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戏曲舞台艺术的广播化呈现

    刘宇飞

    【摘要】戏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随着多元文化的影响,广播戏曲节目的听众人数急剧萎缩。本文分析了戏曲广播和戏曲舞台演出的发展现状,并就戏曲舞台艺术广播化呈现的选材、制作及吸引力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戏曲广播 舞台艺术 听众需求 录音剪辑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中华优秀灿烂文化中的瑰宝。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与历史演变中,戏曲的发展始终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以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发展,推出了多项支持、促进戏曲传承与发展的政策措施。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就特别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2015年7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政策》中特别提到:“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大戏曲宣传力度,报道戏曲创作演出优秀剧目,报道传承发展戏曲的好经验、好做法,报道戏曲界树立新风、弘扬美德、服务人民的精神风貌。”

    广播戏曲节目大致分为:欣赏性节目、娱乐性节目、知识性节目、服务性节目等,其中最能体现戏曲艺术魅力的当属“欣赏性节目”。优秀的戏曲舞台演出正是“欣赏性节目”的主要内容。作为广播人,如何让戏曲舞台艺术在电波中呈现,让戏曲节目吸引更多的听众,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

    一、戏曲广播及戏曲舞台演出发展现状

    (一)戏曲广播低谷中努力前行

    曾几何时,街头巷尾、公园广场,总能看到手拿“话匣子”,边听戏边哼唱的戏迷。在电视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广播戏曲节目拥有众多的听众。上世纪80年代,戏曲节目在文艺广播中的比重曾高达41.95%。

    随着多元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电视、新媒体的普及,使得戏曲听众尤其是青年戏曲听众人数急剧萎缩。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2015年对上海、苏州、合肥、西安、无锡、北京6个城市戏曲广播的调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听众占比达到56%,中等学历听众占比达到70%。绝大多数听众在家中收听,仅有极少数听众在工作或学习场所收听戏曲类广播。这说明戏曲类广播的听众主要是有闲一族的老年人群。

    随着频率专业化的发展,再加上国家对戏曲艺术的扶持,从2002年起广播戏曲频率应运而生,上海、北京、长春、河南、安徽等地先后推出专业的戏曲频率。2009年9月,“全国戏曲广播联盟”成立。如今,这一联盟的成员已经达到30多家。广播戏曲节目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传承弘扬民族戏曲文化的历史使命。

    (二)戏曲舞台演出需求旺盛

    虽然广播戏曲节目受到全新生活方式的冲击,听众群较之广播的黄金时代减少了很多,但观众对戏曲舞台演出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有些剧目在很多城市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另外,广阔的农村也十分青睐戏曲,无论是发展稍微滞后的北方地区,还是经济先行的沿海地区,生活方式的转变都没有冲淡他们对传统戏曲的热爱。因此,每逢新春佳节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出现剧团难请、演员难寻的情况。

    能够走进剧场现场欣赏戏曲舞台演出的观众毕竟是少数,所以将优秀的戏曲演出从舞台移植到广播,让戏曲舞台艺术更好地在广播中呈现出来,是广播人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戏曲舞台艺术如何广播化呈现

    (一)广播戏曲节目题材的选择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和豫剧。虽然这五大剧种在近半个世纪以来流传最广泛、观众群最多。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广播戏曲节目都要以这五大剧种为主。在广播戏曲节目的题材选择上,主要还是根据不同地域听众的喜好来选择。比如上海人民广播电台2002年成立的戏剧曲艺广播,这是全国第一家专业戏曲广播。频率中播出的节目虽然对戏曲五大剧种均有涉猎,但主要播出的剧种还是集中在江浙地区听众喜爱的越剧、昆曲、沪剧、滑稽戏等。

    上世纪60年代,文化部对戏曲的创作生产提出了“三并举”方针。多年来,戏曲工作者始终推行这一方针,即:整理传统剧目,创编新的历史题材剧目和积极鼓励创作现代戏。因此不难看出,中国广播戏曲节目的选曲应该有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以传统戏为主

    所谓传统戏,一般是指1949年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编演流传的戏曲剧目。我国戏曲各剧种都拥有众多优秀的传统戏,在长时间的舞台演出中,不断打磨、修改、创新,经久不衰,深受广大戏迷喜爱。比如,京剧《四郎探母》《锁麟囊》,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越剧《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评剧《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等。

    毋庸置疑,这些戏迷耳熟能详的传统戏相比于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艺术水准更高,拥有更多的听众群,应当成为广播戏曲节目中的首选。

    2.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不可或缺

    传统戏是吸引老听众和对戏曲艺术有一定兴趣的年轻听众的基础,但广播戏曲节目不应只播放传统戏,优秀的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更能吸引年轻听众。

    传统戏主要着力于精彩的唱、念、做、打等程式,有些剧目故事情节单调,节奏拖沓,而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相对于传统戏则着力创新。现代戏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更贴近当下人的情感;新编历史剧传承了传统戏的优势,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节奏紧凑,人物性格丰满。例如京剧《瑞蚨祥》、昆曲《红楼梦》、豫剧《大明皇后》、秦腔《西京故事》、越剧《九斤姑娘》等都是近几年创作的优秀新编历史剧或现代戏。传统的韵味、新鲜的唱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更符合年轻听众的欣赏口味。

    (二)音响选择精益求精

    广播是以声音为根本的媒体,音响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节目的播出质量。舞台演出中,观众除了听还能看,演员的表情、眼神、肢体语言再加上灯光、舞美,能够一定程度上掩盖演唱上的瑕疵。广播全凭听,任何的失误全逃不过听众的耳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2014年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京剧演唱会时说:“我现在很怕在电台演唱,现场的观众还能看到我的表演,但收音机前的听众只能听到我的唱,我已经快70岁了,嗓子、气息大不如从前了。”

    所以,想要抓住听众的耳朵,还要选择音响质量好的戏曲录音。一些几十年前的录音,如果音质受损,影响收听,哪怕是经典剧目、名家演唱,也不适合在广播中播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化发展工程自2012年启动以来,为了弘扬戏曲艺术,与台内专业录音师合作,录制播出了大量的戏曲演出,受到听众的好评。

    (三)录音剪辑去粗取精

    戏曲是集音乐、舞蹈、美术、表演等于一身的艺术形式,而广播是一门听觉艺术。只能“听”的戏曲,如何让听众听懂、爱听,这就需要编辑的再编辑和再创作。

    戏曲舞台演出通常分全本戏、折子戏和名家名段。全本戏所演故事大都情节曲折、首尾完整;折子戏,相对全本戏而言,其情节表现大都是片断性的、不完整的,一般选自全本戏的一出或一场。“名家名段”在广播中比较容易展现,而“全本戏”和“折子戏”如果不加编辑直接呈现给听众,对于不太了解戏曲的听众来说,难免听得一头雾水。

    广播戏曲节目要展现戏曲舞台演出,应充分发挥听觉艺术的特长。以武戏为主的剧目或折子戏就不适合在广播中呈现,比如京剧《大闹天宫》《八大锤》等。适合在广播中呈现的剧目也应在突出主体和唱腔的前提下,删节次要的段落,剪接配合舞台表演的锣鼓音乐,用简单、通俗的解说词进行串连,使听众既能完整的了解戏的故事情节,又能欣赏戏的精华。比如传统京剧《四郎探母》,完整的演出多达12场,时长超过两个半小时。制作时应选取故事情节最吸引人、唱段最精彩的场次,比如“坐宫”“盗令”“别宫”“见娘”“回令”等场。每场之间用简要的语言回顾上一场并介绍下一场的内容,比如“坐宫”与“盗令”两场之间可用这样的文字承上启下:“杨四郎思母心切,将隐藏了15年的身世秘密向铁镜公主和盘托出。贤德善良的公主虽然大为吃惊,但她理解杨四郎的心情,也敬慕杨家人的英武,为了成全丈夫,她毅然决定到银安殿去见母后萧太后,为驸马盗取出关的令箭,请听《盗令》一场。”

    (四)用语言弥补视觉缺憾

    戏曲是唱念做打(舞)相关联的艺术整体,“唱念”是广播呈现的主要部分,“做打舞”属于视觉范畴,听众无法看到,但也不能简单地一删了之。做打(舞)在刻画人物、塑造形象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广播呈现中要用合适的语言描述这些听众看不到的视觉部分,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例如豫剧《花木兰》第二场“机房”中,花木兰欲替老父亲从军,花父不允。花木兰提出与父亲比武,如果赢了,父亲必须同意女儿的想法。最终花木兰获胜,父亲不得不从。二人比武的一段戏大约五分钟,舞台上父女持剑你来我往,没有唱段,念白也很少。作为舞台演出,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但若移植到广播当中,首先要将“比武”过程改写成简短的文字,“花木兰与父亲持剑比武,木兰英姿飒爽,始终占得上风;父亲毕竟年老体弱,勉强招架几回合,很快便败下阵来。”这样将文字口播与音乐压混,听众才能像观众一样虽看不到比武,却能听懂剧情。

    (五)嘉宾解析加深对戏曲的理解

    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它的发展变迁、名剧名角、行当、唱腔、流派、板式、念白、音乐……每一项都充满了学问。戏曲舞台艺术的广播化呈现若想吸引更多的听众,单纯播戏是远远不够的。戏曲听众中真正懂戏的并不多,戏曲节目主持人中戏曲专业出身的寥寥无几。这就需要资深的戏曲专家,为听众深入浅出地讲述一段戏曲的背景故事、艺术特点等,还要为听众答疑解惑,使听众不仅听得懂,更能听出门道,真正体会到戏曲艺术的魅力。

    三、结语

    戏曲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只有制作出满足听众需求的高质量戏曲节目,才能更好地传承发展戏曲艺术。戏曲本身极强的专业性对编辑、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戏曲广播人必须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从听众需要出发,准确选材、精心制作,让听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高水平戏曲舞台演出。广播媒体也应给予戏曲艺术更多传播平台,让梨园艺术在电波中绽放。

    注释

    尹廉钊 朱玉芬 《我与戏曲广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7月版。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文艺处)

    (本文编辑:饶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