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假尾孢大褐斑病的症状识别与综合防治

    何永梅 欧迎峰 郭向荣

    

    

    

    葡萄假尾孢大褐斑病,又称葡萄大褐斑病,是葡萄褐斑病(分大、小褐斑病)中的一种,仅危害叶片,且以危害下部叶片为主(图1)。在我国各葡萄产地多有发生,以多雨潮湿的沿海和江南各省发病较多,干旱地区或少雨年份发病较轻,管理不好或疏忽管理的葡萄園多雨年份后期可大量发病,若不及时防治,严重时可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树势,造成减产。

    1 症状识别

    大褐斑病只危害叶片,初期在叶片表面产生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小斑点(图2),后病斑逐渐扩大成2~13毫米的近圆形斑,一个叶片上常有多个病斑散生。病斑中部灰色或灰白色至黑褐色,边缘有暗褐色至近黑色细线圈,有时具黄褐色晕圈,有时表面呈不规则轮纹状,病、健交界明显(图3);叶背面病斑周缘模糊,浅褐色至黑褐色。

    后期病斑周围叶肉开始变黄(图4),甚至整叶变黄,湿度大时,叶片背面逐渐产生灰色至深褐色霉状物(图5),即病菌的孢梗束及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可相互融合成直径达2厘米以上的不规则大斑,甚至呈焦枯状(图6),并常导致叶片早落。

    大褐斑病的症状特点常因葡萄的种和品种不同而不同。大褐斑病发生在美洲系葡萄品种上,病斑为不规则形或近圆形,直径为5~9毫米,边缘红褐色,外围黄绿色,背面暗褐色,并生有黑褐色霉层。在龙眼、巨峰等品种上,病斑近圆形或多角形,直径为3~7毫米,边缘褐色,中部有黑色圆形环纹,边缘黑色湿润状。

    2 病原

    Pseudocercospora vitis称葡萄假尾孢菌,属半知菌亚门。子座小,球形,生在叶表皮下,浅褐色至暗褐色,大小15~40微米。分生孢子梗(图7)紧密簇生至成束,孢梗束褐色,下部紧密,上部向外散开,高400微米,单根分生孢子梗青黄色,色泽均匀,宽度不规则,上部产孢部分较宽,不分枝,直立或上部弯曲,屈膝状,具齿突,顶部圆锥形,3个隔膜。分生孢子(图8)顶生,褐色至暗褐色,倒棍棒形,具喙,喙部色浅,直立或略弯曲,顶部钝圆至钝,基部倒圆锥形平截,具隔膜3~20个。

    3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叶上或随病落叶进入土壤中越冬,也可附在主枝、侧枝的树皮上及结果母枝表面等处越冬。第二年初夏,越冬病组织上产生分生孢子,与越冬的分生孢子一起成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风雨传播,从叶片背面气孔侵染危害,经15~20天的潜育期导致发病。该病在果园内可发生多次再侵染。多从6月开始发生,7—9月为发病盛期,严重时8月份即可造成大量落叶。

    大褐斑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蔓延。多雨潮湿环境或连阴雨日多的年份病害发生严重,管理粗放、肥水供应不足、树势衰弱、结果过多、早春遭遇冰雹、冻害等不利天气等有利于病害发生,此外,叶片过多果园郁蔽、未进行整枝疏叶等造成通风透光不好、环境潮湿的气候条件等可加重病害发生。

    4 综合防治

    4.1 农业防治

    选择地势高、不易积水的地方建园。做好三沟(围沟、腰沟、畦沟)配套,做到雨住田干。落叶后或修剪时,要彻底清扫落叶,并携出园外集中深埋或烧毁,铲除病菌越冬场所,减少越冬菌量。增施有机肥,施用酵素菌大三元复方生物肥,控制氮肥,按比例施用磷、钾、钙肥,科学疏果,适当留果,培育壮树,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及时绑蔓、合理修剪,及时整枝、摘心、除副梢和老叶,使果园通风透光,降低小气候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4.2 化学防治

    萌芽前对植株及地面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6月份喷施一次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发芽初期,可选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硫黄水分散粒剂700倍液等喷雾防治。

    6—9月注意园中发病情况,从病害发生初期或园内初见病斑时开始喷药,10~15天1次,连喷3次左右,即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可选用丙森锌、代森锌、代森联、氯霉·乙蒜素、百菌清等药剂喷雾保护;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间隔10~15天 一次,连喷2~3次。

    喷药时,前两次药应重点喷布植株中下部叶片,并使叶片正反两面都要着药;若在药液中混加有机硅类农药助剂可显著提高防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