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背景下的对农广播依然大有可为

    史敏

    在浙江嘉兴、山东汶上、辽宁东港、宁夏青铜峡,笔者见到对农广播在现代化背景下的复兴:这些以农为主的县市,重新意识到对农广播的作用,重新建立起对农广播的系统和网络。一方面利用当地已有的广播调频,转播中央和省(自治区)对农广播节目并自办部分节目;一方面在政府的支持推动下,为每个乡村和每家农户免费安装音箱、音柱式“大喇叭”,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村村通、户户响”。新的系统和网络还运用新技术,实现了与应急广播的“平战”结合。农村干部群众对这样“实惠、贴近、利民而不扰民”的对农广播交口称赞。山东汶上一位中年农民的话很具代表性:“刚来装喇叭音箱时我还困惑,广播还有什么好听的?如今我听得已离不开它了,感觉身边又多了一个老伙计,又找到了小时候听广播的感觉。”

    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农村曾经家家通广播、乡乡有广播站,对农广播在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生活中发挥过重大作用,也是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但后来,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对广播的忽视等多种原因,对农广播渐渐走向衰败,甚至在一些地方销声匿迹。那些年,随着全国各地交通广播、音乐广播兴起,频率专业化分工热潮滚滚,城市广播如火如荼,而对农广播或被取消,或频率少、覆盖差、节目粗放,甚至充斥虚假医疗广告,陷入恶性循环。

    当然,坚守者依然有之。一些对“三农”怀揣感情的广播人,在频率专业化改革后,不舍对农广播,亦争取来一方天地。 2003年3月,全国首家专业对农广播——陕西农村广播开播,随后山东、辽宁、吉林、湖南、黑龙江、河南、河北、山西、甘肃、天津、安徽以及内蒙古等地,都拿出并不宽裕的频率资源专门开办了针对“三农”的专业化广播。这些专门的对农广播频率,围绕“三农”、服务“三农”、贴近“三农”,力求“为农民说话、让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在节目设置和打造上作了不少可贵的尝试和探索,受到农村听众的欢迎和认可。

    全国性的对农广播在沉寂了十多年后,在2012年9月26日这天,随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的开播也以新的姿容展现给全国听众。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来贺信,并通过中国乡村之声向全国的广大农民朋友们问好。作为我国第一套全国性对农广播频率,中国乡村之声立足公益性、突出服务性、强化实用性,全天24小时播出谈话类、信息类、服务类和文娱类的对农广播节目。

    目前,我国地市级以上广播电台开办的对农广播频率约有40个,其中省级以上16个。尽管有“恢复性增加”,但较交通广播、音乐广播、新闻广播等庞大的广播阵群,对农广播还是势单力薄的“小众”,而且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还困扰着、制约着对农广播的发展。如:出于经营压力,不少地方的对农广播还有虚假医疗等不良广告,甚至在其他频率面临监管清理后被“转嫁”过来的不良广告不减反增;随着农村外出人口的增多,真正的农村听众已在递减,且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此时节目的内容定位是仍面向农村还是扩大到“城乡一体”成为方向性难题;对农广播覆盖一般采用中波的多,且有不少覆盖“盲区”,尤其是全国性的对农广播频率——中国乡村之声,覆盖范围相当有限,远不是名副其实的“面向全国的对农广播”。

    面对困境、困难,对农广播人并没有气馁,从中央台到省市、地县级台,各家对农广播都在积极思考突围方向、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在线上节目,增强针对性、互动性,“农”字当头,服务城乡;在线下活动,为农民群众送科技、送医疗、送文化,并通过办展会、开商铺、跨区宣传等促销当地农副产品。在扩大传播力方面,积极寻求政府支持,推广采用新技术的“广播音箱、音柱入村、入户、入大棚”工程,发挥广播的便捷性、经济性、伴随性优势,让农民在更多的广播时空上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收益。同时,在新媒体传播愈发强势的时代,传统的对农广播也在加速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融合,通过官方微博、微信、网络广播、手机App等多种传播形式,打造音频、视频、网络即时通信工具等大数据、全媒体的交通信息网络播出平台,全方位拓展对农广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农”工作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三农”稳则天下安。当前,在社会转型期、在城镇化建设期,“三农”中的农村和农民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对农广播完全可以、也应该发挥独特优势,引导舆论、解疑释惑、扶贫助困、化解矛盾、抚慰心灵、丰富生活,成为坚守农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一支不败的“劲旅”。故此说:今日之现代化背景下的对农广播依然大有可为!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中广联对农广播委员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