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防治

    张定明

    摘要:猪链球菌病是对养猪危害十分严重的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介绍了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和诊断方法,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8-0031-01

    猪链球菌病是猪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多在3-12周龄的仔猪暴发流行,尤其是断奶及混群时往往是发病高峰。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高温潮湿的季节为主。口鼻是该菌的主要入侵门户。由于猪链球菌广泛存在于猪的呼吸道中,在饲养管理差、拥挤、通风不良、气候骤变、长途运输、免疫接种及混合感染等情况下,均可激发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1 临床症状

    临床上多以败血型为主,其次是淋巴脓肿型。败血型,个别发病猪常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多数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42 ℃,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沉郁,便秘,尿色黄,有的尿血,短时间内部分病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跛行、或不能站立。淋巴脓肿型,以颌下淋巴结脓性炎症最为常见,咽、耳下、颈部淋巴结有时也受侵害,受害的淋巴结发炎肿胀,触诊硬固,有热有痛,病猪表现全身不适,局部的压迫和疼痛可影响采食、咀嚼、吞咽甚至使呼吸产生障碍。脓肿成熟,肿胀部中央变软,表面皮肤坏死,自行破溃流脓,脓排净后,长出肉芽组织结疤痊愈,整个病程约3-5周,一般不引起死亡。

    2 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为皮下出血严重,血凝不良。病猪鼻黏膜、喉头、气管充血,常见大量泡沫,肺充血肿胀。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充血和出血。心包积液,淡黄色,心包膜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内膜有出血斑点。

    3 诊断

    为确诊该病,应进行实验室诊断,发生败血型时,采取病死猪的心、肝、脾、肺等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镜下可观察到有单个、成对、成链的蓝色球菌。取肝、脾、肾、淋巴组织接种于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置于37 ℃的生化培养箱中培养24 h,培养基上长出直径为0.1~1.0 mm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小菌落。接种于血清肉汤中生长,初成均匀浑浊,后因细菌形成长链且颗粒状沉淀于管底,上清液透明。但要注意区分致病性和正常定植的非致病性菌株,现有的聚合酶连反应(PCR)、脉冲凝胶电泳(PFGE)、随机扩增多形态DNA反应(RAPD)技术,可以较好的解决此问题。

    4 防治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

    经常清扫猪圈,保持室内卫生,圈舍定期消毒,保持猪圈的通风换气,防止圈内漏水,保持舍内干燥,饲养密度应合理,要给予全价饲料,禁止饲喂霉烂变质的饲料,在有应激因素的情况下,可添加黄芪多糖、葡萄糖、多维等抗应激和增强免疫力的药物。这些手段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

    在外引猪入场前应隔离饲养一个月。进场后,在饲养或饮水中应添加黄芪多糖、葡萄糖、多维等抗应激和增强免疫力的药物,连用7~10 d,同时,添加磺胺间甲氧嘧啶或土霉素,连用5~7 d。

    4.2 治疗

    发现病猪立即隔离并封锁。对病死猪做无害化处理以防病原扩散,对被病猪污染的圈舍、场地、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对病猪实施隔离治疗,可用头孢噻呋、青霉素+链霉素或者磺胺间甲氧嘧啶进行治疗,并补充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有神经症状的可用复方氯丙嗪,连用3~5 d。对严重关节囊肿的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由于猪链球菌血清型较多,易产生耐药性,要确定最佳的治疗药物,需作药敏试验。

    4.3 预防

    对猪群采用猪链球菌多价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和预防。正常免疫程序,仔猪30日龄注射3 mL/头,育肥直至出栏;种公猪2次/年,每次3mL/头,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5~30 d注射3mL/头,产后30 d注射3mL/头。如果该病正在流行,怀孕母猪应在产前15~20 d加强一次免疫,仔猪提前在15日龄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