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写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谐进之辩

    何小波,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先后被评为省优秀教师、中小学教学名师,是成都市教育评估专家库成员、四川省赛课一等奖获得者、《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杂志编委。有多项研究成果获省市级奖励,已出版专著4部,在各级报刊发表论文百余万字。

    [摘? ?要]基于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探明制约小学生个性写作的六个主要因素,阐述了实现个性写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谐进之策,辨明教师、学校和学生是实现个性写作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得益彰的主要责任人。

    [关键词]小学生;个性写作;传统文化;谐进

    一、制约小学生个性写作的因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个性化写作,要求学生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主张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进行自主写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是在写作中却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班级授课制下集体教学的局限性。在集体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教学从设计到实施再到评改,往往更多地针对共性或普遍性问题,容易导致作文的“从众”。

    二是教师作文教学指导思想有偏差。有些教师认为,作文教学费时费力却见效缓慢,要写出有个性、有新意的作文,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思维、思想等综合素养,甚至是写作天赋,如果综合素养和写作天赋跟不上,花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低效的。于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教师采用“短平快”的应试套路传授写作方法,导致了套路作文。

    三是习作评价标准刻板。习作评价标准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固化的问题,且常常人为拔高,过分偏重中心突出、结构及立意新颖、意义价值“高大上”,容易导致大话、空话作文。

    四是教师作文教学能力不足。有些教师对作文教学缺乏钻研,没有形成清醒的认识、清晰的思路和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缺少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而导致写作课堂僵硬死板,与学生丰富的日常生活脱节。

    五是学生写作的目的性过强。无论是日常写作还是考试作文,学生往往都是按照要求“奉命”写作,以得到较高的评定等级或分数为目标,并非有感而发,因此常常无病呻吟,或“为赋新词强说愁”。

    六是学生缺少个性写作的意识与能力。很多学生并非没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写作上由于害怕成为“另类”“刺儿头”或在分数上“吃亏”,于是流于模仿求稳;加之中小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深、语词积累不丰,常常绞尽脑汁也无法找到适合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词句,最终导致无法写出富有个性的佳作。

    综上可见,问题表现在学生的习作上,其根源却在班级、教师及学生自身。改变这种情况,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倡导小班化教学;二是教师要切实转变作文教学的思想、理念、方法及评价;三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涵养写作,进而实现个性写作。

    二、个性写作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个性写作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诗经》到《离骚》再到《史记》,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从诸子百家到唐宋八大家再到四大才子,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借助于个性写作而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促进个性写作水平的提高。优秀文化具有善诱的特点,能够发挥育人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在传承过程中,其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将涵养人的精神气质,塑造人的品质,涤荡人的心灵,培育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到写作上,优秀传统文化鼓励个性、解放个性、塑造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写作的意识,进而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的“米”从哪里来呢?从生活中来,从各种媒体中来,从阅读中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个“神”就是能个性十足地表达,是由“万卷书”涵养来的,其中就包括优秀传统文化,这是“米”的重要来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深叶茂,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知识、方法与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发挥浸润的作用,对学生的语词量、语言风格、个性、生命格局、文章气质发挥薰染的作用。正如古语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腹有诗书气自华”……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体会古人敏感的心、悲悯的心、烂漫的心,见一草一木而能生情,情动而辞发,因传统文化的涵养与厚积而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反之,若没有传统文化的积累,心灵不够敏感、悲悯、烂漫,又怎能有那么多的真性情、真个性,写作又怎能“凭吞吐”“任翕張”,即便好不容易偶有感触或感动,又难以表达或词不达意。因此,没有传统文化之“米”,将难以挥洒自如地用文字张扬个性或抒发真性情。特别是在“奉命”写作或在考场上写作文时,学生只能搜肠刮肚、为文造情,如何能有真正个性化的表达呢?

    也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克己复礼、内向保守的人格模式使中国人忽视个人,牺牲个性”“群体本位的价值观使中国人重视整体,忽视个人”“历史上高度的君主专制使中国人习惯了服从,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这些观点未免被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所障目而以偏概全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曲解和误读。例如,《周易》孕育了变与创新的文化哲学之源,诸子百家奠定了个性鲜明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基因,历朝历代传承了不乏个性与创新的传统文化基因。而《周易》的变革、创新精神直接孕育了先秦的思想家,催生出战国时期“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壮丽景观。不同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就是个性张扬、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到了汉代,统治者出于专制的需要,罢黜百家而独尊儒术,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在政治、教化方面受到扼制,但在艺术领域却是始终受到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中国古代诗、词、曲、赋等形式的兴衰与风格的更迭,中国文字中篆、隶、楷、行、草等书体的创新及书法风气的演变等,都是中华民族追求个性、崇尚创新的证明。而文学史上,更是不乏个性鲜明的艺术家和风格独特的作品,是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标志。

    为什么经历了独尊儒术的历史阶段,中华文化还会有代代层出不穷的个性与创新呢?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儒家的“和”文化,“以和为贵”是其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正是对“君子和而不同”的极好阐释。可见,“和而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宽容与文化共享的情怀,不仅具有伦理价值,还具有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处世哲学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易者,变也”及“和而不同”的个性写作意识,成为每一个传承者的文化基因,它涵养着写作者的精神、气质和品质,丰富着写作者的语汇、方式与方法。于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练就了厚积薄发的“童子功”。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胸藏万汇”才能“凭吞吐”,而后才能“笔有千钧任翕张”;“腹有诗书”才能“气自华”……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李白“五岁诵六甲”,司马迁七岁时能将145篇的《国风》倒背如流,作家宗璞五岁背诗词,王蒙童年最爱读《唐诗三百首》……从古到今,无数饱学之士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以至能够妙笔生花,创作出无数名篇佳作与传世经典,其中的一些作品不仅是“领异标新二月花”,更堪称“千古绝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乃至扩大到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更多人所知晓,这已经不只是传承,更是在发扬。

    三、个性写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谐进策略

    湘南学院中文系的李映山教授指出,个性指一个人以与生俱来的天资为基础,并在后天的习染中形成的精神素养、心理特性,是人作为独立存在的生命个体与其他个体相区别的显著特征。那么,让小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习染,无疑是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写作的重要策略。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牧养于文化的水草丰美之地,丰润生命,通过丰富认识、学识、情感,使生命更有张力。有了丰润而有张力的生命格局,何愁生命中的个性元素不会散发光芒?何愁个性写作的心灯不被点亮?又何愁优秀传统文化不在学生的个性写作中得以传承、创新与发扬呢?

    崇尚个性、追求创新的品格,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之中。几千年来,无论是戏剧还是菜系,无论是武术还是书法,无论是诗词还是歌赋,无一不是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个性化表达。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就在体验、吟咏、唱念、品味等不同方式中得以传承,其所影响的不只是继承者的一生,也不只是一代人,而是对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方方面面都产生影响,包括思想、情感、个性、思维、表达……

    以体验、吟咏、唱念、品味等方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涵养思想之米、情感之米、个性之米、思维之米、表达方式与方法之米、写作素材与语汇之米。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学生近水楼台先得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自然地表现在其习作中。于是,小学生们就写出了这样的话。

    (1)我的语文老师姓柳,“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柳,遇见他,我的人生都亮了。

    (2)何仙姑虽然数学好,但是让他“名扬四方”的,无非是他的“何氏娇喘”了。每次上完体育课,何仙姑都会一副“累坏臣妾了,你们来给我捶捶腰”的模样……你可千万不要认为“何仙姑”是一个女生,其实他是一个内柔外刚的“美男子”啊!

    (3)有一天我向妈妈要钱,妈妈不答应,她说:那是木排下水——不成(沉)。我的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有。

    (4)她的声音细细的、柔柔的,给人一种“为有暗香来”的感觉。

    从以上例文中,虽不能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点亮学生个性表达心灯之全貌,但也可略见一斑。为了在作文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功能,需要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教师要提高文化作文的教学能力;二是要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三是要引导师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海量阅读;四是要让小学生在传统文学的个性化阅读中养成个性化思维。学生的言语学习具有迁移性的特点,因此阅读对习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熟读中:得意、得言、得法,这是通过阅读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写作的前提。而后,教师可充分利用古诗词、格言、歇后语、传统节日、传统民间艺术等文化资源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可以对成语、寓言、神话等进行改编、新编、扩写、续写,也可引用谚语、俗语、对联,还可以将中国传统版画、茶艺、戏剧等文化元素融入写作。如可让学生记一次校园戏剧节活动、看版画写作文等;又如学过一组关于家乡传统文化的文本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家乡;学过一组春天的诗词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眼里的春天,比一比谁写得有个性,等等。比如,有个学生学了一首古诗后,自己也写了一首诗。

    办公室的老师都下班了,

    操场上踢球的同学也回家了,

    我一个人,

    抱着背包坐在警卫室里,

    等待加班还没有来接我的妈妈。

    那首激发了学生创作灵感的古诗就是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学生借用诗中渲染“孤”和“独”的手法,表达了孤单一人等待妈妈来接时的心情,这就是一种再创造。可见,传统文化不但能让学生实现个性化表达,還让习作变得更“好玩”了。

    由是观之,个性写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谐进,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识字量、语词量,使他们在表达时能够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挥洒自如,还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汉语文字、语句中特有的节奏与音韵的美感。优秀传统文化如一盏穿越千古的明灯,可照彻心底,由外而内地化育人的精神,点亮生命,使人的情智与情趣日渐丰盈,不断扩大人生格局,使生命得以自由舒展和挥洒,使个性得以释放和张扬。

    要促进个性写作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相得益彰,教师是第一责任人。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师本课程,最终都需要通过教师来实施,只有教师树立了个性写作与优秀传统文化谐进的理念,并坚定地予以贯彻执行,二者方能相得益彰。如果教师仍然抱着陈旧的习作教学观和教学行为,则会导致“双败”。学校作为第二责任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学生是第三责任人,要有个性写作的意识或欲望,有主动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的动机,才会在个性写作中借力优秀传统文化,才会积极地在个性写作中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唯有如此,学生在写作时才不仅仅是在写作,而是在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在运用传统文化抒写生命,并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个性。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