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留守儿童 实施管理新举措

    王玉斌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随着城乡结合部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家庭从周边市、县、区迅速向新城区聚拢并定居,其子女也在居住地就近入学。但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新留守儿童”也随之在城市中诞生。

    一、新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新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有的由祖辈照顾,有的寄住在亲戚家,甚至还有个别的靠父母每月寄来的生活费独自生活。这些家长与孩子聚少离多,不能尽到监护人的责任,容易造成儿童在心理健康、性格塑造、学习习惯等方面出现偏差。

    一是新留守儿童亲情严重缺失。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健全人格的发展,离不开父母爱的呵护。父母的爱与教育,犹如阳光之于幼苗,是学校教育无法代替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0~14岁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需要在亲情的抚慰与关怀中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发展人际交往技能,加深对世界的理解与认识。在生活中,儿童会面临许多现实的问题和困惑,需要及时向父母倾诉,并得到他们的支持。但是,新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其身边,亲子之间较难有当面交流的机会,因此导致儿童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缺少来自父母的教育和引导。此外,新留守儿童对亲情的认识,对来自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的感受比较淡薄,容易使他们变得自私、冷漠、孤僻,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是新留守儿童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尽管有许多新留守儿童对学习有兴趣,求学欲望强烈,但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根据笔者所在校和周边学校新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统计来看,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的学生所占比例为80%。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有心理问题的干扰,也有学习习惯较差的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新留守儿童由于无人监督或指导,在家庭作业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只能求助于网络。然而,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还缺乏足够的自控力和判断力,这种方法弊大于利,久而久之,新留守儿童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内驱力和自控力,错过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机。

    三是新留守儿童缺少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家庭教育是关乎儿童一生的教育。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大量新留守儿童不明礼、不行礼。通过与新留守儿童所在班级班主任的交流得知,这些学生在缺少父母呵护、关爱、激励甚至批评的情况下,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生活习惯不良,具体表现为不讲卫生、衣食挑拣、乱花钱等,甚至还有不愿听从教导、顶撞教师和长辈、我行我素的情况,成为名副其实的“问题学生”。

    四是监护人自身的综合素质较低。笔者在家庭走访中发现,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老年人,且文化水平不高,有的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并且这些老人普遍认为,只要让孩子吃好喝好穿好住好,就算尽到了责任;然而他们不懂得如何从心理上去关心孩子、照顾孩子,更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与孩子在交流上也存在很多困难。

    因此,要解决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二、学校要重视对新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引导

    一是要掌握基本信息,加强对新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学校要建立新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切實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并根据学生的生活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同时,班级要设立新留守儿童的亲情电话,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代理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为新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基本信息与背景材料。

    二是注重心理教育,走进新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针对品德行为较差和有心理障碍的新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室,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和情感教育,使新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从而改正不良习惯,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弥补新留守儿童在亲情方面的缺失。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新留守儿童参与各种活动,或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让他们通过活动感受集体的温暖,获得归属感,弥补因亲情缺失而对其人格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四是教师要给予新留守儿童更多温暖的关爱。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要让学生在教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避免生硬地批评,但并不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而是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这样,他们在“严师”面前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不良情绪,并能够理解教师的苦心。作为班主任,还要随时洞察新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倾听他们的心声,实施有针对性的引导,用自己的真诚推开他们的“心门”,解开他们的心结。此外,教师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扮演家长的角色,对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多一些嘘寒问暖,在学习上多一些帮助辅导,在情感上多一些关怀呵护,以弥补新留守儿童在亲子教育方面的缺失,为他们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三、家庭要改善对新留守儿童的养育方式

    对于新留守儿童的家庭,学校应多措并举,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认识程度。借助致家长的一封信、入户走访等形式,使家长认识到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请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和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获悉孩子在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方面的情况,并通过多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

    四、协同社会力量呵护新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应协同社会力量,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进入的限制,避免自制能力较差的新留守儿童因过多流连这些场所而误入歧途。同时要加强社区建设,给予新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通过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凝聚育人合力,全方位呵护新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总之,新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摆在家庭、学校、社会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需要各方合力,创新教育途径,完善育人机制,建构学校、家庭、社会多元监控体系,为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基。

    (责任编辑 ?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