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求新求变

    长期以来,深度报道被看作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调查性报道,其数量及质量被看作一张报纸能否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准。因此,无论“纸”这个载体存在与否,深度报道依然是媒体树立品牌的重要手段。

    报纸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产品,而新媒体却是如此个性化的媒体。新媒体提供的技术给了受众充分的自主权。因此,要在全媒体时代做出吸引人的调查性报道,就必须有把受众当成用户的理念转变。媒体追求的不再是让公众“看”我、“听”我、关注我,而是请受众参与进来,一起让内容产品更丰富。

    传统媒体用什么来吸引受众参与呢?只有个性化的独家报道才能吸引受众有针对性地参与。深度的专题报道可以很好地发挥这样的作用。《纽约时报》多媒体专题报道《雪崩》在这方面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发表6天收获了290万次访问量和350万浏览量。尽管报道可以无限地接近真相,但不可能完全还原真相。因此,一些更加了解真相的受众,可以在报道发布后进行补充,提供更多的证据,让公众了解的情况更加接近真相。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能够利用好受众,让其提供“拼图”中所缺少的那一块,不仅节省人力成本,而且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重视用户生成内容,及时给用户以反馈;或者建立互动的平台,让读者可以表达他对文章内容的看法以及对媒体的意见等,创造多样的方式让用户在阅读报道时有一种参与感和主体感。

    (刘扬文,摘自2014年7月1日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