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提取物对鸡呼吸道疾病的疗效试验

    安同伟+陈庆忠+黄树霞等

    摘要:通过人工感染支原体,建立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模型,设置酸枣仁提取物高、中、低剂量和诺氟沙星为治疗组,评价酸枣仁提取物对鸡呼吸道疾病的疗效。结果表明,酸枣仁提取物对人工诱发鸡呼吸道疾病疗效显著,按每日200 mg/kg拌料投喂,对鸡呼吸道疾病治疗效果最佳。

    关键词:酸枣仁提取物;呼吸道疾病;支原体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6-0007-02

    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其提取物黄酮、皂苷、挥发油等成分在安神镇静和增强免疫力杀菌等方面作用显著[1,2]。其中总皂苷能增加禽类体内嗜中性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对鸡支原体病和家禽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李树梅等[3]的研究显示,乌梅酸枣仁提取物防治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效果明显;王玉珍等[4]对乌梅和酸枣仁提取物抗鸡霉形体感染的研究表明,酸枣仁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鸡的毒霉形体病、减少气囊的损伤。

    鸡的呼吸道疾病是以呼吸困难、气喘、鼻塞、打喷嚏等特征的一种常见传染病,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目前主要以抗生素为临床防治药物,因抗生素的长期滥用,使得药物敏感性降低,用药量增大,药物残留增加,严重阻碍了养殖业的发展,威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本文研究了纯中药酸枣仁提取物对人工诱发鸡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以期使酸枣仁作为天然无危害中药,用于治疗鸡的呼吸道疾病。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20日龄白来航鸡130只,由天津农学院实验动物场提供,用于支原体感染。

    1.2 菌株

    鸡支原体S6(MGS6)强毒菌株,由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

    1.3 试剂

    NaCl,KCl,MgSO4·7H2O,Na2HPO4·12H2O,KH2PO4均为国产分析纯;水解乳蛋白(Difeo)北京鸿润宝顺科技有限公司;酵母浸出液,天津市百世化工有限公司;醋酸铊,Sigma公司;琼脂粉,北京恒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霉素,石家庄制药厂;猪血清,自制;葡萄糖,上海恒生化工有限公司。

    1.4 试验药物

    酸枣仁提取物,由本公司制备。诺氟沙星水溶性粉剂,由天津市津发兽药有限公司生产。

    1.5 方法

    1.5.1 细菌培养 将支原体S6强毒株于FM-4培养基上接种,连续传代培养3次,确定接种支原体液。

    1.5.2攻毒剂量测定 将40只试验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4组试验鸡分别按0.2、0.3、0.4、0.5 mL经左右气囊接种支原体液,接种后观察各组鸡的发病率。

    1.5.3 试验分组与处理 取90只试验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15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鸡经左右气囊接种“1.5.3”测定的支原体液攻毒剂量,攻毒后给药5d,停药后观察5d,按表1进行分组处理。1.6 疗效评价

    在整个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并记录各组鸡的临床症状,试验完成后统计存活、死亡鸡数,并计算存活率和死亡率。试验前后对各试验组鸡分别称重,计算平均增重和相对增重率。

    存活率=用药后存活鸡数/组总鸡数×100%

    平均增重=(平均末体重-平均初体重)/平均初体重× 100%

    相对增重率=试验组平均增重率/空白对照组平均增重率×100%

    由表2可看出,酸枣仁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酸枣仁提取物中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的发病率均比其他治疗组低。在存活率方面,酸枣仁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都高于阳性对照组,中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从相对增重率来看,酸枣仁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均高于阳性对照组。

    3 小结

    (1)从试验结果来看,酸枣仁高、中、低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对人工诱发的鸡的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酸枣仁中剂量组较其他治疗组效果显著,且对机体增重无影响。

    (2)根据试验结果,酸枣仁提取物按每日200 mg/kg拌料投喂,连续7 d对鸡呼吸道疾病治疗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 进 杰,刘 萍,马百平.酸枣仁化学成分及其镇静催眠作用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1,38(3):206-211.

    [2] 潘 龙,程建波,卜登攀等.酸枣仁提取物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13,40(4):105-109.

    [3] 李树梅,张发明,何 诚,等.乌梅酸枣仁提取物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0,20(6):49-53.

    [4] 王玉珍,乌梅和酸枣仁提取物抗鸡毒霉形体感染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摘要:通过人工感染支原体,建立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模型,设置酸枣仁提取物高、中、低剂量和诺氟沙星为治疗组,评价酸枣仁提取物对鸡呼吸道疾病的疗效。结果表明,酸枣仁提取物对人工诱发鸡呼吸道疾病疗效显著,按每日200 mg/kg拌料投喂,对鸡呼吸道疾病治疗效果最佳。

    关键词:酸枣仁提取物;呼吸道疾病;支原体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6-0007-02

    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其提取物黄酮、皂苷、挥发油等成分在安神镇静和增强免疫力杀菌等方面作用显著[1,2]。其中总皂苷能增加禽类体内嗜中性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对鸡支原体病和家禽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李树梅等[3]的研究显示,乌梅酸枣仁提取物防治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效果明显;王玉珍等[4]对乌梅和酸枣仁提取物抗鸡霉形体感染的研究表明,酸枣仁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鸡的毒霉形体病、减少气囊的损伤。

    鸡的呼吸道疾病是以呼吸困难、气喘、鼻塞、打喷嚏等特征的一种常见传染病,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目前主要以抗生素为临床防治药物,因抗生素的长期滥用,使得药物敏感性降低,用药量增大,药物残留增加,严重阻碍了养殖业的发展,威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本文研究了纯中药酸枣仁提取物对人工诱发鸡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以期使酸枣仁作为天然无危害中药,用于治疗鸡的呼吸道疾病。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20日龄白来航鸡130只,由天津农学院实验动物场提供,用于支原体感染。

    1.2 菌株

    鸡支原体S6(MGS6)强毒菌株,由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

    1.3 试剂

    NaCl,KCl,MgSO4·7H2O,Na2HPO4·12H2O,KH2PO4均为国产分析纯;水解乳蛋白(Difeo)北京鸿润宝顺科技有限公司;酵母浸出液,天津市百世化工有限公司;醋酸铊,Sigma公司;琼脂粉,北京恒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霉素,石家庄制药厂;猪血清,自制;葡萄糖,上海恒生化工有限公司。

    1.4 试验药物

    酸枣仁提取物,由本公司制备。诺氟沙星水溶性粉剂,由天津市津发兽药有限公司生产。

    1.5 方法

    1.5.1 细菌培养 将支原体S6强毒株于FM-4培养基上接种,连续传代培养3次,确定接种支原体液。

    1.5.2攻毒剂量测定 将40只试验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4组试验鸡分别按0.2、0.3、0.4、0.5 mL经左右气囊接种支原体液,接种后观察各组鸡的发病率。

    1.5.3 试验分组与处理 取90只试验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15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鸡经左右气囊接种“1.5.3”测定的支原体液攻毒剂量,攻毒后给药5d,停药后观察5d,按表1进行分组处理。1.6 疗效评价

    在整个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并记录各组鸡的临床症状,试验完成后统计存活、死亡鸡数,并计算存活率和死亡率。试验前后对各试验组鸡分别称重,计算平均增重和相对增重率。

    存活率=用药后存活鸡数/组总鸡数×100%

    平均增重=(平均末体重-平均初体重)/平均初体重× 100%

    相对增重率=试验组平均增重率/空白对照组平均增重率×100%

    由表2可看出,酸枣仁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酸枣仁提取物中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的发病率均比其他治疗组低。在存活率方面,酸枣仁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都高于阳性对照组,中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从相对增重率来看,酸枣仁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均高于阳性对照组。

    3 小结

    (1)从试验结果来看,酸枣仁高、中、低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对人工诱发的鸡的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酸枣仁中剂量组较其他治疗组效果显著,且对机体增重无影响。

    (2)根据试验结果,酸枣仁提取物按每日200 mg/kg拌料投喂,连续7 d对鸡呼吸道疾病治疗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 进 杰,刘 萍,马百平.酸枣仁化学成分及其镇静催眠作用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1,38(3):206-211.

    [2] 潘 龙,程建波,卜登攀等.酸枣仁提取物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13,40(4):105-109.

    [3] 李树梅,张发明,何 诚,等.乌梅酸枣仁提取物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0,20(6):49-53.

    [4] 王玉珍,乌梅和酸枣仁提取物抗鸡毒霉形体感染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摘要:通过人工感染支原体,建立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模型,设置酸枣仁提取物高、中、低剂量和诺氟沙星为治疗组,评价酸枣仁提取物对鸡呼吸道疾病的疗效。结果表明,酸枣仁提取物对人工诱发鸡呼吸道疾病疗效显著,按每日200 mg/kg拌料投喂,对鸡呼吸道疾病治疗效果最佳。

    关键词:酸枣仁提取物;呼吸道疾病;支原体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6-0007-02

    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其提取物黄酮、皂苷、挥发油等成分在安神镇静和增强免疫力杀菌等方面作用显著[1,2]。其中总皂苷能增加禽类体内嗜中性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对鸡支原体病和家禽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李树梅等[3]的研究显示,乌梅酸枣仁提取物防治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效果明显;王玉珍等[4]对乌梅和酸枣仁提取物抗鸡霉形体感染的研究表明,酸枣仁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鸡的毒霉形体病、减少气囊的损伤。

    鸡的呼吸道疾病是以呼吸困难、气喘、鼻塞、打喷嚏等特征的一种常见传染病,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目前主要以抗生素为临床防治药物,因抗生素的长期滥用,使得药物敏感性降低,用药量增大,药物残留增加,严重阻碍了养殖业的发展,威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本文研究了纯中药酸枣仁提取物对人工诱发鸡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以期使酸枣仁作为天然无危害中药,用于治疗鸡的呼吸道疾病。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20日龄白来航鸡130只,由天津农学院实验动物场提供,用于支原体感染。

    1.2 菌株

    鸡支原体S6(MGS6)强毒菌株,由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

    1.3 试剂

    NaCl,KCl,MgSO4·7H2O,Na2HPO4·12H2O,KH2PO4均为国产分析纯;水解乳蛋白(Difeo)北京鸿润宝顺科技有限公司;酵母浸出液,天津市百世化工有限公司;醋酸铊,Sigma公司;琼脂粉,北京恒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霉素,石家庄制药厂;猪血清,自制;葡萄糖,上海恒生化工有限公司。

    1.4 试验药物

    酸枣仁提取物,由本公司制备。诺氟沙星水溶性粉剂,由天津市津发兽药有限公司生产。

    1.5 方法

    1.5.1 细菌培养 将支原体S6强毒株于FM-4培养基上接种,连续传代培养3次,确定接种支原体液。

    1.5.2攻毒剂量测定 将40只试验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4组试验鸡分别按0.2、0.3、0.4、0.5 mL经左右气囊接种支原体液,接种后观察各组鸡的发病率。

    1.5.3 试验分组与处理 取90只试验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15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鸡经左右气囊接种“1.5.3”测定的支原体液攻毒剂量,攻毒后给药5d,停药后观察5d,按表1进行分组处理。1.6 疗效评价

    在整个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并记录各组鸡的临床症状,试验完成后统计存活、死亡鸡数,并计算存活率和死亡率。试验前后对各试验组鸡分别称重,计算平均增重和相对增重率。

    存活率=用药后存活鸡数/组总鸡数×100%

    平均增重=(平均末体重-平均初体重)/平均初体重× 100%

    相对增重率=试验组平均增重率/空白对照组平均增重率×100%

    由表2可看出,酸枣仁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酸枣仁提取物中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的发病率均比其他治疗组低。在存活率方面,酸枣仁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都高于阳性对照组,中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从相对增重率来看,酸枣仁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均高于阳性对照组。

    3 小结

    (1)从试验结果来看,酸枣仁高、中、低剂量组和诺氟沙星组对人工诱发的鸡的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酸枣仁中剂量组较其他治疗组效果显著,且对机体增重无影响。

    (2)根据试验结果,酸枣仁提取物按每日200 mg/kg拌料投喂,连续7 d对鸡呼吸道疾病治疗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 进 杰,刘 萍,马百平.酸枣仁化学成分及其镇静催眠作用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1,38(3):206-211.

    [2] 潘 龙,程建波,卜登攀等.酸枣仁提取物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13,40(4):105-109.

    [3] 李树梅,张发明,何 诚,等.乌梅酸枣仁提取物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0,20(6):49-53.

    [4] 王玉珍,乌梅和酸枣仁提取物抗鸡毒霉形体感染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