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地区高等教育中城市设计专业教育及启示

陈闻喆 王江滨 顾志明??
摘要:
中国城市设计行业存在专门人才不足的现象,因此,加强对国外相关教育现状的认识将有助于国内业界学科教育的发展和实践。文章对亚洲高等教育中城市设计学科的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结合QS学科专业排行榜等,重点选取了三所具代表性的亚洲高校作为案例分析,对其学科的发展现状,包括专业设置、教育目标、课程内容等要点进行解析,以期对国内城市设计专业的设置和培养方案设计有所指导。
关键词: 城市设计;高等教育;亚洲;专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TU9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7)01001706
目前全球城镇化率正在逐年提高,而中国是一个城镇化发展相对快速的国家,因此城市设计作为与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的学科近年来逐渐得到关注。传统的相关专业人才在高校接受的教育基本是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专业相关内容,而专业的城市设计相关教育近些年才逐步出现。因此,城市设计虽然起源很早,但是它被重新认识、并与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区分开来是近些年的事情。
一、城市设计的学科发展历程
城市设计在传统认识上主要与城市的“美”相关联。这个“美”可以延伸到城市街道环境、城市立面、公共空间等。但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设计的范畴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概念。王建国(2009)在其所撰写的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城市设计词条中,将城市设计的概念总结为:“城市设计宜城镇发展和建设中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但是,除了为人们的社会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外,必须也要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等[1-2]。
金广君(2010)在《图解城市设计》一书中提到:“城市设计古已有之,它的兴起、发展直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西方,城市设计自古希腊时期便已经开始。从雅典卫城到圣马克广场,无不体现了在城市建设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时期劳动人民对自己城市建设的见解。然而,直到19世纪,城市规划学科仍然只是建筑学科的一个分支[3-4]。在成
书于19世纪末的《城市建设艺术 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中,作者卡米洛·西特(Camillo Sitte)针对二维平面的规划提出了三维的城市空间设计的概念[5]。这一理念对城市建设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基于此,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丹尼尔·伯纳姆(Daniel Burnham)主持的“城市美化运动”、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明天的城市”等理论或运动相继出现。
城市设计的教育始于19世纪末,该时期人们开始将城市设计引入到建筑教育当中。1934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设立了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到20世纪中叶,受到“包豪斯”关于“全面的建筑观”的影响,景观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中有关城市形体环境的内容逐渐开始融入建筑教育,使城市设计教育有了初步的发展。1954年,美国宾州大学设立城市设计方向。到1965年,该校又将此课程重新编排成授予建筑/城市规划双硕士学位的城市设计课程,这是在教育领域中建筑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一次突破。然而,人们
通常将哈佛大学在1960年开设研究生城市设计学位课看作是现代城市设计作为独立的学科从规划学与建筑学当中分离出来的标志。到20世纪80 年代末,澳大利亚才出现专门的城市设计学位[1][6-7]。
中国有记载的城市设计相关活动出现于《周礼·考工记》中的都城营造,并且这种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都城营造的活动中。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学科起步较晚,到了近代,西欧的城市规划学科才进入中国。80年代开始,我国的建筑师们开始考虑将城市环境纳入建筑学专业的范围内。90年代以后,大规模的城市设计实践研究在中国才开始兴起。与此同时,城市设计的相关知识也出现在一些高校的建筑与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当中[8]。
亚洲地区与欧美地区整体相比,城市建设的起步相对较晚,与城市建设相关的城市设计学科建设也深受欧美的影响。虽然如此,伴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诸如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的水平取得了可观的成就。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建设越来越得到全世界的关注,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急需跟上时代的步伐。研究亚洲地区城市设计高等教育现状,通过向高水平发展的地区汲取长处,从而提高我国城市设计专业教育水平,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优质的人才储备[9]。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
考虑到我国城市设计教育的现状,通过与具有代表性的各大院校比较,汲取长处,使城市设计的教育获得长足的发展,有必要了解各地区城市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本次研究以亚洲地区高校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资料查询的方式获取具有代表性高校的相关专业设置情况。QS世界大学排名是与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共同获得公认的世界四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US News于2014年10月正式推出2015年世界大学排名,由于其关于世界大学的排名相比上述三者较晚,为了保证排名的权威性与可靠性,在此暂不作为排名参考依据。《QS亚洲大学排名》(英文:QS Asian University Rankings)是英国QS公司与韩国《朝鲜日报》合作,针对亚洲高校所推出的地区性大学排名。除了拥有学术声誉(academic reputation)、雇主声誉(employer reputation)、论文平均引用量(citations per paper)、引用H指数(H-index citations) 等,QS还做了综合排名(overall score)。 同时,QS世界大学排名提供了QS建筑与建筑环境排名。本文排名的数据是采用的QS世界大学排名从QS官方网站以及《QS亚洲大学排名》所提供的数据。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于2004年开始每年与QS联合推出一次世界高校的排名,但从2010年开始两者正式解散,同时开始各自发表自己的排名。如今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在全球高校排名当中仍具有相当的地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在中国政府授权下,由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研究发布,此排名方式侧重于高校的研究实力。综合上述,将能够反应排名水平的QS亚洲大学排名、QS亚洲地区建筑与建筑环境排名以及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三者进行整合,结果如表1所示。
三、亚洲地区城市设计高等教育现状
本文列举了QS亚洲大学综合排名前30名高校,泰晤士亚洲大学综合排名前30名高校,QS建筑与建筑环境排名前50名当中亚洲地区高校。将这三个排名当中有城市设计专业的高校筛选出来,作为研究的数据。通过最终整理,所列高校共有39所。其中拥有城市设计专业的高校共有20所[10-11]。
在这39所高校当中,中国大陆地区有7所,香港地区有5所,台湾地区有2所,日本有10所,韩国有6所,新加坡有2所,土耳其有5所,以色列有2所。其中20所高校设置了城市设计专业,占51.3%,如图1所示。分别是: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日本)、国立台湾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延世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北海道大学、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筑波大学、同济大学、中东技术大学、比尔肯大学。
上述高校在城市设计专业的设置上,基本集中设置在研究生阶段。除此之外,也有个别学校本科阶段就已经有了开设城市设计专业的趋势,比如筑波大学、比尔肯大学。由于城市设计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全过程,这就决定了它是一个多学科渗透的领域。以所属院系分类来讲,上述高校中将城市设计专业设置在建筑系下面的有8所,设置在规划系下面的有7所,两系均有设置的为2所,设置在其他系的有3所。
本文将以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东京大学为主进行情况概述。选择这三所高校,除了考慮到办学实力排名较为靠前的因素,还考虑了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程度。另外选择中国大陆地区之外的高校进行研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亚洲除大陆外的其他地区关于城市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成立于1980年,该校城市设计专业设置于设计与环境学院的建筑系当中,并且只开设在研究生教育当中,是所有调研对象中排名最高的大学。而与其他大学有区别的一点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城市设计授予的学位为艺术硕士学位(Master of Art)。
该校专业设置旨在培养学生面对复杂情况时设计优秀城市空间的能力。同时,除了让学生在基于对社会文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地理科学形成广泛深刻的认知,也要对当前和未来的使用者做出全方位的考虑。
该校的城市设计专业教育分为1年制全日制和2年制兼职两种形式。1年制研究生毕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完成1篇论文,并且研修完6个必修模块和1个选修模块;另一种是通过完成2个选修模块来代替论文,即研修完6个必修模块和3个选修模块。在全日制第二学期,该校设置实际考察(Field Trip)课程。学生须前往除新加坡以外地区的相关部门进行为期一周到十天左右的工作和学习,以便深入了解当地关于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相关状况。另外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理解能力、批判性分析能力、灵活与合理的干预能力,这与在新加坡当地所学内容有很大的不同。与地方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除了能给学生一个参与真实项目的机会,也给予学生要懂得严谨和负责任的附加意义[12]。
(二)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成立于1911年,其在1950年成立建筑学院。香港大学城市设计专业设置在建筑学院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系,该专业的招生计划主要是面向全球,每年大约招生在25人左右,为1年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
。香港大学的城市设计硕士学位是英国皇家城市规划机构(RTPI)在该地区唯一认可的城市设计专业学位,该校有着城市设计专业的学术界顶尖权威教育团队[13]。
该学科将研究重点主要放在亚洲地区以及其它地区的新兴城市,并充分利用香港这一活生生的实验室进行城市设计的学习。通过真实案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该校城市设计专业的课题具有多样性。学生在此学习可接触到城市设计的方方面面,例如密度问题,城市化问题,以及卫生问题、能源问题、气候变化问题等。学生可通过聆听讲座、学习必修课课程、参与研讨会、进行实地考察、加入工作室等进行学习,并将这些与论文结合,从而达到毕业要求。毕业之后该专业将有近一半的学生会进入到公共部门工作,包括建设部或者国家政府其他部门、地方政府部门、大学、研究机构等;另一部分则会为私人公司工作,如规划设计咨询公司、承包商、银行、保险公司等。
(三)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成立于1877年,于1886年成立工程学部,并于1962年成立城市工程学系。其下属有城市设计实验室,其教学目标是要在科研、教学、城市设计实际工作三者之间寻求平衡。该科研课程包括城市形态、城市和建筑历史、历史和自然保护、公民参与、空间分析、城市社会学、社区宣传、地方决策、城市更新战略,以及国际规划体系、亚洲城市等。
东京大学鼓励学生发展实际技能,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城市设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学校在空间设计、战略和概念规划教学上提供了完善的理论知识。所进行的科研和跨学科的教学理论知识也是为城市设计咨询实际应用服务的,并与当地相关社区协同进行实际规划项目的工作。同时,该校致力于深入挖掘研究城市空间的使用、居住、设计、管理等以促进最佳宜居城市的发展。根据学生广泛的研究活动,他们力求提出新的设计流程,最终创造出更多友好、可持续的城市空间[14]。
四、结语
在欧洲许多国家里,城市设计专业一般情况下更会吸引或者接收拥有建筑学教育背景的学生。城市规划专业更容易吸引具有地理、社会科学教育背景的学生。随着居住建筑的建设与发展,部分大学率先开设了房地产开发这一课程。除了大多要求有一定的城市三维设计能力之外,有一些还会涉及到资本的运作、评估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较为发达的欧洲地区相比,亚洲地区在此方面仍然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近几年,中国城市建设加快,中国有很多建筑、规划、社会科学等相关的从业人员希望在这段时期内能够接受到较专业的城市设计方面的知识。并且,随着人们对城市设计领域的不断认识,人们也越来越注意到所获得的知识还需要突破三维空间设计的瓶颈,从而应对我们不断壮大的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建设当中出现的问题。
在调研的20所具有城市设计专业的高校中,中国占有10所(大陆5所、香港4所、台湾1所),居于第一位。日本有6所。相比较而言,中国城市设计专业在设置的数量上并无太大的优势。中国大陆地区城市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起步较晚,在教育方面与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攻读时间上,发达地区的高校研究生大多只需攻读1~2年左右,而中国普遍需要攻读3年。在教学上,排名比较高的大学会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或平台。在中国,大陆地区与港澳台地区中城市设计专业的设置情况又有着很大的区域差异。与香港相比,大陆地区城市设计专业在设置的数量上并无太大的优势。由此可见,中国大陆地区城市设计专业的设置在亚洲排名靠前的高校当中尚属于较低的水平。究其原因,除了在研究的这39所高校当中,大陆地区高校所占比例较小之外,从另一个角度上也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及其城市设计专业教育跟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较而言还有较大的差距。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教育水平在全国各地区也高低不一,对于起步相对较晚的城市设计专业的高等教育来说,各方面必然会存在诸多的不足。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崛起,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将来会有长足的发展。城市建设大背景下,面对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社会对城市设计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上势必会逐步提高。此外,不断出现的城市问题也会迫使人们对与城市建设相关的高等教育进行反思。基于此,国家相关政策、高校教育水平的自我提升等,都会促使相关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何智荣. 建筑、城市设计和规划——香港、中国及东南亚的城市设计教育与实践[C]∥ 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中国广东广州,2006.
[3]金廣君.图解城市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金广君.美国的城市设计教育[J].世界建筑,1991(5):71-74.
[5]卡米洛·西特(Camillo Sitte). 城市建设艺术 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6]徐苏宁.城乡规划学下的城市设计学科地位与作用[J].规划师,2012(9):21-24.
[7]张明.欧美城市设计历史简述[J].新建筑,1987(2):45-50.
[8]王建国.21世纪初中国城市设计发展再探[J].城市规划学刊,2012,(1):1-8.
[9]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0]Asia University Rank.[EB/OL]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5/regional-ranking#!/page/0/length/25/sort_by/rank_label/sort_order/asc/cols/rank_only.2016-01-17.
[11]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2015-Architecture/ Built Environment.[EB/OL]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university-subject-rankings/2015/architecture#sorting=rank+region=71+country=+faculty=+stars=false+search=.2016-01-17.
[12]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School of Design&Environment.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EB/OL]http://www.arch.nus.edu.sg/programme/urban-design/about-ma-ud.html.
[13]Master of Urban Design.Faculty of Architecture.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EB/OL]http://www.arch.hku.hk/programmes/upad/master-of-urban-design/.
[14]Urban Design Lab.Department of Urban Engineering,The University of Tokyo.[EB/OL]http://ud.t.u-tokyo.ac.jp/en/.
Abstract:
The current global urbanization rate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cit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bound to suffer a lot of contradictions. Correspondingly, urban design gradually attracts peoples attention. At the same time, related courses and majors also gradually ri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rban design professional talents are lack in China. To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lating foreign education will be help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 in China. This paper gave an overview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design discipline in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 Combined with the QS discipline rankings, this paper selected three representative Asia universities as cases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subject, including professional settings, educational goals, curriculum contents and other main points, aiming to give some guidance to professional setting and training program designing in domestic urban design education.
Keywords: urban design; higher education; Asia; professional education
(编辑胡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