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体构成的教学总结

    付佳烨

    【摘 要】立体构成就是在三维空间中,把具有三维的形态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构成原理进行组合、拼接、构造,从而创造一个符合设计意图的、具有一定美感的、全新的立体形态。立体构成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实训,使学生能抓住形态的本质特征,把握各种材料加工的表现技巧,培养对立体形态的想象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并能亲身实践,用心体会,在立体构成过程中获得众多方面的经验和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立体构成的能力,为之后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关键词】立体;构成;材质;纸;总结

    中图分类号:G42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9-0176-01

    几年来我在艺术高职院校开设立体构成课主要是分三个阶段从材料上入手,不断深化材料在作品中的构成的可能性,以此来训练学生创造出美好的立体形态。第一阶段主要是选用各种纸作为材料,纸张薄,可塑性强,对弧面、曲面以及一些凹凸的造型,更能让学生入手和接受,利用纸的这些特点,通过造型美的形式法则的构思,能创造出许多可能性。第二个阶段以金属材质和人造材质为主来进行创造,这是建立于我所教的学生基本上是学工业设计的,他们对材料的运用和熟悉,直接影响以后的专业课程,所以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大量尝试各种材料的特性。前两个阶段主要是以抽象造型为主。最后一个阶段为命题构成,由我直接给出一个主题,比如灯具,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构思一个具体的空间造型。在为期三周的教学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与学生相处得很开心,课程最终展示的时候效果明显,同时我对立体构成教学也有以下几点总结。

    一、课程设计方面

    第一阶段:块体、线体、面体构成的教学。这个阶段要求学生以纸质材料作为唯一的制作材质,在限定材料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在立体构成的初级阶段,对块体、线体、面体进行全面体验和理解,加强学生对于立体造型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掌握块体、线体、面体构成的实际效果,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立体构成的审美原则和内涵,明白立体构成与专业造型设计的内在联系。

    第二阶段:多材质构成的教学。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利用纸质材料以外的其他材料,开始拓宽对于材料的运用,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主题创作的构思,合理运用多材质的材料,进行立体构成的实训,在实训中体会不同的材质由于不同的肌理和質量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感受。学生所创作的作品不仅只有外在的造型,还要尽可能体现个人的创作理念,能引发观者的沉思。全班根据作品来进行讨论,为后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个阶段:专业命题构成教学。这个阶段是针对工业设计这个专业的一个实训单元阶段,要求学生围绕工业设计专业的特性,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利用不同的材质,制作自己设计的工业产品造型。注重作品的功能性和制作的精美度、观赏性。本阶段以灯具为主,从立式、壁式和悬挂式三种摆放形式着手,以块体、线体、面体作为表达形式来进行主题式的立构创作。通过立体构成课程,让学生提前认知产品制造的基本程序,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协作,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小组之间相互协调的能力,为之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二、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

    (一)学生的学习状态。工业班的学生非常活跃,班上学习氛围浓,学习的主动性比较强,因此在最终的作业上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比较满意。在创造性思维、材料应用上,都完成得相对优秀,有一些比较优秀的立体构成作业,这些作业显示了一定的内涵。作业不仅呈现出多元化,而且在制作的精美度上也非常值得表扬,整个课程循序渐进,从最初的抽象形态的几何形体到最后的创作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都很明确,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独立以及组队完成作业,都具有极高的热情。特别是最后的命题创作阶段,同学设计和自己制作的灯具都非常精美和耐看,得到了广泛好评。班上同学对于这个课程的热情超乎了我的想象,因此在考勤上来说没有旷课现象,只有极少数同学迟到,希望这部分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让自己的大学时光不留遗憾。

    (二)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价。工业班在这三周的立体构成学习中,体现出了大学生的活力和对于创作的激情,在实训过程中,同学们相互协作、相互帮助,体现出了一个班集体的和睦以及大家对于这个集体所带来的荣誉感,这种精神正是我们高职院校所提倡和必备的,这种学习气氛值得推广和借鉴。

    每次《立体构成》课程总结,我都希望学生的立体空间形态学习能为之后的专业学习有一个扎实的铺垫。同时我也明白我所从事的构成教学课程,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探索都还不够全面,还有待提高和完善,需要不断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方四文.立体构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徐时程.立体构成(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3]高琳.中国高等院校美术教材基础课程系列·立体构成[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