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7年我国高校增设本科体育专业状况评析

    张文普

    摘要:对2004~2007年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体育专业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在综合性院校和其他单科院校大量设置体育教育专业,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而且造成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不良竞争;社会体育专业设置存在目标不清、师资薄弱、培养模式模糊等问题;运动训练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点较为合理;除体育保健与健康专业在两所非体育专业院校外,其他所有新增专业方向全部分布在各体育专业院校,较合理。

    关键词:学校体育;本科体育专业;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5-0053-03

    Review of the additional setting up of the regular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in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between 2004 and 2007

    ZHANG Wen-pu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Luoyang Teachers Institute,Luoyang 471022,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collected and analyzed statistics of the additional setting up of the regular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in institutes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which had been registered at or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tween 2004 and 2007: the setting up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in many comprehensive institutes and other specialized institutes not only wasted social resources, but also caused unfavorabl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cultivation of regular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pursuing for a master degree; institutes that additionally set up the social sport major had such problems as unrighteous motives, unclear goals, the lack of teachers, and blurry cultivation modes; the setting up of the sports training major, science of moving human bodies major, and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 major, is comparatively rational; except that the sports fitness and health major was set up in two institutes not specializ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all the other additionally set up majors were set up in institutes specializ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which is rational to a certain extent.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regular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China

    教育部每年都要对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调整,本文重点对2004~2007年教育部备案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体育专业的增设情况[1]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为我国高等院校本科体育专业设置和布局更加合理提供参考。

    1新增专业在不同类型院校中的分布情况

    1)体育教育专业。

    2004~2007年共有53所学校增设体育教育专业。综合性学院31所,综合性大学9所,其他院校8所,师范院校仅5所。可以发现,一些综合性大学包括刚升本科的综合性学院以及其他专科性院校,占到了新增体育教育专业点的90.6%,在原有体育院校和绝大部分师范院校都已经拥有体育教育专业点和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已经趋于饱和的情形下,仍然大量在非师范类院校上马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是否必要,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其一,占新增体育教育专业最多的综合性学院,都是近几年刚刚升本科的院校,最早的是1998年,最迟的是2007年,大部分集中在2002~2005年。全部是地方性师专与其他一些专科学校甚至是中专合并而成。无论师资力量还是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都远远无法与原有的师范院校相比。这些综合性学院师资不足,平均每校体育专业教师36名;每校平均只有教授2名,副教授10名,有7所院校没有教授。再加上这些教师长期从事的是专科层次的教育,没有本科生教学的经验。所以,在这类院校大量设置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其人才培养质量令人担忧。

    其二,综合性大学和其他专科性院校虽然办学较早,在场馆建设等硬件设施上占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其教师结构是为公共体育课配置的,所以,无论是师资配置,还是教学经验,与专业体育学院以及师范院校差距明显,大量在这类院校设置体育教育专业,可能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低层次重复建设,进而导致本科层次人才的不良竞争。综合性大学和其他专科性院校大都还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没有长期本科教育资源积累的基础上,就可以轻易获得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而这正是很多此类院校增设体育教育专业的动力,这同样会加剧硕士研究生层面的不良竞争。

    2)运动训练专业。

    2004~2007年有17所院校增设运动训练专业。师范院校9所,综合性院校7所,理工类院校1所。对于运动训练专业来讲,院校的分布类型并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院校领导是否重视、有没有高水平的教练员、有没有训练设施和经费的保障。

    3)社会体育专业。

    2004~2007年有79所院校增设社会体育专业,其中师范院校21所,综合性院校18所,综合性大学14所,其他院校26所。各种类型院校都争先恐后地设置社会体育专业,动力何在?王树宏,李金龙[1]在对专家调查后认为:“多数院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是学校的‘升格需求,是专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只有少部分院校是为了满足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一些高校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高校在专业结构调整时发展容易‘上马专业。”我们对其中一些院校进行的调查显示,“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拥有更多的专业”“专业调整的需要”“别的院校都上了,我们也应该上”是促使这些院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动力。由此可见,很多院校设置社会体育专业存在动机不正、目的不清,还有师资薄弱,据我们对这些招生院校的调查,社会体育专业的任课教师都没有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经验,师范院校的教师原来从事的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其他类型院校的教师大部分从事公共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只有极少数教师从事过社会体育专业的研究工作。

    4)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2004~2007年有6所院校增设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其中4所在医学类院校,2所为体育专业院校,这种分布情况较为合理。因为在医学类院校医学和生命科学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学科优势;体育院校也都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设备。

    5)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2004~2007年有6所院校新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4所综合性院校和2所师范院校。作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专业,除师资力量外,更多的应该考虑院校所在地是否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是否拥有良好的民族体育传统,这些因素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影响远大于院校类型对它的影响。新增设的6所院校中有3所分布在湖南、青海和海南省等少数民族聚集区,有利于人才培养和毕业生的就业;其余3所学院所在地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开展状况良好。

    总体看,此次新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院校分布状态合理。

    6)其他新增专业(或专业方向)。

    在各院校新增的体育保健与健康、休闲体育、特殊教育、体育经济、体育产业管理、市场营销、应用心理、体育装备、表演、广播电视编剧、音乐学等11个专业中,除体育保健与健康专业在天津医科大学和内蒙古科技大学两所非体育专业院校布点外,其他所有专业全部分布在各体育专业院校。如何理解这种新增专业(或专业方向)院校的分布情况?从专业调整的历史来看,教育部、体育总局都很支持体育学院在新专业设置方面的努力。不过,从这些新专业可以看出,很多专业需要其他学科的高水平师资、需要配备价值不菲的设备,除了个别国家重点支持的院校,很多体育专业院校的条件令人担忧。

    2新增专业的地区分布特征

    按照行政区划,中南和华东地区新增专业院校最多,分别达到60所和46所,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分别为30所和29所,最少的是东北和西北地区,分别为13所和11所,这和体育专业在全国的总体布局基本一致[3]。新增专业点的分布是非常不均衡的。但由于各行政区域内拥有的省份(直辖市)数量不一样,如果对行政区划内新增点的数量与其拥有的省、直辖市数量相比分析,应该更具有说服力。结果是,中南地区平均新增专业院校10所,华东地区平均6.6所,西南地区平均6.0所,华北地区平均5.8所,东北地区平均4.3所,西北地区平均2.2所。结果和上述分析一致,充分说明新增专业院校在各地区的分布是非均衡的。

    3体育学科各专业增长趋势

    体育教育专业增长总体趋于放缓,这是由于供大于求的缘故。随着大家对此认识的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新增专业点的趋势还会进一步放缓。社会体育专业快速增长,带来3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是放在高校,还是放在社会上?如果在高校中培养,放在什么类型的高校中?如果在社会上培养,可否通过体育局社会体育中心和劳动部门联合培养,培养质量怎样?是否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造成了冲击?第二,应该考虑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社会体育专业设置数量可适当多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人口密度小的地区适当少些,使总体发展速度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第三,大家对社会需要大量的社会体育人才已达成了共识,但这个市场的发育程度怎样,换句话说,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实际就业岗位容量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直接决定着我们设置社会体育专业规模的大小和专业点的多少。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保持平稳增长。这种增长态势反映了大家对这3个专业培养规模与就业现状的审慎态度。

    除了五大专业,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不断涌现,虽然数量有限,但有些专业发展空间可以期待,如运动康复与健身、休闲体育等专业。

    4建议

    1)运动训练专业增设虽然较为合理,但该专业的总量已经太大,今后应放缓增设。2)社会体育专业增设要慎重,其增设规模应与体育产业市场的发育程度相适应。换言之,就是要在积极培育体育市场就业岗位的前提下,再适度增设社会体育专业。3)应控制经济发达地区体育教育专业的设点规模,在地区分布上,更要突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布局优先地位,以实现教育资源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倾斜,使体育专业的布局更加合理。4)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专家审核或审批所属学校新增专业时,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提交的论证报告,必须综合考虑所在地区人才需求和现有专业设置情况,避免低层次的重复建设。5)有关部门应加大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工作的指导、检查、监督的力度,保证新增专业点的质量与合理的布局。

    致谢: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毛振明教授对撰写本文进行了悉心指导,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4-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名单的通知[EB/OL]. http://gaokao.eol.cn/article.

    [2] 王树宏,李金龙. 社会体育专业发展速度、布局与规模态势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10-1312.

    [3] 李鸿江.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研究[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编辑:邓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