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制度层面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的思考

    张秋实

    摘 要:落实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等具体制度安排,需要通过多重维度、多种途径来实现。实践发展到哪一步,制度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社会焦点问题改变,使人们对许多问题认识不清;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冲击和渗透对构成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学说、信仰体系、象征形式形成消解之危;传播媒介技术迅猛发展给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环境带来革命性变化;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在竭力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影响力。因此,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仅具有紧迫性,而且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建设重要论述为遵循,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用好“关键少数”,区分政治原则问题与思想认识和学术观点问题的不同,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真正实现各级领导干部知责履责守责目标。

    关键词:根本制度;意识形态;责任制;文化领导力

    中图分类号:D261.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2096-5729(2020)05-0027-0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在党的历史上明确提出和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并且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需要通过多重维度、多种途径来落实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等,构建实现党管意识形态的体制机制,完善其制度安排,特别是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党中央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确保巩固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而向各级党组织提出的一项重要职责制度。它包括“谁负责”“如何负责”“为何负责”等基本要求。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框架下,党委(党组织)书记是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委副书记和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党委其他成员、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党委宣传部门履行指导、組织、协调、督查和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落实的职责,纪委将落实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同级党组织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情况纳入执纪问责监督检查范围内,党委组织部门把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纳入干部考核,作为干部评价、使用和奖惩之依据;党员领导干部对不当言论要敢于亮剑发声,理直气壮与错误思想作斗争。它们都是“谁负责”的责任主体。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关乎党的旗帜、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政治安全,必须强化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聚焦互联网、高校、宗教、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加强对各级各类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各类公开出版物、内部刊物内部资料和文艺作品等,各类会议培训、研讨会、报告会、讲座论坛等,还有展览展示类、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类,以及其他具有意识形态传播功能的机构、场所、活动等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舆情预判、分析、处理等能力,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都是“如何负责”需要明确的责任内容。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达到“两个巩固”的目标,这是“为何负责”的要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我们要深度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重要环节和体现

    英国社会学家汤普森强调意识形态“促使我们去观察流通于社会生活中的象征形式产生并支持社会关系的方式,掌握住人们并引导人们走向某些方向”[1](P49)。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使我们当今生活在一个象征形式广泛流通起着根本的、越来越大的作用的世界之中。这就导致意识形态作为“激发社会和政治行动的主要思想体系”,在政党政治的社会大背景下通常成为党派的思想武器。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2](P143)。

    中国共产党是以科学理论立党的,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新时代要实现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领导作用,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安排。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强化制度意识、抓好制度执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重要环节和重要体现。

    (一)事关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政权的长治久安

    现代国家的兴起以及以对政治机构发挥影响和增加参与为价值取向的群众政治运动的相应出现,使意识形态构成了对统治集团的性质或对它复制的模式及其转型的可能性的广泛关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功创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功推进的巨大历史成就,正是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结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中国特色”,就必须增强“四个自信”。“四个自信”所蕴涵的价值理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诉求,事关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政权长治久安的大问题。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四个自信”的牢固树立则有赖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长期执行和巩固,二者统一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之中,构成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

    (二)事关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巩固

    意识形态通常被视为有关社会行动或政治实践的“思想体系”“信仰体系”或“象征体系”,因而它总是被视为一种“社会胶合剂”,它通过把社会成员联合到一起并提供集体共有的价值观与规范,成功地实现稳定社会、维护国家秩序的目标。历史和现实表明,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显著优势所在,都是我们前进的根本动力所在。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发表讲话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3](P323)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牢牢坚持实现共同目标的方向,拉紧共同意识的精神纽带,筑牢全体中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的强大精神力量。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围绕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团结一致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因此,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就是要在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今时刻、要在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要在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和风险之多的前所未有情况下,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社会胶合剂”作用,筑牢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和意志,成就共同的目标和事业。

    (三)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及党对文化领导权和领导力的实现

    意识形态是综合的、总体的学说,它提供对社会—历史领域的明确观点,要求高度的情感归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及传承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质综合积淀,是当代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彰显中华民族特色、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实现国家质的飞跃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从而占领意识形态高地,筑牢意识形态安全之基。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葛兰西提出了“文化领导权”概念。他认为,文化领导权是一个政党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能力和影响力的外化与表现,它是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导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毫无疑问,这几股力都无一例外地集中表现为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权和领导力方面。文化是奠定国家和民族强盛、塑造民族品格和气魄的软实力,它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因此在面对新形势的新时代,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是实现党对文化领导权和领导力的重要环节和体现。

    (四)事关党和国家在治国理政、定国安邦过程中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

    在现代文化传媒所带来的象征形式广泛流通时,意识形态现象具有了新的范畴和复杂性。互联网时代以前的大众信息传播主要是从生产者到接收者的单向流动,在生产者与接收者之间存在一种基本断裂,不像在现场交谈的对话情景中听取者也可以是应答者。但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媒介技术的发展和部署把社会互动与具体现场分隔开来,人们即便不在同一时空背景下也能互动,这种互动包含人们与他人的传播,他人以某种方式回应,从中形成与他人之间的友谊、感情或忠诚的联系。所有技术媒介的这种特点就使人们能够对远距离的他人起传播影响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大众舆论传播在治国理政、定国安邦过程中,既能为党和国家提供巨大的政治机遇,同时又能产生空前的政治风险。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指出,要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引导工作。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內容。要焕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智慧和魅力,就要通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实现党和国家在治国理政、定国安邦过程中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从而在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打好新闻舆论争夺战,确保国家政权安全和政治安全。

    二、当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面临的紧迫性及其重要意义

    实践发展到哪一步,制度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对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得到巩固和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依然存在,有时甚至十分尖锐、激烈。因此,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面临着国内外的诸多现实挑战,其紧迫性显而易见。

    紧迫性之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社会焦点问题的改变使人们对许多问题认识不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研判当今世界局势和中国发展历史方位的一个重大论断。这里所说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是“百年以来的大变局”,而是指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局。可以肯定地说,这场“大变局”导致的绝不是世界历史社会进程中已经发生过的一般性变化,而是其广度、深度和复杂性都远超百年之前且能够产生“破局”和“立局”的趋势性变化。同时,这种变化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交织、相互激荡”。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所必须要面对和把握的世界大局。马克思主义者的特质就是要在世界大势的新变化中,准确捕捉和把握时代的主要矛盾,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具备掌握战略主动的基本功。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变革,包括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冲突和变革、各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发展和变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冲突和变革、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文明之间等引发的冲突和变革,还包括经济、贸易、军事、文化、金融、科技等领域的相互交织激荡和融合,并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向深度演进,既在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国际格局等方面,又在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等层面,共同深度影响、改变与塑造着这个世界,最终导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成。在“大变局”尚未最终形成、“破局”与“立局”不断交替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相互交织,促使社会焦点问题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新的国际社会现象等构成的社会焦点问题,会经常以全新的形式和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作出判断,促使我们运用治理机制、手段、执行力等多种途径进行应对。这其中就包括意识形态方面的应对。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社会焦点问题的不断变化会导致我们对由此引发的现象、行为等问题一时认识不清,或者如盲人摸象,或者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以致出现应对不急、应对不准、应对不全、应对不狠等问题。不断变化的社会焦点问题引发的认识不清,特别需要我们通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来规避因认识模糊而可能导致的各种风险。

    紧迫性之二: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冲击、渗透和影响对构成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学说、信仰体系或象征形式形成消解或解构的危险

    集体共有价值观与信仰构成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它在帮助支撑基于阶级分野的社会中的社会秩序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经济是一种行为自主经济和利益主体性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分层和多向交错会潜移默化地促使人们改变原有的价值观与信仰,从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学说、信仰体系或象征形式构成消解或解构的危险。因为,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所遵循的原则,体现着交换双方的意志关系和利益关系,所实现的是商品交换带来的物质价值,所讲究的是付出与收获的统一。由此,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对个体人的原有价值观与信仰所产生的冲击、渗透以及导致的改变似乎也不难理解。个体作为每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体,其需要和价值关系都具有复杂的构成。首先,人本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自然生命体,需要得到衣、食、住、行和其他相关物质的供给,以维持作为自然存在物的生命之存在;其次,人本身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存在物,他(她)还是有着知、情、意并处于社会关系之中不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享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社会人;最后,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她)还有自由自觉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与全面发展自己的需要。所以马克思曾经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这样一个有着三层需要的社会人,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他(她)在对某种外在客体的选择和追求过程中,价值取向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制约和影响,形成价值追求的多元化取向,出现重经济轻政治、重实惠轻道德、重物质轻精神、重个性轻共性等思想道德失衡现象。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西方国家以其一切精神产品都已市场化和商品化的市场力量,来传播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和价值观念,实现西方国家全方位、多层次、大纵深的意识形态输出商品化。这些都极大地形成了消解或解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学说、信仰体系或象征形式的高危风险。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无疑有助于应对和化解这种风险。

    紧迫性之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环境带来革命性变化

    对意识形态和现代社会的任何说明都不能忽视大众传播的机构与过程对现代社会已经具有的基本意义。当前大众传播的最新技术和方式就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控制的新机制。如果说意识形态被视为一种“社会胶合剂”,那么大众传播媒介则被看作是一种涂抹粘胶的特别有效的机制。无论中外,对于执政党和政府来说,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传播媒介既是实现其政治目的、进行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工具,也是社会表达民意、实现政治社会化功能的一条主要渠道。当前,互联网裂变式发展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环境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它不断深刻改变着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不断推动传播媒介的创新与发展,网民可以跨越时空自由地联系互动、讨论问题、频发见解,影响着公共事务和事件的走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重新塑造了媒介形态、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如:全国性网络媒体、地方区域性网络媒体、行业垂直网络媒体;BBS、网络论坛等网络社区形成的综合论坛;网络博客微博客微信;视频分享网站;博客圈和社交圈组成的社交网站;即时通信工具IM;数字阅读;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等等,这些不断产生和发展的网络传播形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使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网络成为兼具信息发布功能、舆论传播功能、社会动员功能的聚合器,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上甘岭”、主战场,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变量”。由此给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环境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一方面在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等界限日益模糊的形势下,网络往往容易成为错误思想传播的策源地和放大器,而另一方面在网络日益成为越来越复杂之舆论场的情况下,对舆论引导和内容管理的难度却大大增强。这样的互联网战场形势迫切要求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能力一定要跟上舆情环境发展的需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正是满足这一需要的坚实步骤之一。

    紧迫性之四: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在竭力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和影响力

    新中国一成立意识形态战争就打响了。195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曾专门制定了针对中国意识形态战争目标的《十条诫令》,其中第一条是“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他们的意识形态教育”;第二条是“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改革开放前,美国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战争总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但改革开放使美国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战争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一方面美国加大执行与中国交换学者和留学生的《福布莱特计划》力度,邀请大量学者、留学生免费到美国去参加进修、学习、培训等交流活动,为他们提供各种包括基金、奖学金等在内的经费资助,或者把自己的专家、学者、政客派遣到中国工作或作学术交流,美国利用这些机会和途径,对我人员进行意识形态宣传和渗透;另一方面大量邀请中国官员到美国去考察、洽谈合作项目,于是在跨国公司、商品、技术、信息以及资本注入中国的同时,西方文化价值理念也随之侵入。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成为各种价值观念竞逐的聚集地和交锋的重要场所,网络的发展又为西方敌对势力提供了一条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的新途径,但是却为我们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环境设置了不利条件。正是这样一进一出,加上互联网的强势推销,西方的所谓新闻自由、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思潮长驱直入;同时,国内一些人醉心于制造传播错误观点,包括四项基本原则、核心价值观、党史国史、改革开放等都被拿来混淆、质疑甚至否定,对根本制度、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不断进行攻击。于是,国内外的一些错误思潮合流,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形成强烈争夺之势。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特大疫情暴发后,一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抵触的人,又借机搞事,攻击我国的根本制度,竭力展开对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争夺。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具有極端重要性与紧迫性。

    三、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战略对策

    意识形态领域的战争,不仅仅是理论之争、观念之争,更是道路之争、前途之争、命运之争。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重要环节,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论述为遵循,采取切实可行的战略对策。

    (一)一定要坚持和贯彻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这是由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媒体性质决定的,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抵御和破解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竭力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和影响力、确保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不动摇的关键一招。由于各种媒体本身不同的特点,媒体从业人员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价值观、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经济状况、兴趣爱好等不同特性的存在,导致媒体传播过程及内容容易受到影响。为了确保我们的媒体传播过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党对新闻媒体的领导,必须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因此,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过程中,要把坚守党管媒体原则放到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中来认识和谋划,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局相结合,围绕党中央的中心工作来部署,从下列方面着手: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立场不动摇,在创新完善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体制机制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二是坚持为营造改革发展稳定良好大局服务的原则不动摇,牢牢坚守媒体的党性原则和社会责任,在政治上与党同心同德;三是坚持以全面提升党和国家文化领导力为目标的科学方法不动摇,增强文化软实力,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以不断增强的文化领导力巩固文化领导权;四是坚持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动力和活力的全面创新原则不动摇,既牢牢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又坚持立破并举,敢于和善于斗争,理直气壮批驳挑战政治底线的错误言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二)要用好“关键少数”,让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党员领导干部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关键靠队伍、靠人才,一定要体现党的选人用人政策和机制。当前,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信息传播渠道的广泛性拓展,信息传播速度的极速性延伸,信息传播内容的海量化扩散,在客观上对党管媒体原则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在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必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要将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的手里。在这个问题上,“前车之覆”应该成为我们的“后车之鉴”。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很复杂,但是,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将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交给根本不信仰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的雅科夫列夫,的确是一个致命的失误。在戈尔巴乔夫的支持下,雅科夫列夫掌握了主管意识形态的大权后,随即对苏联主要报刊和新闻媒体的领导班子进行大幅度调整,主要的苏共中央报刊如《真理报》《莫斯科新闻》等主编全部遭撤换,主要大型文学杂志中的多数主编被更换,一大批主张西化的编辑记者被起用。通过人事调整,雅科夫列夫牢牢控制了思想舆论界的领导权,而这些传媒报刊很快就成为自由派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宣传工具和阵地。可以说,新闻媒体在苏联亡党亡国过程中起了先锋作用,深刻的教训就是意识形态领导权掌握在了不信仰马列主义、不忠于党和人民、反对社会主义的人的手里。血的历史教训决不能忘记。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就一定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各级党委要按照政治强、纪律严、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努力打造一支思想理论好、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制度健全,以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党员领导干部手里。

    (三)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与思想认识和学术观点问题的不同

    “意识形态”是一个具有长期复杂历史的概念。人们不论在社会与政治分析方面还是在日常生活谈话中使用“意识形态”一词时,有时并不能完全确定它是描述性地使用还是规定性地使用,或者说,它只是用来描述一个如政治思想体系构成的事态呢,还是也用来或首先用来评价一个事态。因此,人们在日常使用这个词语时存在明显的含糊性。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十分尖锐激烈,形势也非常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分析,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着红色地带、黑色地带和灰色地带三种情况[4](P196)。这就提醒我们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把小事说大、搞“泛政治化”,也不把大事说小、搞“去意识形态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在这里,批驳谬误主要指的就是批驳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错误社会思潮。改革开放以来,各种错误社会思潮都有非常一致的政治目标,就是它们在思想理论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在政治制度上反对以共产党领导为本质特征的社会主义制度。如果任凭错误社会思潮的传播和泛滥,必然造成思想混乱,不利于增强“两个巩固”、凝聚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这是政治原则问题。但是,我们在进行意识形态战争、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时,也要认清错误社会思潮与一般的文化思潮和学术思潮的差别,区分政治原则问题与思想认识和学术观点问题的不同。一般来说,错误社会思潮的政治诉求十分明确,而普通的文化思潮和学术观点没有明确的政治企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就是要焕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智慧和魅力,对各种违反政治原则的错误社会思潮进行不遗余力的辩驳、批判和抵制,引导人们全面正确认识当代中国,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价值共识。

    (四)要注重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就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可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基本依托。但是,当下意识形态的阵地建设和管理工作呈现出复杂局面。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我国意识形态阵地的载体和工具技術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主阵地已由传统媒体转移到了新媒体,与此相应的是,普通网民以及在他们之中形成的大量相对独立的群体或组织成为意识形态的主体,同时,思想舆论空间也整体地转到了以新媒体为主传统媒体为辅的意识形态阵地上。主流意识形态的众多对立方也在新媒体上构筑了自己的阵地,由此带来了意识形态领域全方位短兵相接的交锋方式。另一方面,意识形态的阵地范围广、区块多,如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阵地、思想理论战线阵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传统报刊媒体传播阵地、广播电影电视阵地以及其他大众文化产品和商品广告宣传阵地等,在整个意识形态阵地中又存在红色地带、黑色地带和灰色地带三种不同层次。同时,基层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呈现弱化状态,意识形态工作在基层被认为是与其“八竿子打不着”的“务虚”之事,因而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机制不完善,组织协调、分析研判等很欠缺,一些基层门户网站功能不全、信息量少、互动性差,有的甚至成了“僵尸网站”,其阵地管理根本不到位。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过程中,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当起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为此,要坚守红色主阵地,开拓意识形态正能量源泉,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大力培养适应新型意识形态阵地要求的生力军;要压缩意识形态领域的黑色地带,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观点,筑牢抵制错误社会思潮的坚固屏障,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安全;要大张旗鼓地争取和转化灰色地带,注重将广泛的群众宣传教育活动与解决个别性或群体性思想认识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做好政治理论和法制宣教工作,充分运用平等交流、耐心疏导、个别谈心、民主讨论等方法,入情入理、潜移默化地做好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广大群众的思想免疫力,筑牢意识形态“根据地”;要完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及其管理制度,落实好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依法依规管好思想理论阵地、新闻舆论阵地、新媒体传播阵地等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广泛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允许主阵地丢失而法外之地、舆论飞地显现的现象发生。

    (五)要坚决真正实现各级领导干部知责履责守好“责任田”的目标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在意识形态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5](P140)。要取得意识形态斗争的全胜,就要抓好“关键少数”,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过程中真正实现各级领导干部守好“责任田”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着眼于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制度安排,特别强调要贯彻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要深化思想认识,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努力构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格局。鉴于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严峻性,各级党委要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具体责任主体和责任人,依规有序进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做到知责明责,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的建设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目标管理;做到严格如实履责,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指导,定期听取意识形态工作汇报,并做到定期在党内通报这方面的情况;切实履行好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文化之責,切实履行好线上线下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之责,切实履行好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之责,切实履行好及时处置意识形态领域问题之责,切实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之责,切实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者、推动者、执行者。总之,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领导主体,强化责任落实,做到工作目标化、落实责任化、措施具体化,有责必履、失责必问、追责必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銛, 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5]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彭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