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智慧—生长”生态型校本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

    陈坚 冯彦 宋巧文

    

    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课程建设的核心价值追求应是“立德树人”,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是学校构建与实施新课程体系的价值引领与行动指南。近年来,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福建师大附小)努力围绕立德树人打造校园文化,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遵循全局性、前瞻性、全员性、浸润性、主体性五大原则,凝练出了“品·智教育”的办学理念,将培养“品德好、基础实、思维活、兴趣广、能健体、会审美,初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小学生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

    立足于研究基础、师资基础、文化基础和资源优势,福建师大附小于2017年9月正式进入第二轮的课程体系改进,对课程框架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构建并实施了“智慧—生长”生态型校本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实施顶层设计,提升校本课程内涵

    1.广义规划,搭建课程体系结构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认为,学校课程规划就是学校对本校的课程设计、实施、评价进行的全面规划。这里的课程是指学校所有的课程,包括学校实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福建师大附小在进行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时,坚持本土化、系统化和综合化,探索并实践了国家统一课程计划背景下的基于学生需求、教师发展、学校特色的三级课程,构建了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多种课程类型于一体的“智慧—生长”生态型课程体系(见图1)。

    福建师大附小将课程结构确立为“学科课程、兴趣活动和主题学习”三级。以国家课程为基础的学科课程是课程结构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稳固的主干;兴趣活动是国家课程的延伸,普惠全体,体现了课程的拓展性;主题学习作为探究性课程或者一种新兴课程形式(“steam+”形式),连结不同的学科,寻求更有活力的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已进入2.0时代。学校顺应时代潮流,开展了基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以编程基础和算法思维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启蒙教育。

    2.明确指向,关注课程内涵建设

    学校的三级课程体系从酝酿到确立,进行了理论上的准备、时间上的积淀和实践中的试验,从宏观走向微观,从零散走向系统,不仅确保了国家课程的充分落实,还注重使校本课程适应校情。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内涵建设有了更明晰的认知,认识到校本课程内涵建设主要指向以下三个范畴:一是关注学生主体发展,课程的打造、运行、优化都应该以生为本,适性扬才;二是指向未来的综合能力,促进逻辑思维能力、融通能力的培养等;三是重视实践反馈优化,以动态发展的观点进行校本课程建设,在实践中注重反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升级。

    3.细化层级,制定校本课程目标

    从中观层面来说,课程框架的设计一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与兴趣,二要承认知识、学科的客观价值,三要兼顾社会的需要和对人才的要求,所以学校力图以一种综合的观点统筹这三方面的关系。基于本校的人才培育目标,学校制定了三大课程目标:奠定基础、拓展视野和关注个性。奠定基础,是指以国家课程为主干,为学生从小奠定品格基础、健康基础和学业基础;拓展视野,是指以五大领域课程(社会与生活、文学与艺术、数学与科学、英语与国际理解、体育与健康)为平台,发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和世界眼光;关注个性,是指通过五大领域课程,有效关注学生的特殊需要与兴趣特长。

    二、统筹运行课程,提升课程教育实效

    1.打造综合框架,形成课程体系

    为了避免校本课程的泛化和碎片化,学校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强调依托校训、学校育人目标及各年段素养发展的连续性,筛选出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二是关注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质量,将开设的校本课程联结成具有延续逻辑关系的课程结构,以此促进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整体经验。拓展课程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学科拓展类,如语训(语文)、杨辉数学(数学)、诺贝尔科学小实验(科学);二是强身健体类,如篮球、啦啦操、健康加油站(即体能锻炼);三是多彩兴趣类,如围棋、茶道、篆刻、葫芦丝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学校还起步开展了人工智能启蒙教育,面向未来育人。

    随着对校本课程建设经验的累积,学校也逐步摸索、雕琢出了一些精品课程。例如,针对全体学生,开设了普惠性体育类素质拓展课程;针对在篮球方面有特长的四至六年级学生,开设了专门的篮球课程,并以课程学员作为学校篮球队的主力,积极搭建比赛平台,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近两年来,学校篮球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充分展现了校本课程的成果。

    2.开放课程系统,提升课程活力

    (1)适性构建,尝试“走班制”学习

    学校除开设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普惠性素质拓展课程外,还基于对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社会资源调查、师生自主申报结果,开设了个性化的社团课程,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并且打破了班级、年级界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意愿,每学期对所选课程进行调整,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2)四方合力,优化师资配备

    学校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形成了“本校师资+福建师大师生+专业人士+优质机构”的四方师资合力。一是发挥本校教师专长,如鼓励语文教师开设文学社,数学教师开设杨辉数学课程,心理教师开展团体辅导等;二是依托福建师大师生资源,如福建师大文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学院等师生资源;三是积极引入优质的校外资源,如邀请专业人士,聘请优质机构教师(如全国一级指挥、部队官兵、高校教师)等。群策群力,多方协同完善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3.依托评价反馈,优化课程构成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实现社会、学科、学生三者之间的均衡,是学校校本课程价值的应然取向。”学校只有客观、持续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才能为未来的课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因而,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与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学校不断改进学生校本课程评价系统。现阶段,学校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原则,拟设计与课程体系相匹配的成长记录手册,促进学生评价系统升级,以便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与反映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同时,学校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学习基础、教学内容的差异问题,对探索过程进行大样本的比对实验,通过客观、充分且可靠的数据结论,运用第三方问卷调查等方式,反馈课程开展的具体情况与引起的社会反响,持续整合育人要素,扩容、精减或者提升具体的课程项目,不断调整优化课程构成,保障课程的实效性。

    4.重视推广辐射,拓展课程生态外延

    通过持续推进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学校塑造了自己的品牌,内涵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以此为基础,并借助与外校合作的契机,充分发挥了学校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示范校的辐射作用。目前,学校已与福州高新区第一中心小学、古田中心小学和龙岩学院附属小学结成教育教学联盟,通过输出经验、共享成果、互动交流、推动创生等,探索教育教学研究新模式。学校将开发的校本课程、校本作业、课程建设模式等推广到其他三所联盟校;古田中心小学、龙岩学院附属小学凭借自身的地缘优势,开发了“红色基因”系列课程;高新区第一中心小学正在积极探索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四所学校经由联盟发展成为了一个更为上位的新生态系统,实现了多校联动,示范与交流并行。这样的区域交流、校校协同、资源共享、联动优化,有效拓展了课程生态外延。

    三、结语

    “智慧—生长”生态型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的逐步推进与优化,推动了学校的发展,显示了机制创新的优势。学生藉由校本课程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开拓了眼界,提升了素养。学生在“海峡·冰心”杯全国青少年写作大赛、“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IMC國际数学竞赛、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与辩论五项大赛、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福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福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福州市小学生篮球联赛等各级各类比赛中均获得优秀的成绩,彰显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的成效。

    作为课程开展主体的教师,也通过参与、实施、优化课程体系增强了课程意识,对课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无论是项目式学习、主题式学习,还是“STEAM+”等教育理念与新兴教育技术,教师们都自觉自发地参加相关培训,学习积极性很高。通过学习和实践,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提高了课程设计能力、课程执行能力和教研能力。

    教育的初心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福建师大附小从“个体生命的完整性”着眼,强调课程建构的整体性,整个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今后,学校将继续优化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探索更适合时代语境与校情的实践路径,提供具有本校特色的经验表达。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