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题探究走向课堂教学

    施俊

    [摘? 要] 从考题探究走向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基础知识,促进知识融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在考题教学中应重视解法点拨、思路构建,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解题策略,同时注意渗透解题的思想方法. 文章以一道函数与几何综合题为例,开展解题探究,并进行教学微设计.

    [关键词] 函数;几何;教学;分类讨论;数形结合

    背景介绍

    在中考的备考阶段需要开展考题教学,利用具体的考题引导学生学习综合题的分析方法,体验思路的构建过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而考题教学的难点有两个:一是细节教学,不同于常规知识点教学,需要结合题干信息来指导学生处理问题细节,故应关注其中的关键点;二是思路构建教学,需要合理开展教学微设计,进行逐层剖析,循序引导学生构建解题思路. 基于上述难点,教学中建议教师立足学情,指導方法,教学微设,考题拆解.

    问题呈现

    问题:如图1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6,0),B(0,8),C(-4,0),点M为线段AC上的动点,点N为射线AB上的动点. 现点M以2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由点C向点A方向做匀速运动,同时点N以5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由点A向着点B方向做匀速运动,设MN与OB的交点为点P,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证明 为定值;

    (2)如果△BNP与△MNA相似,试求线段CM的长;

    (3)如果△BNP为等腰三角形,试求CM的长.

    解法点拨

    上述是涉及动点的一次函数与三角形的综合题,题设三问涉及线段比值、三角形相似、特殊图形等问题,教学中建议采用如下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构建思路.

    第一步:探寻问题中的已知量及特殊条件.

    ①已知点坐标:A(6,0),B(0,8),C(-4,0);

    ②特殊条件:存在两动点,其中点M速度v为2个单位长度/s,方向——点C→A;点N速度v为5个单位长度/s,方向——点A→B.

    第二步:研究 为定值.

    关注其中的特殊条件:过点N作x轴的垂线,设垂足为点H,则运动过程始终有PO∥NM,可结合该条件进行比值转化. 根据图形形状,可将问题分为点M位于CO上和点M位于OA上两种情形.

    ①当点M位于CO上时,点N位于线段AB上,此时恒有PO∥NM,则 = ;

    ②当点M位于OA上时,点N位于线段AB的延长线上,此时恒有PO∥NM,则 = .

    对于上述线段比例关系,可以结合“L=vt”转化动点条件为线段长,进而结合上述讨论情形建立方程,完成求解.

    第三步:研究△BNP与△MNA相似.

    第(2)问分析两个三角形相似情形下CM的长,有两种思路:一是从顶点对应情形入手进行分类讨论,二是考虑动点情形进行分类讨论. 考虑到点M的位置对三角形的形状有着较大影响,建议采用思路一,则需要讨论以下两种情形.

    ①当点M位于CO上时,显然只可能是∠MNB=∠MNA=90°,则相似情形为△ BNP∽△ MNA;

    ②当点M位于OA上时,显然只可能是∠NBP=∠NMA,推理可知∠PBA=∠PMO,需要分析该条件下两个三角形能否相似.

    第四步:研究△BNP为等腰三角形.

    第(3)问分析计算△BNP为等腰三角形时CM的长,参考第(2)问的分类标准,讨论点M的位置对三角形的影响,同时结合等腰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类,思路如下.

    ①当点M位于CO上时,可分BP=BN,PB=PN,NB=NP三种情形;

    ②当点M位于OA上时,此时∠PBN>90°,同样需要对三种情形进行讨论分析.

    过程详解

    基于上述解法点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如下过程作答,同时注意采用数形结合的策略,通过数形对照降低思维难度.

    (1)如图2,过点N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H,根据动点条件设AN=5k,则AH=3k,CM=2k.

    ①当点M位于CO上时,点N位于线段AB上(见图2),分析可知OH=6-3k,OM=4-2k,所以MH=10-5k,由图可知PO∥NH,则 = ,代入线段长,可得 = = ;

    ②当点M位于OA上时,点N位于线段AB的延长线上(见图3),此时OH=3k-6,OM=2k-4,所以MH=5k-10,由图可知PO∥NH,则 = ,代入线段长,可得 = = .

    综上可知, 恒为定值 .

    (2)讨论△BNP与△MNA相似时线段CM的长,结合图像分类求解.

    ①当点M位于CO上时,如图2,此时只可能是∠MNB=∠MNA=90°,则有△ BNP∽△ MNA,同时△ MNA∽△ BOA,由相似性质可得 = ,代入线段长可得 = ,解得k= ,所以CM= ;

    ②当点M位于OA上时,如图3,只可能∠NBP=∠NMA,所以∠PBA=∠PMO. 因为∠PBA=∠BNP+∠BPN,∠PMO=∠BNP+∠BAO,∠BAO>∠PBA>∠BPN,所以∠PBA≠∠PMO,与原条件存在矛盾,故该情形不成立.

    综上可知,△BNP与△MNA相似时CM的长为 .

    (3)当△BNP为等腰三角形,试求CM的长,需要综合动点及等腰三角形性质进行分析.

    因为 = ,PO= NH= ·4k,所以PO=? k,BP=8- k.

    ①当点M位于CO上时(参考图2),BN=10-5k,有如下三种等腰情形:

    (i)若BP=BN,则有8- k=10-5k,解得k= ,所以CM= ;

    (ii)若PB=PN,则有∠PNB=∠PBN,由题干条件可知∠PNB>∠BAC>∠PBN,推理与条件相矛盾,不成立;

    (iii)若NB=NP,则有∠NBP=∠NPB,进一步可证△MNA为等腰三角形,则MH=AN,所以10-5k=3k,解得k= ,所以CM= .

    ②当点M位于OA上时(参考图3),BN=5k-10,对如下情形进行分析:

    (i)若BP=BN,则有8- k=5k-10,解得k= ,所以CM= ;

    (ii)若PB=PN或NB=NP,由于∠PBN>90°,所以该种情形不成立.

    综上可知,如果△BNP为等腰三角形,则CM的长可为 、 或 .

    教学微设

    基于考题进行微设计是考题探究的重要环节,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剖析考题,理解问题结构,促进知识应用,下面结合上述考题的第(1)问进行微设计.

    环节1:读题识图,基础应用.

    问题:如图4,已知点A(6,0),B(0,8),C(-4,0),点M和N分别为线段AC和射线AB上的动点. 现点M为2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由点C向点A方向做匀速运动,同时点N以5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由点A向着点B方向做匀速运动,设MN與OB的交点为点P.

    设问1:结合图像理解题干信息,描述动点运动过程;

    设问2:分析点M在AC上的位置是否对形成的图形有影响?

    设计解读:该问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题干的动点条件,整体把握图形变化,教学中可以联系物理中的运动公式,使学生明白设定时间可将其中的速度条件转化为线段长.

    环节2:分类讨论,条件处理.

    问题:过点N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H,设AN=5k.

    设问1:点M运动到CO上时,分析PO与NM的位置关系,计算OH,OM和MH的长;

    设问2:点M运动到OA上时,分析其中是否存在平行关系,并计算OH,OM和MH的长.

    设计解读:该环节是基于上述分类讨论的问题拆分,其目的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根据动点M的位置来分析图形,结合所设动点条件进行线段长计算,二是引导学生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环节3:综合应用,能力提升.

    设问:试分析点M的位置是否影响 的值,并说明理由.

    设计解读:该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分类讨论点M的位置,结合上述所推导的线段长条件进行比值计算,从而确定 始终为定值,掌握转化的解法思路.

    上述三个教学环节紧密相扣,同时又独立设问,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问题、提取条件、构建思路,逐步形成求解综合问题的解题策略. 教学中教师需注意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结反思

    上述对一道函数与几何综合题开展解法思路教学探究以及微设计,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类型问题的解法以及解题思路的构建过程,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另外在教学中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建议一:以问题为驱动,由“变”到“不变”.

    上述问题属于典型的函数动点问题,设问层次性强,强调动点与图形的变化,该类问题的解题方法虽有不同,但总体思想是一致的,即由“变”的条件提取“不变”的性质. 解析时需要合理对动态情形进行分类,充分挖掘其中的恒定关系,如上述问题中的几何平行、相似、线段动态参量. 实际教学中建议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剖析隐含在动态变化中的图形特性,认识动态问题的本质,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建议二:以方法为引领,由“结论”到“过程”.

    考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提升解题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过多地专注考题的结果,而应注重考题教学的过程,包括审题过程、方法确定过程、思路构建过程、考题反思过程等. 建议以考题为媒介,以教材知识为基础,利用知识结构和发展规律,由浅入深地进行深化分析,形成相应的解题策略. 教学中建议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的探究过程,深入认识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融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