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张丽娟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初中文言文教学,同时达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积极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在这一背景下,在对思维导图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实例,重点针对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逻辑思维;核心素养;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引言

    文言文产生背景与学生相距甚远,而现代汉语在语言发展与流变过程中也与古代汉语大相径庭,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初中文言文教学难度,而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则是基于语言内在思维规律,借助思维导图来有效梳理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语法,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工具。

    一、化文字为图像

    形象化的内容总是容易理解的,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习惯于这种思维方式。文言文中有大量难懂的文字和难以理解的文意,如果一字一句去解释,去背诵,学习效率是很低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效果却并不理想。其实,教师可以尝试利用思维导图将文字转化为图像,自己以这样的方式讲解,再让学生以这样的方式来记笔记,一定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以《爱莲说》这样的经典作品为例,教师可以以“莲”为主题来设计思维导图,画出一个莲花,花朵的四个花瓣分别代表“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最中间的花蕊标注“出淤泥而不染”,这样就能一目了然地理解文本主要通过描写莲花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和“风度”,衬托和歌颂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这样原本看似无规律的内容就变得层次鲜明了。学生从这一角度去读全文,解释词语,就能够找到规律,并且始终围绕主题去理解,有助于将所有零散的内容集中在一起。可以看出,只要借助一个简单而又带有概括性的思维导图,理解文言文就不再是难题。

    二、化复杂为简洁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基本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需要学生背诵原文、译文和单个字词的释义。背诵文言文和普通课文不同,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更大。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文言文内容的规律性来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抓住重要内容去记忆,提高识记的效率。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有三百多字,学生背诵起来十分吃力。在分析文章内容后,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构建起文章的内容框架,让学生抓住“六个三”的特征去记忆。具体分别是“三问”“三答”“三思”“三比”“三赏”“三变”。“三问”是邹忌对自己的妻子、小妾和宾客问了三次问题,三人分别作答也就是“三答”。获得答案,邹忌思量后产生了三种想法,认为妻子“私我”,小妾“畏我”,宾客“有求于我”,这便是“三思”。于是邹忌入朝,将自己的妻子、小妾、宾客比作朝廷中的宫妇、大臣和四境之内的百姓,这是“三比”。于是齐王下令“三赏”,分别是上赏、中赏和下赏,由此出现了“三变”——门庭若市——间进——无可进。“六个三”将全文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学生只要记住“六个三”的顺序就能试着记忆,背诵全文也就不再是难题了。其它的文言文也可以按照这种方式去总结,只要教师用心去制作思维导图,就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大难题。

    三、化黑白为彩色

    思维导图之所以能够让人快速地理解和记忆,是因为它利用了人的思维特征,符合大脑思考和记忆问题的方式,最大程度开发了人的智力,是十分科学的。人的左脑主要负责形象记忆,右脑负责抽象思考,思维导图使左右脑同时活动,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另外,思维导图中如果加入色彩,负责形象记忆的左脑会更加活跃,记忆的效率也更高。教材中的插图和文字都是黑白的,无法令学生敏感,不利于记忆,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利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绘制思维导图,以这种方式增强学生记忆。

    例如:《小石潭记》一文,作者由远及近,描写了自己寻找和观赏小石潭的过程,教师可以以闻声、见潭、望西南、坐潭上四部分来绘制思维导图,分别运用浅绿色、嫩绿色、深绿色、墨绿色来表现,证明内容逐渐深入,作者的情感也愈发丰富,这样使全文更具层次感,学生也能够在思维导图颜色深浅的变化下回忆相应部分的内容,这样掌握全文内容,理解作者情感便一气呵成了。当然,教师也可以运用完全不同的跳跃性颜色来绘制思维导图,使不同部分内容的区别更好地凸显出来,加深学生印象。

    四、应用思维导图发展学生文言文能力

    1、应用思维导图强化学生阅读记忆

    初中文言文学习要求大多包含了文言文背诵、理解,而其中的“背诵”就是学生十分头疼的问题,很多学生都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展开,无法形成根本上的记忆,学生在背诵期间经常会忘词忘句,甚至是忘记段落等现象,无法连续性背诵,记忆的效果也是短暂的。而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则能有效改善这一现象,其有效遵循了人们大脑记忆规律,能够实现由一发散至多,这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理解与记忆,从而有效优化学生文言文背诵。要想形成有效背诵自然需要先对文章大意形成有效理解,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就能升华出一个大主题,然后基于大主题来分析拓展为几个小点,这十分便于学生记忆和把握。

    2、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在文言文阅读期间,通常是先进行读,然后是理解,最后则是翻译,其中读这一项对于学生而言完成难度较低,可是理解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高,毕竟文言文表达习惯与我们日常表达具有较大差异,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无法顺利开展翻译,毕竟翻译是基于理解基础上而展开的。为此,在初中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要想对文本进行有效翻译,学生理解才是前提,考虑到文言文的晦涩难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来将文本内容主题、写作方式、结构方式直观呈现出来,这样就能有效突破学生难以理解的点,让学生在直观思维导图呈现中形成有效理解,这样自然能够最大程度优化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让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在思维导图有效应用中得到发展和提升。

    结语

    總之,教师在实际开展初中文言文教学时,需要充分立足学生实际,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合理引导学生选用相适宜的思维导图,并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加强对思维导图的渗透,使得学生能够自觉形成思维导图意识,主动将其运用在文言文学习中,令思维导图的应有效用得以在初中文言文教学当中得到更好的发挥与展示。

    参考文献

    [1]陶杏丹.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J].新作文:教研,2019(11):15

    [2]刘文亚.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