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走进家庭

    包丽丽

    高中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融合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大创新,它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希望培养高中生的综合素养与文化自信,而高中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在课堂以外的延伸就是家庭教育。基于高中语文人教课标教材背景,探索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在家庭教育中的有机结合与渗透教学思路及其方法,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教育目的所决定的。

    一、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1.课堂教学建构教学方案,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氛围

    针对人教课标版《三国演义》一课教学展开论述,教师首先通过阅读指导引导学生了解存在于《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故事情节,同时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喜欢的三国人物及故事情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的教学方案可以很多,比如通过“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让学生组成小组创编课本剧,共同演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拜兄弟的场景,并设计家庭作业,制作刘关张三兄弟的小专题。

    2.家长合作设计专题,拓展学习思路范围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可以基于家长合作设计专题,拓展学生学习思路范围。而且由于家庭教育环境相比于课堂教育环境开放自由,所以家庭作业的设计也更加灵活,下文简单介绍其中两种:

    第一种是亲子阅读,在传统家庭教育过程中展开亲子阅读家庭作业设计,教师应该为学生固定读书时间,一般来说每天晚上7、8点钟作为读书的固定时间,由家长进行监督陪同,展开个性化阅读环节。在通过学校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后,学生对《三国演义》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所以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自己不同的理解在课后家庭学习中尝试阅读、记忆《三国演义》,并希望每个学生能够解释文章中的某些内涵与表达意象,同时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第二种是制作专题,在《三国演义》文章中是充满了民主人文文化内涵与家国情怀的,它是希望高中生在课堂上学习后还能够将这种情怀转移到家庭作业中,通过家长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担当。在这一课中,教师就指出并点明了“桃园三结义”和“三足鼎立”两个关键词,它希望家长能够陪同孩子了解三国历史,特别是了解刘备、关羽、张飞这3个人所经历的一切,通过书籍、互联网或者家长亲口讲述的知识内容制作组专题。而“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则表现出三兄弟情同手足、为成就平定中原大业的尽忠的英雄一面。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将桃园三兄弟这种忠孝两全的传统美德教授给学生,让孩子真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内涵,被《三国演义》中的所有细节打动,并学习成为一个像桃园三兄弟一样拥有大胸怀、大志向的人,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学会爱家、爱国。

    二、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有效渗透

    1.开展名言警句知识大赛

    《劝学》是高中人教课标中的一篇文言文,为了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借此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可为组织学生展开“名言警句大赛”,除了学习《劝学》中的教学内容外,还专门在课外搜集有关荀子的至理名言,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再通过教师讲解传授《劝学》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不同教育家不同名言警句中所展现出的不同哲理内涵。

    2.渗透家庭文化自信教育

    通过“名言警句知识大赛”也希望为学生渗透一种传统文化意识,影响他们的家庭教育,比如说形成文化自信渗透,构建以家庭为第二阵地的文化自信教育。为此,教师就要求家长也参与其中,为他们设定家庭教育目标,通过《劝说》中名言警句对学生的影响实现家庭教育反哺,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良好人格。比如说《劝学》中就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一句就可以作为家庭教育中的一个目标或座右铭,教师要求家长通过有效的积累和长期与学校之间形成家校互动来培养孩子,特别是家庭教育要做到细致入微,通过家长参与指导、日常生活指导、学生学习行为家校反馈等等形成教育聯动,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注重把握细节,在家长的关注下实现自我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元素,它们为学生学好传统文化知识与中华文明历史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应该合理把握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在课堂上设计优秀教案并展示给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内容引领、结合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有机结合互动,突出“家校合作”的重要价值意义,体现高中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学校课堂教育与家庭家长教育之间的良好教育互动关系,为学生打造教育联动舞台,无处不在培养他们良好的传统文化美德、精神品质与学习生活习惯。

    〔本文系甘肃省省级教学研究课题“新媒体环境下的家庭教育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GSGHBZX096)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甘肃高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