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色经典作品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意义与途径

    李致 李鑫 陆莉镅

    摘 要:论文从思政教育与文学结合的意义与途径两方面进行讨论,重在探究如何将红色经典更好地融入思政建设,通过二者的结合提高高校思政建设水平,培养出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文学; 思政建设; 融合;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3-133-002

    高校思政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从而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应充分、灵活利用文学艺术,加强二者的创新性融合,推动教学模式的完善和改革。文学即“人学”,“文学的出发点、联结点和归宿点是人,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文学是塑造‘丰富的人、‘完整的人的重要途径”。基于二者共同的服务对象和价值目标,如何创新性地将二者相融合,共同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和政治认识,是我们当下需要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红色经典参与思政课堂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当前时代背景下,思政建设存在着很多阻力与不足。首先在国际背景方面,文化开放以来,各种西方思潮纷纷涌入我国,自由主义、虚无主义等有害思想腐蚀着青年学生,使他们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有所轻视。其次,市场经济背景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盛行,易使大学生迷失人文精神发展方向,忽视品德修养。 最后,思政课程内容本身的抽象性、学理性,也阻碍了学生的理解和运用。以上种种因素,既不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精神发展,也给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留下极大隐患。而文学,恰恰能够针对这些不利因素进行克服与疏导,促进思政建设的积极发展。

    1.培养人文精神,塑造理想品格

    文学融入思政课堂,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人的生命发展的尊重、理解与关切,是对人类理想品格的追求与探索。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价值观扭曲,人情冷漠、自私自利、金钱至上,导致美德缺失、人情匮乏。而文学是讲求“真、善、美”的艺术,它的“善”,就是在人文关怀下诉诸的美德追求。比如杜甫的诗歌,充分体现了在乱世当中百姓的生存状态,表现出诗人对于人民疾苦的关切和同情;这是一种胸怀天下的忧国情怀,而非一己私利的个人谋求。又如冰心在《繁星·春水》中赞美母爱,这种真挚无私的人类情感,正是人文精神的根基。我们应该让传统文人的宝贵精神品格、对人类真挚情感的吟诵传唱,在今天思政建设的课堂上展现出它感人至深的力量,让青年学生领悟人文精神的精神内核,从而激发他们对爱国、民主、和谐、友善等社会主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懈追求。

    2.了解革命历史,加深理论学习

    文学与思政建设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对民族革命史的了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领悟。戊戌变法之后,梁启超尝试以“小说界革命”打开国民思想阀门,认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后又先后出现五四新文学、左翼文学、抗战文学、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文学等,文学始终与国家的革命史、改革史紧密结合。如茅盾的《子夜》,深刻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旧中国广阔的社会画面,通过民族资产阶级代表吴荪甫的失败告诉读者:中国的出路要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革命来实现。对特定历史时期内文学创作的介绍,不仅有助于青年学生理解政治理论内涵,同时也印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3.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魅力

    文学与思政建设相融合,还有助于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增强课堂魅力。由于课程的特殊性,思政课存在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模式固化等问题,如果将文学引进思政课堂,将会提升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思政教材强调理性思维,政治、哲学、史学术语较多,对于部分学生而言,理解其具体内涵具有一定难度。而文学包含生动的故事情节、丰富的艺术手段,语言生动蕴藉,不仅易于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和想象力。利用文学艺术这种生动可感、丰富多样的特质,让学生们切身体会文学世界的多姿多彩,从而弥补思政课本身的不足。

    二、红色经典参与大学思政教学的途径

    1.借助文学故事,感28情景

    文学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一部文学作品必然反映一定的历史背景。自古以来,我国文学宝库中涵盖了不计其数的文学故事和人物形象,尤其是现当代文学作品,与思政建设的知识内容结合得更为密切,其中很多人物和情节,都是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如在讲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中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内容时,“三大改造”是不可忽视的历史事件,但由于时代所限,同学们很难对这一历史事件产生真切的感受和理解。柳青的《创业史》,描写了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农村开展的详细历程,生动刻画了梁生宝这一“农民英雄”形象。其中,梁生宝和徐改霞的爱情、梁三老汉的顽固保守、三大能人的处处阻挠,都体现出现实主义的叙事原则,真实地刻画了历史与人性。对同学们讲述这些人物和情节,有助于他们对历史情景的把握,也利于对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解与全面感知。

    2.运用文学形式,传递人文魅力

    文学包含诗歌、小说、戏剧等多种形式,不同文学形式具有各自的艺术特点,思政建设可以对此进行充分利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比如组织学生观看话剧表演、组织爱国诗歌朗诵比赛、开展小说写作活动等。利用丰富的文学形式,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记忆背诵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活力。历史上有许多特殊时期,都是利用文学形式宣传政治理论、推动社会发展。如左翼文学戏剧运动,本身就是革命文学的延续和发展,目的就是通过戏剧这一文学样式,宣传党的理论方针,唤醒民众的觉醒,担负起时代新的使命。直到今天,特定文学形式和政治教育相结合仍然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我们不妨将其灵活运用于新时代的思政建设。2011年中国话剧院出品、田沁鑫导演的《四世同堂》,将文学作品中民间战时情景的悲愴与沉浮,和舞台表演艺术相结合,通过观看表演,学生们可以体会到国家风雨飘摇之时,作者对全民族觉醒的深切呼唤,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此外,诗人们也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歌,通过开展朗诵活动,来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3.结合思政知识,开展文学评论

    思政建设重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文学艺术则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它们都旨在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二者不可偏废。因此在思政课堂上可以开展文学评论活动,使学生在课下业余时间阅读相关文学作品,然后在课堂上利用所学的思政知识进行点评与解读,使思政理论和文学艺术相互交融、互通有无。通过对作品的阅读、理论的应用,最后内化为个人的见解和思考,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的业余时间得到丰富和充实,积累了文学知识,也使学生们灵活地运用思政理论、将其化为活的应用,从而真正提高个人的思考能力和人文修养。通过这种创新教学,将有效推动当代青年学生以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身份,从人文精神的高度出发,以政治理论的广阔视角,探索政治思想和文学艺术的交融空间,从而更好地树立起国家意识和人文精神。

    三、结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当前背景下,培养具有高度爱国热情、正确政治观念、伟大人文精神、良好科学素养的社会主义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而思政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思政建设存在的诸多挑战与不足,我们应充分、灵活利用文学艺术,加强二者的创新性融合,推动教学模式的完善和改革,促进学生思想完善和精神发展,培养出既有良好政治水平,又有高度人文精神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项目来源:本文为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红色经典与中文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与实践》(2018GJJG0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梁启超.梁启超文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M]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3]艾红玲.文学作品应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4):50-52

    [4]徐涓.文学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创新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8(18):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