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研究

    王亮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在其思维锻炼和能力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数学的学习不仅意味着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是要求学生通过反复训练能充分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即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应用;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5-0091-02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Problem Solving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Hanchuan Nine Year School,Chengguan Town,Wushan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WANG Liang

    【Abstract】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mathematic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ir thinking exercise and ability training.Mathematics learning not only means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relevant knowledge,but also requires students to fully apply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ed through repeated training,that is,to cultivate students'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Teaching application;Ability training

    能够自主、灵活地运用是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一大目标,数学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学科特性,探索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带领学生学会“寻找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是学生由启蒙阶段到接受系统教育阶段的过渡时期,学生受其年龄、智力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教师的依赖程度较大,尤其体现在数学教学中。要想培養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摆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常规的数学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寻找并提出问题,然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因此,要提高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寻找问题”就成为关键的一步。让学生自己摆脱思维的局限,自己去寻找解决的“突破口”。

    例如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这一节的课程学习,这一课的重难点在于教会学生准确理解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据这种关系将分数化为小数。教师可以先在课程中先抛出相关问题,如“把3m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多少米?”学生会利用以往所学的除法对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可以在此时提出另一种形式的结果——分数,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这两种表达形式是相等的,学生在探究不同形式的答案之间的相等性时,可以加深对于小数和分数计算方式的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学生对绳子等分问题的计算过程,也是对于小数和分数知识的具体应用过程。

    二、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大脑和思维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更偏向于用具体思维来认识和理解事物。将理论知识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等具体实践活动中,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和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小学数学知识中一些简单的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这一过程可以辅助学生思维的转化,让学生逐渐理解和形成抽象性思维。抽象性思维与学生数学的学习息息相关,学生在抽象性思维逐渐养成的同时,其在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如小学五年级数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节,以其中的“三角形的面积”这一小节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观察三角板的形状,引导学生自己先去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形状特点,然后根据自己的观察在纸上画出三角形。鼓励学生和同学分享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大胆地猜测如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可以试着用自己和同学所猜想的方法去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将这一小节的课程学习与前一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内容相关联,让学生自己试着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由此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关系,更容易学习和理解三角形的面积推导公式。通过这种方式,将三角形面积的相关知识与平行四边形串联起来,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深入知识,为后续学习不同形状面积之间的转化问题打好基础。

    三、及时复习,做好知识串联的工作

    就单个小节的课程学习来说,其学习难度并不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活跃时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意愿和接受能力都很强。在数学学习中,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较强,每一节知识都必须放到整个知识系统中才能真正被理解和运用。学生的复习,不仅是对于某个知识点巩固和深入理解,也是在脑海中构建系统知识体系的过程,这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意义非凡。

    如数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乘法》这一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课本上的例题分蛋糕为例,“三个人一起吃蛋糕,每个人吃九分之二,三人一共吃多少”,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最熟悉的加法来计算,将三个九分之二相加并算出最后的结果。这一阶段的学生整数的加法和乘法已经非常熟悉,根据整数的运算关系以及所学的分数加法,可以推导出三个九分之二相加与九分之二乘以三的结果时相同的,从而让学生理解和领悟分数的乘法运算。在运算过程中,学生既要运用以往学习的解题思路和运算法则,也要结合约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等新学知识,充分运用以往所学和新知识点,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联系以往所学,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而这一阶段对于分数和整数关系的理解以及分数乘法的学习,也关系着后续分数除法等一系列课程的展开。无论是整数还是分数,数学的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个个绝对独立的知识点,只有将其放入知识点体系,才能真正实现灵活运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可结合及时复习,做好知识串联的工作等策略,开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谢燕芬.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中外交流,2019(29).

    [2]赵月保.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青年时代,2019(15).

    (责 编 张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