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弹性离校”下的小学英语社团实践探究

    【摘要】为了打破小学生按时离校的瓶颈,帮助孩子家长接送孩子的困难,有效培养小学英语核心素养价值观,有效推行家国情怀,采用灵活的“弹性离校”,切实开展小学英语社团的课后服务活动,教师可以借助英语社团一平台,在课后服务中,开展别开生面的从事英语歌曲、英语歌剧的排练,英语演讲的锻炼等,以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展示孩子好胜纯真的个性,从而发展小学生的聪明才智,塑造良好的品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孩子的语感,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英语水平,而且还能增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弹性离校;英语社团;课后服务

    【作者简介】张爱娟,江苏省如皋泗阳相文路实验小学。

    为了有效做好课后服务,要立足家长和学校的实际,弹性设置离校的时间,成立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各种英语兴趣小组,实行多元化、别开生面教学情境,把课后英语服务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变成小学生课后学中玩、玩中学的乐园,使孩子们用新思维去发现新知识,这既方便家长的认同感,也愉悦了学生身心健康。

    一、 灵活实施“弹性离校”制度,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无忧无虑,天真可爱,好奇好胜,但自控能力差,喜欢幻想美丽的故事,喜欢憧憬美好的未来,同时小学生只注重感性的知识、现象,不能理性辨别是非曲直,可是他们仍然是每一个家庭的“掌上明珠”“心头肉”。每一个孩子的家长,老师都为孩子的学习殚精竭虑,在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呵护有加,但往往小学的固定的放学时间与孩子家长的工作下班时间相冲突,当孩子放学时有的家长仍然处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及时接送孩子,导致有的家长在工作岗位上“人在曹营心在汉”,不能安心工作。为此,学校为了使家长安心工作,回应家长接送孩子现实的需要,不因为孩子放学早而家长下班晚产生接孩子不同步的问题,切实有效制定灵活的放学制度,实行课后延迟服务工作。学校课后服务主要包括这几样工作,一是做好孩子心理疏导安慰工作,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一起唱英语歌,一起跳舞,使小朋友快乐地嬉戏中忘记想家的念头;二是生活上发给小朋友一些食品、饮用水,不让小朋友因饥饿而找爸爸妈妈、找爷爷奶奶而产生情绪波动现象,这样避免课后服务形式只停留在“看管”层面,从而受到家长的热烈拥护,进而使家长积极参与“弹性离校”后“课后服务”组织中来,有效地为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为社会保持了稳定的社会秩序,为孩子持续提供精神食粮,也为中心小学树立品牌效应。广大家长也会更愿意把孩子送到课后服务的英語社团中来,让辛勤的园丁精心呵护,去托起家长心目中未来的“工程师”“公务员”“白衣天使”“人民教师”“飒爽英姿的军人”。这就是“弹性离校”后“课后服务”带来的积极效应。

    二、 利用课后多元化教学,有效推进英语社团实践

    中小学“弹性离校”的课后服务的作用除了克服家长的接送孩子的后顾之忧,呵护好孩子的身心健康,还要有效推进孩子英语社团的实践工作,这就要求教老师开展丰富多彩、幽默风趣、多元化的课后英语教学活动,激发孩子参与英语社团兴趣,张扬孩子纯真的个性,提高小学生英语“听、读、说、写、练”的能力,培养小学生能讲一口流利标注的交际英语,更好地践行英语社团探究工作。本文所论述的英语社团,就是在小学延迟放学后,根据家长的意愿和小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后服务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兴趣小组活动,使小学生在轻松、民主、快乐中丰富。可以语感,做英语接龙游戏,根据英语精彩故事让小学生扮演各种角色,用英语口语指令展现各种滑稽的表情和动作,使孩子融乐于英语故事之中,还可以利用英语社团这一平台,在“课后服务”中,利用多媒体创设美轮美奂的教学情境,来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

    三、 避免英语社团存在弊端,使孩子成为课后服务的载体

    在“弹性离校”背景下的英语社团服务工作,是培养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例如,英语社团活动时间少,流于形式——走马观花;课后延时服务的内容单调、机械、乏味,体现不出“因材施教,以学定教”,没有体现出小学生的智商、情商需要;第三社团组织缺乏严谨性,比较松散,缺乏科学规划性,没有制度性;第四英语社团活动质量不高,有时只做做表面文章,没有实质性,给人的影响显得雷声大雨点小。为此我们在组织课后服务的英语社团活动中,要扬长避短,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模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把英语社团活动扎扎实实落到实处,为家长和孩子带来知识,带来快乐,带来幸福。

    总之,为了规划好“弹性离校”下课后服务的英语社团活动宏伟蓝图,有效落实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价值观,构筑小学英语的绿色生态图景,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英语水平,作为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创设高效有趣的英语社团工作,永远在创新的路上。

    参考文献:

    [1]王健.浅析小学英语社团活动的开展[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