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政治生态的系统构成分析

    李荣梅 金宝辰

    政治生态是指政治各要素保持系统运行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整体状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确保改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更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本文从系统论角度对良好政治生态的构成进行分析。

    一、制度机制子系统:科学完备、执行有力

    1.制度体系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强。所谓科学,即指制度建设遵循规律,在我国主要是指遵循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其价值取向是激励先进、鞭挞落后。所谓系统,即指实体性规范和保障性规范完善且相互配套,不仅重视构成制度机制的各个要素,而且重视这些要素之间的有机衔接,不相互脱节,更不相互“打架”。所谓可操作性强,即指制度可用、易用、好用,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这为今后制度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以“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中“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建设步伐加快,党中央进一步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等一大批重要党内法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但要看到,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在不少领域还没有形成制度成果,这就需要全党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在大的制度框架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2.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和遵守。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较好地被执行大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中央、上级路线方针政策在本地(本单位)得到坚决、全面的贯彻落实。同时,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好中央、上级关于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二是本级制度机制得到严格执行和遵守。为了确保制度能够较好地被执行,需要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一要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组织领导;二要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查处对制度执行作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现象;三要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让制度的力量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得到充分释放。

    3.制度执行情况能得到及时反馈与修正。各项制度一旦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便会发生政治衰败。因此,在制度机制规范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动态性思维,畅通渠道,使制度机制执行情况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同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修正制度机制,不断增强制度机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二、行为行动子系统:规范高效、干事创业

    1.权力运行规范、公正、公开。第一,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坚决反对腐败。基本思路就是深化标本兼治,夯实治本基础,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机制。一是严厉惩治,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尤其是扶贫、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必须得到根本遏制;二是扎紧不能腐的籠子,即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长效机制;三是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即党员干部要从内心深处挖掉腐败的种子。第二,公道正派选人用人。一方面要真正让那些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得到重用。应注重实绩考核,加强经常性考核,加大选拔使用那些“耐得住在基层岗位‘墩墩苗的寂寞,经得住在急难险重‘热锅的煎熬,守得住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清苦”干部的力度;另一方面要让那些阳奉阴违、阿谀奉承、不干实事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第三,行政权力运行规范、公开透明。一是行政执法行为的执法程序正确、行为规范;二是依法开展行政复议、行政补偿;三是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包括政府部门信息公开到位,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合法规范等方面。行政权力运行是否规范、公开透明可以通过行政案件败诉或拒不执行生效判决案件次数这一指标来反映。

    2.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规范。一是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二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这个根本原则。各级党委(党组)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凡属“三重一大”事项问题,必须集体讨论,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不搞家长制、一言堂,坚持按原则办事、按程序办事,民主意识强,善于集思广益;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增强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在研究工作时要充分发表意见,而决策一旦形成,就应坚决贯彻落实。三是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批评既要有红脸出汗的严肃,又要有加油鼓劲的真诚;既要敢于自我揭短,又要真诚帮助同志。一个有效措施就是建立健全民主生活会列席指导、及时叫停、责令重开、整改通报等制度。

    3.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一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和行为得到根本遏制。这一特征可以通过新发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案件数这一指标来考量。如果一个地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案件经常发生,说明该地区政治生态受到了污染。二是为官不为现象基本消除。为官不为现象主要表现为没动力、不想为,怕担责、不作为和有抵触、不愿为三个方面。在实践中,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需要通过完善干部激励机制等措施来消除这一现象。

    三、价值文化子系统:积极健康、开放民主

    1.积极健康,反对腐朽。一是全体党员对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新时代共产党人价值观有较高的认知和强烈的认同。比如,党员入党动机纯,是为了信仰而不是为了谋取利益、晋升机会等。二是全体党员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以及两面派、两面人等负面腐朽文化有充分认知并自觉抵制。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提及的圈子文化,它有三种典型表现:官商勾结、官官相护和山头主义,它的表象是拉帮结派,实质却是利益交换,危害是破坏党的团结统一。对于这些现象,应通过宣传教育等措施使大家有清醒认识。三是领导干部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有较高的认知和高度认同,对当地发展目标有较高的认知和相当的支持及无比的坚信。比如,领导干部在逆境受挫、久未提拨重用或拟提未提、受委屈甚至是受处分时,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积极工作,绩效显著。

    2.开放民主,力戒封闭。开放是一个健康生命有机体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开放的政治系统,其结构应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因而才能富有生机和活力。对于政治生态,民主是开放的重要意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公民意识不断觉醒和提升,公众参与公共治理的需求和能力不断得到激发。对此,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必须具备有效保障民主权利的能力。一是党员权利切实得到有效保障。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员在党的政治生活中享有党章規定的直接或间接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内各项事务的权利。二是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保障公民通过党务、政务公开行使知情权,通过参与对国家公共生活的治理和决策行使参与权,通过自由阐述意见行使表达权,通过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申诉等行使监督权,等等。具体而言,当发现有腐败行为、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行为时,积极向职能部门举报;发现作出的决策有损民众利益时,积极提出质询;发现制度存在弊病、漏洞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等等。

    四、外部环境子系统:群众满意、公信力强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政治生态是否良好,广大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

    1.人民群众对政治生态的直观感受、总体印象较好。在实践中,良好的政治生态应具备这样的特征:大多数人民群众在实际经历中没有直接接触或听到过贿赂行为,在办事过程中没有遭遇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这一特征在年度综合考核中主要表现为年度社会调查党风政风群众满意度测评综合满意率较高、年度企业满意度测评综合满意率较高和年度热线电话群众满意度测评综合满意率较高等方面。

    2.群众监督有效、高效。第一,社会舆论或公民监督途径畅通,使人民群众能够有效地开展权力监督。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曾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都要交给群众评判。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有意见,应该欢迎他们批评指出。群众发现党员、干部有违纪违法问题,要让他们有安全畅通的举报渠道。”在实践中,应通过设立监督热线、网络举报信箱等方式进一步拓展群众监督途径。第二,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监督参与度较高,遇到违纪违法问题会举报,而且多向当地党委、政府部门举报。第三,党委、政府对群众的信访举报件,按时间节点和要求办理报结,而且群众对所反映问题的处理结果比较满意。

    3.人民群众对净化政治生态有高度的信心。这一特征可以通过两个指标来反映。第一,纪检监察范围越级访批次。这一指标主要反映一个地区对积案矛盾的化解力度与能力,体现群众对属地党委、政府的信任感。第二,非正常访、异常访批次。这一指标主要反映一个地区信访矛盾纠纷情况。如果当地越级访、非正常访、异常访批次多,说明当地不仅信访矛盾多,而且矛盾积累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稳定,需要引起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

    作者李荣梅系中共德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金宝辰系中共德州市委党校行政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双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