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成语语序的变动

    胡礼湘

    成语,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其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大多数成语的语序是不能变动的,若变动其语序,则可能会造成表达的混乱。请看下面出自近几年报刊的例子:

    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写在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字里行间,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骨肉血脉,让一个马克思主义大党经千锤百炼却历久弥坚,让融入黄色土地的红色火种沐风栉雨却能星火燎原。

    (《再论红船初心》,《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0日)

    “沐风栉雨”应为“栉风沐雨”。栉,是梳子、篦子的通称,引申为梳头;沐,本义是洗头发,后泛指洗涤、润泽。“栉风沐雨”,即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苦。而“沐风栉雨”违反逻辑。

    1949年8月,上海解放后,钱钟书和杨绛都得到清华聘书,又重新回到兹兹在念的清华园。

    (《钱钟书:“唯名与器,不可假人”》,《名人传记》2017年第12期)

    “兹兹在念”应为“念兹在兹”。念,即纪念;兹,表这、此之义。“念兹在兹”,出自“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尚书·大禹谟》),即念念不忘这件事,指对某件事非常重视。而“兹兹在念”表意不通。

    说来也惭愧,对我这个受过高等教育的读书人来说,居然有半个多世纪“数祖忘典”,忘了自己的老祖宗是谁。

    (《横山寻根记》,《中华读书报》2018年10月10日)

    “数祖忘典”应为“数典忘祖”。数,指列举;典,指典故、故事。“数典忘祖”,即列举典故时忘记了祖先的事情,比喻忘本,又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而“数祖忘典”令人费解。

    在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印发的扫黑除恶宣传资料中,医生竟被列为“中国10大黑心企业”之首。大量的不实指控和谬论,大多来自网络上的积是成非、以讹传讹。

    (《医生的良好形象不应该被玷污》,《福建日报》2020年1月3日)

    “积是成非”应为“积非成是”。积,指习惯的、积久渐成的;非,指错误、过失;是,指正确、合理。“积非成是”,即长久的错误变成了正确,谓对错误已经习惯,反而以为本该如此。而“积是成非”悖于原意。

    可以说,不能变动语序的成语举不胜举。不过,也有少数成语的语序是可以变动的。如“皇天后土”和“后土皇天”,“秣马厉兵”和“厉兵秣马”等,这类成语语序虽有变动,但意思还是一样的。此外,还有极少数成语变动语序后,看似不合理,其实还相同。例如:

    助人为乐,乐善好施,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

    (《汉语成语词典》举例)

    流浪汉一眼就认出了大名鼎鼎的富人。他想,好善乐施的人来了,可以讨到点钱花花了。

    (邓笛《尊严是最大的慈善》)

    翻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乐善好施】乐于行善,喜欢施舍。”“【好善乐施】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帮助人。”可见,“乐善好施”同“好善乐施”。

    张教导员这一席话真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使劳教人员鼓起了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勇气。

    (《汉语成语词典》举例)

    出了匕首、投枪,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茅盾《联系实际? 學习鲁迅》)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注释:“【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也说发聋振聩。”可见,“振聋发聩”同“发聋振聩”。

    法国报纸最近公布了一个调查报告,说法国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每况愈下。

    (《汉语成语词典》举例)

    下品中的魏武帝,更真是每下愈况:“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仅仅这样的十个字而已。

    (郭沫若《论曹植》)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注释:“【每况愈下】本作‘每下愈况(语出《庄子·知北游》,意思是愈下愈甚。况:甚)。后用来指情况越来越坏。”可见,“每况愈下”同“每下愈况”。

    综上所述,成语的语序能否变动不能一概而论。这就提示我们:写作时,别让不能变动语序的成语造成了混乱;阅读中,别让不能变动语序的成语误导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