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因素探究

    陈磊

    摘要:随着奥运会、世博会的召开,我国的志愿事业蓬勃发展,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志愿活动的先锋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仍处起步阶段,政策法规、激励管理等尚不完善,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志愿活动激励管理的现状与面临困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从内外两个方面提出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管理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 激励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各高校青年学生志愿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虽然大学生作为社会志愿活动的先锋,服务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在热情高涨的背后,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多、流失快”的现象比比皆是。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热情高、求知欲强、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他们通常在志愿活动中边服务、边观察、边思考,心理状态不断变化,但这种变化往往被志愿服务组织所忽略。因此,笔者旨在针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情况,探讨如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以激励大学生志愿者坚持长期参与志愿活动,使得志愿活动能深入人心,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建设提供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一、当前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激励的主要方式

    (一)政策法规支持

    1994年4月1日,民政部和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领导,把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推向一个新阶段。随着志愿活动的快速发展,各地方相关部门也加快了志愿服务的立法工作,如1999年广东省颁布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这是我国关于青年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之后福建、河南、北京等省份也陆续颁布。这些法规既是对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的肯定,也在有效地鼓励志愿者持续开展活动。

    为了更好的促进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共青团中央联合一些部委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如2006年颁布的《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要落实和保障注册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探索和完善注册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储蓄制度,使注册志愿者在本人需要服务时,可以优先得到服务。[1]

    (二)技能培训与奖惩制度

    各高校对本校的志愿者组织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包括对志愿者的招募管理、技能培训、优秀志愿者评选与奖励等,通过技能培训,提升了志愿者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评优评先,鼓励大学生志愿者持之以恒地参与活动。例如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扬帆”青年志愿者服务团(以下简称“扬帆”),在1996年启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志愿讲解项目,至今已历时十七年,累计招募志愿者2 000余人,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十七年从不滞停的服务,就得益于“扬帆”有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志愿者培训与激励办法。

    二、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管理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激励方式单一

    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挑战,渴望成功,既希望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又希望实现自我价值;既希望掌握更多知识与技能,又希望能锻炼社交能力。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需求动机是多种交叉而非单一的,当前单一的物质激励或者精神激励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大学生志愿者社团的管理。这就要求活动组织者重视培训以提升志愿者的各项能力,重视在活动中保持彼此融洽的关系,在活动的同时要给予志愿者足够的关怀;同时,激励管理措施的制定也不能忽视志愿者诸如学分认定、思测加分等其他期望。

    (二)反馈机制匮乏

    当前在校大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绝大部分是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在这类志愿活动中,包含四个主体,即志愿者、组织者、接收机构、服务对象,他们的关系如图1所示。

    在现代化管理中,反馈是一种激励因素,当意见及建议得不到有效地反馈时,会削减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但笔者在对高校的志愿活动组织者的采访中发现,在一项志愿活动结束后,组织者很少再去调查服务对象、接收机构对志愿者服务过程及效果的评价,而仅仅关注志愿者在活动中“做了什么”,是否能够“坚持不懈”,十分重要的反馈机制如图1虚线所示却严重匮乏。对志愿者来说,没有有效的反馈就无法知道自己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在心理上容易造成认同感缺失,从而导致逐渐失去参与活动的热情;对组织者来说来说,没有反馈就不能正确评价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无法得知下一步改进的方向,活动就会缺乏生命力和吸引力。

    (三)支持认同不足

    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经费来源单一,难以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活动中的物资、场地及人身安全经常面临困难,难以保障。同时,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经历或本校颁发的“优秀志愿者”奖项不具备社会认可度,这种现状严重打击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因素探究

    (一)内部激励因素

    1.加强技能培训

    调查表明大学生非常重视技能培训,这反映出大学生志愿者不仅仅满足于能够为社会、他人提供服务,而且希望在服务中不断掌握服务知识和技巧,提高服务水平,同时也期望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培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因素,组织者应正确评估志愿者的能力水平,据此建立培训目标与预期达到的工作绩效,确定培训形式与培训内容。例如,“扬帆”开辟的讲解基地有北京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宋庆龄故居、鲁迅博物馆和大钟寺博物馆;在开展志愿讲解服务前,首先带志愿者参观各基地并由志愿者根据兴趣与知识水平自主选择,然后由“扬帆”邀请博物馆负责人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与选拔,并定期对志愿者进行考核。通过完整的培训制度保证志愿讲解质量的同时,“扬帆”每年还举办“钟王杯”讲解比赛和校史知识竞赛,提供志愿者展示自我的舞台,有助于大学生志愿者提高个人能力。

    2.实现目标激励

    志愿活动组织者应当充分认识大学生志愿者多种交叉非单一的需求动机,组织者应从招募、注册开始注意了解每一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创造一个能鼓励志愿者工作的环境,招募志趣、价值观念相同的志愿者,尽量使志愿者个人愿望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志愿者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并不十分在意工作的辛苦程度,而更看重工作是否能够得到友谊、奉献的快乐、能力的提升、阅历的丰富等精神的收获和素质的提高。这决定了志愿者服务组织需要更多的与志愿者进行沟通交流,解释志愿工作的目的与意义,明确志愿者的收获。“扬帆”根据活动岗位的具体需求,结合志愿者的服务意向、专业技能和在参与公益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为志愿者安排适当的工作岗位、分配相应的工作任务,确保岗位清晰、职责明确,保证志愿者与工作岗位的准确对接。同时,社团与志愿者们密切交流,注重志愿者的需求反馈,构建并维护开放式的双向沟通渠道。

    3.注重团队授权

    团队授权是指授予团队一定的决策权力范围以顺利完成组织分配给团队的任务。集体组织的志愿活动往往因组织庞大造成效率低下、队伍冗余,通过团队授权,可以使志愿者组织以充分小的规模高效完成任务,并保证每项业务能够适时地调整,从而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团队授权能够使每一位志愿者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满足志愿者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常见且有效的激励模式。

    在大钟寺博物馆志愿讲解过程中,“扬帆”采用团队授权的激励措施,将志愿讲解员分为每小组4-6人,每组安排一名组长,通过团队授权有效地提高团队成员自主参与管理的意识,提高志愿服务工作效率和成员积极性,使志愿者团队充满活力和创新力。

    4.强化反馈考核

    对于长期的志愿服务项目,日常考核是必不可少的激励因素。通过日常考核,既可以督促志愿者保质保量地参与服务,增加志愿者的存在感,又能将考核记录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组织要及时收集接收机构、服务对象以及志愿者反馈的意见,正确处理志愿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以改进志愿活动,提升社会认可度。

    5.打造品牌效应

    品牌不仅是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动力,也是以志愿服务为代表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打造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更是吸引大学生志愿者的有效途径。作为高校志愿活动的组织者,应借鉴“奥运会志愿者”的成功经验,在校内建立起志愿者的视觉、听觉的识别系统,如服装、标识、旗帜、海报等,并积极利用多种新媒体的手段来加强宣传,打造经典品牌,一方面增强活动吸引力,壮大志愿者队伍;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激励组织内的志愿者,增强他们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期建立高效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二)外部激励因素

    1.政策法规保护

    我国应该结合国情,在吸取国外志愿者管理政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志愿者管理政策与激励制度,相关部门应以志愿者注册为起点,建立和完善志愿者需求与动机、教育与培训、绩效评估、激励等配套管理机制,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2.弘扬志愿文化

    志愿文化是指志愿者组织在长期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被志愿者所认可、接受、传播和遵从的基本信念、共同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社会角色和人文模式等的总称[2]。文化虽然是无形的、隐含的、不可触摸的,但对青年志愿者尤其是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却具有目标导向、行为规范、精神凝聚和内在激励等多重功能,同时通过弘扬志愿文化,唤起全社会对扶危济困、助人自助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觉醒,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3.加大社会支持

    一方面是物质支持。在笔者的调查中有21%的大学生志愿者认为,目前志愿活动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物质支持,志愿组织要对志愿者进行招募、培训、管理,仅仅依靠学校的活动经费、志愿者捐款等,存在很大缺口。有关部门应鼓励社区、企业、基金会等与高校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对高校的志愿活动加大物质投入,并拓展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领域,从而不断壮大、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另一方面是社会认同。高校应建立系统的奖惩制度以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事业,如建立完善的志愿者档案,记录学生从事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学分认定、评优评先、推荐免试研究生、求职应聘时计入测评。政府、企业等也应在选拔、招聘、表彰等过程中对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大学生提供倾斜性政策,引导全社会重视公益事业。

    四、结语

    本文从分析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管理的主要方式与面临困境入手,结合工作实践并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个体走访、个案追踪,从内部与外部两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所需要的激励因素。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中青发 [2006]55号)[R].2006.

    [2]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