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生活化传播的路径探析

    李晓阳

    [摘要]意识形态只有根植日常生活,才能真正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日常生活化是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内在要求。新时代下,面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要嵌入到大众日常生活的现实诉求、认知图式和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与大众的价值意愿相契合、与大众的叙述习惯相适应、与大众的生活历程相连接,使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由宏大转变为具体、由抽象转变为通俗和由枯燥转变为生动,才能更容易被大众认知、认同并自觉践行,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日常生活;传播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165。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任何一种意识形态,无论有多么强大的政权保障,抑或有多么严谨的结构体系,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并为其提供利益辩护和价值引领,才能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作为个体感性存在的意义和价位空前提高,人们更多从个人的具体利益、日常的感受经验和身边的具体事物出发来衡量和评判意识形态。鉴于此,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加强对社会生活实践的反映程度和对大众认知习惯的关照力度,通过秉承人民性的价值旨向、推广通俗化的话语表达和采取仪式化的渗透策略,让思想王国的概念、理论走向大众化、生活化,从而有效转化为大众的价值信仰和行为实践。

    一、秉承人民性的价值旨向,关照大众日常利益诉求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12这就是说,一种意识形态要想具备吸引力和凝聚力,就不能停留于单向灌输或口头说教,而必须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世界,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否则无论理论本身如何完美,逻辑多么严密,也只会被人民群众束之高阁而不予认同。马克思主义遵循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生产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变革的真正主体和决定力量,因而关注人的生活、满足人的需要自然便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题中应有之意。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工作导向,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人民主体视为其价值立场,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不仅生活安定、物质富裕,而且思想殷实、精神愉悦,使人民群众在切实的利益保障中进一步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信任。

    (一)紧扣物质利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融合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既然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动因,那么意识形态能获得多大程度的认同,便取决于对人民切身利益的体现程度和满足程度。“‘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286。即是说,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和活力来源于对现实利益的及时回应和有效维护,一旦没有利益的需要,意识形态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首先要立足人民立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不是强硬的灌输或简单的说教,而是要建立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基础上,尤其是要融入到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关心民众疾苦,体察民众情绪,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满足利益需求来影响和改变广大民众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其次要回应人民关切。在当前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格局调整的背景下,作为代表社会上最大多数人利益的主流意识形态,要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4]336。针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冲突,要积极有效地予以解决和回应,及时作出明确的价值界定和道义评判,充分发挥对日常生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最后要增进人民福祉。要以民生问题为导向,既要努力改善大众物质生活条件,切实提高大众生活水平,从而使人们不断增强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又要統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从而不断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二)关切精神需求,与人民群众价值观念契合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5]?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伴随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和日益宽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刚性增长和多样特性。然而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精神文化产品供给相对乏力且良莠不齐,导致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给养相对匮乏甚至精神文化消费有所偏误。首先要强化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核心便是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和对人性的关怀,要求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扬人性的崇高和理性的同时,尊重人的世俗和感性的需求”[6],通过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满足大众在发展个性以及自由、创新等人格方面的需求,从而使大众享有真正的内心幸福感和精神愉悦感。其次要注重开放包容。主流意识形态在确保自己主导地位的同时,既要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更要勇于并善于在科学解读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中吸取新鲜经验,从社会思潮中提取合理成分,从而以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使不同阶层和社会群体都能从中找到精神慰藉和意义指引。最后要弘扬核心价值。与高头讲章的抽象理论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通俗易懂又凝魂聚气,既有社会层面的价值引领,还有具体入微的个人设计,实现了世俗性和超越性的有机统一。要大力发挥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和凝聚人心的作用,面对不同受众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宣传活动,坚持全方位贯穿和深层次融入,努力使之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和行为自觉。

    (三)围绕目标导向,与人民群众愿望需求吻合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不是脱离实际的说教,也不是空洞缥缈的幻想,而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的奋斗目标。我们党自成立伊始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最终理想,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先后提出“建立新中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7]的使命愿景。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4]30这便使得中国梦愿景更加鲜活形象、生动真诚,并与每个中国百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既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也便于引发人们的情绪共鸣和情感认同。为此,必须要充分发挥好愿景的指引功能和激励作用,将民众对未来美好前景的追求转化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首先要指引发展航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在中国梦的愿景之中,更能有效为世俗人生提供精神指引,为社会生活提供价值向导。其次要符合共同期待。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愿景,在人的需要的不断增长中应运而生,并将“逐步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共同价值体认”[8]。这种相对切近的目标图景是基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而提出,很好地将理想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也成功地将大众与社会黏合在一起。最后要激励共同奋斗。愿景既要激励斗志和鼓舞人心,更要清晰明确和可信可靠。要注重将愿景细化为具体目标并转化为切实行动,调动民众的参与感和积极性,从而推动民众朝着清晰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二、推广通俗化的话语表达,契合大众日常认知方式

    意识形态要想融入社会生活,就必须要从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向生活话语加以延展和转换,尽可能地使用人们耳熟能详的感性话语来表达其理性内容,从而嵌入到日常生活的认知图式中。我们党历来重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将科学理论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赋予人民大众,成为意识形态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直接桥梁。进入新时代,以个体细微性见长的生活叙事更符合人民群众的价值期许,以通俗易懂性见长的大众话语更贴近人民群众的认知方式,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述亟须由政治高度回归大众视域,由深奥思辨变为通俗易懂。

    一方面,要从宏大叙事向生活叙事转变。传统的意识形态叙事一般以宏大叙事为主,讲究理论的系统化和结构的完整性,注重文本的严谨性和话语的规范性,在经过反复推敲和打磨之后,往往有着一以贯之的主旨和统一的叙事内容,呈现为远大的理想目标、宏观的执政理念和庞大的制度体系等。如此一来,便可以避免实际工作指导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但过于严肃严谨而不够生动活泼,如果不加以形式上的转变,就容易演化成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甚至将个体意识淹没在无所不包的宏大叙事之中,结果导致造成话语方式的“独白”和意识形态的“悬浮”。鉴于此,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要从政治思想理论层面向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的精神世界层面转化,意即“不应拘泥于社会层面和抽象理性,而应着手个体感性的人生实践和生活行为准则”[9]。这就要求主流意识形态既要关注民族复兴、国家进步、人类解放等重大问题,更要聚焦时代变迁与个体命运的关联,重视个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诉求,回应人们的思想困惑和情感需求,进而由外向内、由表入深地转化为个体内在的自觉追求。进一步讲,意识形态工作者既要善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抽象理论转化成关乎大众生活的具体语词,又要深入了解个体的真实生活和真切感受,运用平实质朴的生活化语言将解决问题的方法表达出来。例如,作为意识形态话语创新的重大成果,中国梦的提出使“大众对日常生活意义的追寻获得充分肯定与彰显”[10],并以贴近民间日常生活的话语方式阐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共同诉求,使主流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话语达到水乳交融的高度契合。

    另一方面,要从理论术语向大众话语转换。为了在自我主张中有效地解释现实世界,主流意识形态必须有强大的理论武装和科学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由此建构出由学术概念和逻辑推理构成的完整的学理表达系统。如此一来,便可以生成和塑化理论权威,进一步起到利益整合和社会黏合的作用,但却也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等特征,在实践中容易出现高高在上、凌空蹈虚等问题。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认知图式崇尚直接、简单、易操作,不愿多去揣摩与思索,加上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和竞争压力的加快加大,人们更愿意从熟悉亲切和轻松愉悦的大众语言中学习和接受价值准则与行为规范。列宁说过:“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坚决抛弃晦涩难懂的术语。”[11]鉴于此,面对普通人民大众,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宣传需要彻底摒弃说教式的、纯思辨的话语模式,将专业深奥、晦涩难懂和高深莫测的学术语话语转化为合乎大众认知水平、逻辑思维和语言习惯的大众话语,让语言简洁、大方、具体,让表达直观、通俗、易懂。从而通过“接地气”“拉家常”“百姓式”的语言风格深入浅出地传递治国理政的理念思想,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意识形态并非高深空洞的理论内容,而是指导其实际行动的科学指南。例如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同志善于运用大众的语言阐述深邃理论,巧妙通过生动的表述阐明重大道理,诸如“坚持‘老虎‘蒼蝇一起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扣好”等散发生活气息的大众话语,通俗易懂且生动活泼,朴质无华却直击内心,让大家想听、爱听、愿听,极大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主流意识形态要想从政治学术性的高深说教转化为日常生活性的大众语言,还需要正确处理好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关系,从而获得更为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语言元素与表达方式。一方面,要扎根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平民化、大众化等特质,其中蕴含的风俗习惯、语言特征等内容,与大众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并且对大众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潜在性、内在性和持久性,为改进和完善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方式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话语资源和表达素材。要不断挖掘传统文化要素和吸纳民族本土话语,善于利用具有脍炙人口、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等特色的古文典故、诗词佳句、俗文俚语等素材,来取得人民群众的心理认同进而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网络语言借助社交媒体广为流行,强势语言模因成为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实效的重要工具。紧紧抓住民众感性喜好,深入探索话语变化规律,尤其是要掌握强势语言模因使用的语境、语法、话语风格和内在规律,有效吸纳新词汇、新符号,恰当运用网络流行语模因,从而有效拉近主流意识形态与广大社会民众之间的距离,不断提升自身的解释能力和传播实效。例如近些年来,习近平同志每年都会在辞旧迎新的特定时刻发表新年贺词,其中既有“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等来自于传统文化的话语,也有“蛮拼的”“点赞”“朋友圈”等流行于网络空间的话语,甚至出现催生网络热词的情况,如“撸起袖子加油干”“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等都得到广泛传播。

    三、采取仪式化的渗透策略,对接大众日常生活实践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501由此可见,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意识形态生成的根基,我们不能脱离特定主体的社会存在及其生活实践,来抽象地理解和看待意识形态。以实践论的视野来看,意识形态传播是“思想观念与生存实践相互作用、互动统一的过程”[12],它不仅需要思想理论的灌输,更需要实践活动的参与。实践是衡量意识形态认同的根本标准,实践认同是价值认同的最高阶段和最终指向。进一步讲,意识形态要想真正地走进人们的内心,就必须走出概念定义和逻辑论证,转变过去教条主义的生硬灌输和形式主义的直白宣传,而是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出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和贴近生活的价值实践形式。进而通过长期持续地耳濡目染、反复实践和深刻体悟,引导人民群众将主流意识形态内化到自主意识和价值取向中来,外化为行为表现和社会实践中去。

    就结合日常生活的各种实践形式而言,作为人们定期开展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行为,仪式无疑是一种最普遍、最大众化的生活形式,有利于营造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氛围。参与者在仪式行动实践中,不断认同仪式的流程、规范及其价值意义,并在情境体验和情感共鸣中,主动将内化的价值观融入到行为的各环节。由此可见,相较于纯粹的理论灌输,主流意识形态借助仪式活动“找到与个人现实生活相融合的实践归宿”[13]135,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发挥出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中国具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礼仪资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有的已经不合时宜应当舍弃,有的则需要与时俱进加以创新转化。因此,对待传统礼仪资源要采取科学严谨的态度,大胆汲取有益成分,坚决抵制糟粕部分,积极充实历史内容和文化内涵,不断丰富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进而通过常态化、日常化的主题表演活动、主题纪念活动等,促进理论的、说教的意识形态生活化、实践化,让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认同它、践行它。进入新时代,面对仪式的内涵愈发丰富和形式的愈加多样,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165

    (一)引导仪式活动,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仪式活动被人为地、过度地商业化包装和市场化运作,浓重的商业色彩和过多的娱乐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和歪曲了仪式活动内含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内涵。面对仪式活动呈现出的庸俗化趋势,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充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转化为不同层次的象征符号,并有机嵌入到仪式的教育主题、活动内容、流程设计等各个环节。与此同时,仪式内容和形式的选择还应立基于生活世界,把现实的人作为关怀对象,选取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以及各个民族经过传承而富有价值的文化要素,有效提升仪式的品位和内涵,最终以独特新颖、喜闻乐见的仪式活动实现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

    (二)整合仪式活动,形成和谐的仪式系统

    当前,仪式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实践中已有广泛运用,从教育层次来看,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仪式教育;从教育主题来看,包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庆典、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日常生活仪式。然而当前仪式场域中的活动内容,有的缺少对参与主体的差异性考虑,有的缺少与日常生活的紧密性结合,以致尚未发挥仪式教育体系的合力,难以调动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因此,要建立分层次、分场域、有类别的礼仪制度,既要推动重要的教育仪式制度化,也要善于开发贴近现实生活的仪式活动,尤其注重发挥日常性教育礼仪的作用,例如借助纪念广场、红色遗址、烈士陵园等固定场所,有意识地、主动地设置和创建灵活多样的纪念活动。通过整合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场域的纪念活动,“推动形成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单元的纪念活动链条”[13]136,使主流价值理念立体化、全方位地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

    (三)创新仪式活动,增强仪式的样式供给

    仪式活动具有周期重复性和象征表演性的特点,但展現形式一旦过于程序化和机械化,就会陷入“例行公事”和“形式主义”的泥沼,从而颠覆仪式教育的权威性和神圣性,使参与主体产生审美疲劳或抵触情绪。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群众的差异需求,要大力革新原有程序繁琐、形式单一的仪式教育,不断创新仪式的类型、方式、载体等,灵活地对语言表达、场景设置、行为展演等要素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以丰富多样、形象生动的仪式发展模式推动主体精神世界的共鸣与认同。与此同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开发新的仪式形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全息投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优化仪式的情境氛围,并通过大众传媒的可视化传播特性将不同时空下的个体“链接”到“现场”,鼓励民众广泛参与、关注仪式过程,共享仪式意义,切实提高仪式活动的吸引力和覆盖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1).

    [6]黄传新,吴兆雪,叶政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98.

    [7]蔡礼强.论中国共产党的愿景领导力[J].甘肃社会科学,2019,(4):1-7.

    [8]项久雨.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样态变革及价值引领[J].中国社会科学,2019,(11):4-24.

    [9]郝保权.中国梦的意识形态话语创新[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5):27-30.

    [10]闫方洁.“中国梦”与“美好生活”:现代性语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创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3):184-189.

    [11]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89.

    [12]庞立生.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论视野及其文化自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40-46.

    [13]闫立光,刘晓华.以纪念活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8).

    责任编辑:邓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