行疾病诊断过程中,需要掌握该病的发病特点,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明确具体的致病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控,以此来降低发病率,保证养殖安全。

    1? 流行特点

    山羊口疮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够在低温条件下存活几年,但对常见的酸、碱等消毒剂十分敏感,短时间即能将其快速灭活。该病毒可以威胁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羊,其中山羊的易感性最强,2~6月龄的羔羊感染后症状最明显。患羊和隐性感染羊是主要传染源,特别是患羊的痂皮中携带有大量病毒。养殖场患羊和健康羊直接接触能够实现病原的传播,也可以污染周围环境,间接传播病毒,主要经损伤的皮肤黏膜进行传播,侵入机体之后会在上皮细胞内大量繁殖。养殖密度较大、环境卫生不良、通风条件较差、羊群抵抗力不足、饲料营养价值较差、养殖不科学等都会增大该病的发生率。羊口疮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一旦发现养殖场有个别羊出现临床症状,就会迅速向整个羊群扩散蔓延,并连续多年危害羊群,表现为反复流行,反复发生。

    2? 临床症状

    山羊口疮病根据临床症状分3型,即唇型、蹄型和外阴型,有时仅出现1种类型,有时3种类型混合感染,其中以唇部病变最为明显。发病初期先是在患羊的口角、上唇或鼻镜上出现小红疹、小红斑,随后逐渐形成丘疹或小结节,进而形成水泡,然后逐渐变成脓性,破裂之后从中流出黄色或棕色的液体,形成溃疡病灶,溃疡结痂之后形成疣状的硬痂。如果呈现良性发现经过,结痂之后逐渐变硬,扩大干燥,1周左右结痂就会脱落恢复正常。病情严重时,在患病部位会进一步出现丘疹、水疱、脓疱,溃疡病灶相互融合,形成大的溃疡灶,结痂下部会出现肉芽组织增生,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现桑葚状[1],影响到羊群的正常采食,患羊身体逐渐消瘦,最终衰竭而死,发病过程通常在14~21 d。如果继发感染,脓疱可以蔓延到整个嘴唇的内部、齿龈、颊部和舌头,甚至蔓延到整个口腔,如果蔓延到脏器器官及组织中则很容易引发死亡。蹄型多发生于绵羊群体,山羊很少见。外阴型更少见,患病羊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显著增加,流出黏液性或脓性的分泌物,阴唇显著肿胀,并且在阴道黏膜表面会出现溃疡病灶,乳房和乳头皮肤上会出现脓疱、烂斑和结痂;种公羊表现为阴茎显著肿胀,且在阴茎表面会出现小脓疱和溃疡病灶。

    3? 鉴别诊断

    临床上山羊传染性口疮病与羊痘、蓝舌病、鳞状上皮癌、坏死杆菌病以及口蹄疫症状十分相似。羊痘主要表现为全身症状,毛少处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痘疹,痘疹外观呈圆形、扁平状,中央向内凹陷,像肚脐。蓝舌病主要发生在大量昆虫繁殖孳生的季节,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患羊表现为持续性高热,口唇肿胀,舌头糜烂,不能正常行走。鳞状上皮癌主要是由鳞状上皮细胞构成的一种恶性肿瘤,在皮肤上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不仅局限于嘴唇、蹄部或外阴,肿瘤细胞能够侵入皮下组织引起发病。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先是蹄部组织出现脓肿和坏死,口腔出现溃疡病灶,溃疡病灶表面会附着有白色的假膜,不容易形成脓疱和结节状的痂皮,在健康组织和坏死组织的交界处能够检测出大量的坏死杆菌存在[2]。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感染该病毒的患羊会出现痘疹,痘疹破裂之后也会形成结痂,但结痂组织下部不会出现肉芽组织,由此可以做出鉴别诊断。

    4? 防控措施

    确诊之后应该将病羊单独隔离,并使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病羊的患部进行全面冲洗,清理污垢和痂皮,然后涂抹2%的龙胆紫,1次/d,直到皮肤完全痊愈;或用300万U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涂于患部。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羊,肌内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剂量为2 mg/kg体重,2次/d,连续使用3 d为一个疗程,以避免出现继发感染。同时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以加速黏膜的修复;饲料中添加98%的病毒灵可溶性粉剂,剂量为1 g/kg饲料,1次/d,连续使用1周。

    预防该病的发生与流行,首先应该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其次要要加强养殖管理,实行自繁自育、全进全出的养殖管理模式,避免随意从外地引种,必须引种时要进行严格的检疫检验,掌握种源地疾病发生情况,确保在无疫病的地区引种。新引进的羊群必须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至少隔离观察30 d以上,确保安全之后按照本场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后才能混群养殖。在日常养殖管理期间还要密切观察羊群的采食情况及精神状态,一旦发现疑似发病情况,立即将患羊单独隔离,并认真做好养殖环境的清理和消毒工作,将病情及时上报当地的动物防疫部门,由兽医进行严格诊断,确定病原[3],然后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避免疫情进一步发展。

    5? 小结

    综上所述,山羊口疮病是威胁羊群健康生长的常发病和高发病。该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可通过引种快速在羊群中传播蔓延。由于山羊口疮病和羊痘、羊口蹄疫等疾病的症状十分相似,在进行疾病诊治过程中,首先要进行严格的鉴别诊断,明确具体的病原,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日常养殖过程中也要加强管理,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羊群抵抗力,降低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高改林.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对策分析[J].甘肃畜牧兽医,2016, 46(7):75-76.

    [2] 孙佰秋.羊口疮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3):67.

    [3] 杨彩林.山羊口疮病的治疗及预防问题[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34(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