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政治引领 打造高质量的科技工作者服务体系

    吴远 贾晓健

    [摘 要]中国针灸学会(简称“学会”)自成立以来,在推动我国针灸医学事业发展、凝聚人才、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学会在中国科协指导和支持下,探索总结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以服务科技工作者为根本、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学会发展新模式,持续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在服务科技工作者中不断提升学会服务社会、政府能力,受到广大针灸科技者好评。

    [关键词]政治引领 服务科技工作者 继续教育与培训 标准化水平

    [中图分类号]G3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596(2020)04-0041-05

    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实践和显著的疗效,特别是作为一种非药物的医疗保健技术,其安全有效、绿色环保,不仅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信任,而且成为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先导。中国针灸学会自成立以来,在推动我国针灸医学事业发展、凝聚人才、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学会依托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综合治理改革项目,坚持以服务为本,持续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在服务科技工作者中不断提升学会服务社会、政府能力,受到广大针灸科技者好评。

    一、坚持政治引领

    近年来,学会在中国科协指导和支持下,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要求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怀进鹏同志关于学会党建工作的指示精神,探索总结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以服务科技工作者为根本、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学会发展新模式。

    (一)明确学会党组织功能定位,建立健全学会党建工作机制

    1.成立学会理事会党委。2016年12月,学会成立了理事会党委,选举产生了党委书记、纪检委员、宣传委员。2017年3月19日,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党员大会上增补1名党委副书记和1名组织委员,调整了党委委员分工。至此,学会党委的组成更加健全。为规范党委工作,制定了《中国针灸学会党委工作规则》。

    2.创新建立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机制。为认真落实中国针灸学会党委的各项工作,学会党委在秘书处成立了党委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由副秘书长兼学会办公室主任、办事机构党支部(隶属于中国针灸学会秘书处挂靠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院直党总支)书记担任,有效推动学会党委与办事机构党支部工作有机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党建工作与学会业务的深度融合发展。

    (二)组织实施党建强会项目,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

    2017年,学会党委组织实施了“党建强会计划——创建党建宣传学习阵地”项目。一是开设“党建强会”专栏。学会官网、微信公众号、内部刊物《针灸简讯》开设“党建强会”专栏,搭建了党员科技工作者学习交流平台。二是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学会及地方分支机构党务干部参加各类培训教育及论坛12人次,为党员党性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提供了人才保障。

    2019年,学会以“党建强会计划”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基层服务”新模式,开展了两次“爱心梨园”扶贫助残党建活动,并发挥针灸医学保健技术优势,在良乡镇温馨家园设立了党建活动基地、爱心助残基地。活动期间,学会不仅为温馨家园赠送劳保生活用品及药品,而且还为温馨家园的残疾人朋友提供了健康咨询和免费义诊,受到了残疾人朋友的好评。

    (三)推动党委与办事机构党支部结合,开展特色主题教育活动

    1.开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专题党性教育系列活动。2019年6月20日,学会党委联合办事机构党支部组织党员赴山东沂蒙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主题党日活动。2019年7月4日,在磴口县蒙中医院挂牌成立“精准帮扶实践基地”,发挥学会专家优势帮扶地方针灸医疗发展。2019年9月8日,在鞍山钢铁集团“郭明义爱心工作室”,开展“学习鞍钢精神、雷锋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并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郭明义同志座谈交流。

    2.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教育学习活动。学会组织党员积极参加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各种培训班、讲座,并积极报送学习体会心得。组织观看《厉害了,我的国》以及“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参加中国科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各类党务会议、培训及知识答题活动等,并获得“学习标兵”称号,有效提升了党员教育学习活动的成效。

    二、服务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与合作

    (一)举办各种学术会议,学术年会国际影响力日益显著

    多年来,学会突出中医针灸特色和优势,积极举办多种学术交流会议,促进中医针灸医、教、研、学、产的全面交流与合作,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了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尤其是近两年,学会以把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打造成为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大规模的精品活动为目标,不断集中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学会品牌年会。2017年,与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联合举办“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学术年”,不断向国际拓展。2019年,学会年会吸引了韩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印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余名针灸工作者以及29家中医针灸相关企业参加,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了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年会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一带一路中医药针灸风采行”已成为学会国际学术交流的亮点,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WFAS)为平台,学会专家学者已走进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深入学术交流与合作。2018年,“‘一带一路中医药针灸风采行”走进阿根廷、乌拉圭、英国,承办“2018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法国巴黎)”。2019年,“‘一带一路中医药针灸风采行”走进南美洲和毛里求斯,并开展系列活动。

    (二)推动灸法在防病保健中的应用

    在湖北蕲春开启“振兴灸法中国行,从医圣故里出发”活动,倡导每年的5月29日为“世界艾灸日”。组织专家学者800余人参加“2018中国·灵台《针灸甲乙经》学术思想传承国际研讨会”;组织全国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探索技能实践育人新模式。讲好中医针灸故事,促进健康科学普及,举办全国针灸原创微视频大赛和全国针灸故事大赛,已成立12个中国针灸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建立了15支学会科普志愿者医师宣讲团。2019年,举办贵州省第一届艾草产业发展论坛,推动研、产、用协同发展。举办第二届泰山论灸学术会议暨世界艾灸日活动,泰山论灸学术平台的优势更加凸显,高端学术交流与合作机制也日益健全,大大拓展了“产学研”合作空间,深化合作领域。2019年设立了内蒙古磴口、乌海专家工作站,在广西南宁、湖北十堰、浙江衢江、江苏南京、吉林长春、山东泰安等地工作站开展了续签协议活动,促进了地方诊疗技术的提升。

    三、多举措开展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

    学会2017~2019年三年间共承担19个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累计2000余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大大促进了针灸技术的传承与发展,为针灸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一)学会领导高度重视

    把继续医学教育纳入学会建设和发展总体规划,并将其作为学会自身能力建设的重点来抓。切实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鼓励中医针灸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通过新技术、新项目的继续教育培训,努力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中医针灸专科人才。

    (二)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科学管理

    结合针灸医学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学会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工作管理体制机制,强化与高校、中医企业、中医院等机构合作,整合各种资源优势,不断在目标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化管理上探索继续医学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构建和完善适应中医针灸特色的继续教育模式和工作体系。

    (三)形成特色培训项目常态化

    针对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的专科医生,开设“中医针灸特色疗法班”“中医针灸创新技术疗法班”“中医针灸高级传承班”等培训班,拓展其专业知识和技能;针对社区(村)基层医务工作者,开设“中医针灸实用技术实操班”“中医针灸职业技能培训班”,满足他们对实用性强的针灸技术操作需求;针对养生、保健需求,开展艾灸、刮痧、拔罐、保健按摩等保健职业技能的培训。目前,各种特色培训班在医务工作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和口碑。

    四、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学会标准化工作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科协的监督、指导,直接受学会理事会领导,其工作纳入中国针灸学会与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双重考核。

    标准化工作依托作为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与ISO/TC249/WG3秘书处承担单位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全方位开展针灸团体标准化工作,做好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工作。

    (一)建立针灸团体标准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学会注重针灸临床现实需求和市场运行规律并与针灸优势、特色结合,突出发挥各要素潜能,注重民主决策、责任细化,逐步建立健全统一协调、运行高效、团体与市场共治的针灸团体标准化管理体制,力推形成政府与团体引导、市场驱动、医教研企参与、各方协同推进的针灸团体标准化运行机制。

    (二)建立针灸团体标准化约束机制

    在针灸团体标准项目实践过程中,实施“谁提出、谁负责”的约束机制。组建专家咨询小组并提出咨询意见,项目组根据咨询意见处理针灸团体标准项目。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将处理好的针灸团体标准项目提交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审查通过后报学会常务理事会,经常务理事会通过后由会长签发布令发布。通过这一约束机制,保证针灸团体标准化工作有序、高效运行。

    (三)建立针灸团体标准化服务机制

    为通畅开展针灸团体标准化工作,成立针灸团体标准化工作服务小组,配置专人负责,并通过开通专用网站、电子邮箱、QQ号、微信号、专用电话等多种服务手段实现联系服务形式多样化;建立专家库和人才库,设立相关方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通过针灸团体标准化项目锻炼、基地实训、派出培训、参加会议等形式,重视选拔年轻骨干到中国循证医学中心、WHO、ISO总部进修学习,重点培养针灸团体标准化领军人物与骨干力量,建立完备的针灸团体标准化人才梯队。

    (四)创建针灸团体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模式

    根据有关国际标准的申报、审查管理条例,配合決策部门与机构进行管理和运行,为有关部门与机构的决策提供具有可行性的方案与建议,尤其是充分利用与WHO有正式关系、与ISO/TC249建立A级联络组织关系的WFAS的秘书处设在我国的优势,以我国针灸团体标准为基础,先形成WFAS标准,借助其191个团体会员在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再适时推出ISO标准,从而创建出有效的针灸团体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的模式。

    五、建设“‘一带一路中医针灸联合传承教育基地”

    为更好地落实《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WFAS以“中医针灸”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载体,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的240多家团体会员的资源优势,以中医针灸为突破口,通过高层互动、学术交流、培训教育、义诊咨询和文化展览等“走出去”系列活动,建设“中医针灸联合传承教育基地”,提升传统医学在沿线国家的地位,并促进传统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学会作为WFAS最大的团体会员,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宣传、推广中医针灸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采用多种培训形式

    在中医针灸立法的国家和地区,对中医从业人员开展在职培训;对有继续教育学时要求的,教学上以“中医针灸”传承为重点,争取五年内培养百名高级中医针灸临床人才。结合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需要,在境外独立或者合作开展以境外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学活动。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中医针灸培训,打造“全球互联网+”中医教育慕课平台。

    (二)以教育基地为依托,开展一系列中医文化推介活动

    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医疗界高层人士组织开展“中医人文之旅”体验活动,通过专家讲堂、同行交流、民间探访、参观中医医院和中药基地等形式,传承传统中医针灸文化。在各国“中医针灸联合传承教育基地”巡回举办“针灸风采行暨中医药针灸文化与养生保健交流”等系列普及活动,普及中医针灸知识、文化,使更多的国家和国际公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进友谊。

    目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学会坚持品牌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在积极开展一系列中医文化推介活动同时,在一些沿线国家纷纷建立“中医针灸联合传承教育基地”,如2018年“‘一带一路中医针灸联合传承教育基地”落户美国纽约,2019年,基地落户吉尔吉斯斯坦。学会的这一战略开拓了适应新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国际中医药合作与交流的新格局。

    六、结束语

    社会组织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社会建设与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新时代中国科技社团要聚焦保持和增强学会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加强对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引领,着力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探索完善学会党委机构设置和组织制度,充分发挥学会党委对社会组织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的职责,探索尝试“党建强会”新思路、新方法,增强学会党委的组织力,凸显学会党建独有特色。

    同时,要着力构建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不断优化学会治理结构、治理过程和治理效能,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更好地促进学会改革与发展,更好地团结和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行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