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杨冬梅

    【摘 ? ?要】生活化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体验、感悟,是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同时优化学生的认知水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贯彻生活化教学模式,同时创新教学资源供给模式,从学生个性特征出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1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3-0035-02

    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当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合理配置各种教学实践活动资源,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构建实践化、情境化、体验化的教学体系。

    一、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价值

    (一)提高学生兴趣

    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丰富性,符合初中生活泼、好奇、勇于探索的心理特征。初中生正处在人生的过渡期,学生正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在道德与法治课堂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建立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可以给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情境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空间,同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促进学生融入集体生活,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二)促进学生实践

    采用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可以基于生活中的榜样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命题印象,有助于学生在理想思维框架下付诸实践。这对于优化初中生的行为模式、引导学生主动践行优良的道德品质、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引导初中生大胆改善周围事物、建设良好融洽班集体氛围有重要的价值。在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下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在生活中进行改造实践,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感和提高实践能力。

    二、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缺失

    有些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设置过于关注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没能真正关照初中生的情感体验,没能在促进初中生了解自己、理解他人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社会正能量的积累与实践。不能在善恶、是非、荣辱观方面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因此不利于在日常班级生活、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劳动光荣感、民族自尊心。法律条件复杂多样、道德文化博大精深,只有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在生活中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感性特征,从而基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理解和践行知识目标。

    (二)缺少社会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弘扬道德、法律精神,宣传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理念的重要平台,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当從初中生的意识与能力出发,在尊重初中生情感态度、认知方法、思维习惯的基础上,促进学生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达到有效认知的目标。但是,有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不注重提供丰富的观察机会,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进行有效认知,不能在实践中促进学生深入体验、感悟、反思,没能基于丰富的实践活动达到调动学生深刻认知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目标,因此影响教学整体质量。

    (三)教学手段单一

    道德与法治课程离不开生活化的情境,需要生活中丰富的案例调动和感染学生。但是,生活化的案例要与学生生活贴切,应当基于不同学生的情况采用针对性的生活化案例呈现方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有些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没能激发学生兴趣,主要原因在于案例呈现方式机械,没能充分运用动画、图表、故事、视频的方式调动学生,显得假大空,因此不利于信息的有效传达。教师还要运用丰富的课件和有效教学方式开展生活化教学,西部经济发展相较东部沿海地区落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设备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三、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实践反思策略

    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实践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只有基于实践促进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通过实践成长自己,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机会,有效作用于学生的思想情感空间,引导学生在小组实践、游戏竞赛、团体活动、社会调查中对生活化的道德法治现象有充分的认知,实现有效深入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渗透目标。

    (二)翻转课堂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应当实现课内外结合,教师采用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策略,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实践学习机会,并有助于学生在课下思考。基于学生对道德法治知识的元认知、无意识行为,通过学生的创新实践,达到促进学生自主深入探究道德问题,运用法律武器,帮助学生取得有效的成长目标。

    (三)有效反思评价

    反思评价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关键步骤,也是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心理状态出发,根据学生的情感特征、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鼓励评价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反思,从而在课堂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四、结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当构建完善的体系,从学生的性格与心理特征出发,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提供丰富教学素材,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淼.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6).

    (责编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