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感”与“代入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秦琴

    摘要:所有的文字都是符号,理解文字符号背后所蕴含的含义和情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画面感”和“代入感”方法的运用,赋予这些文字以生命,这些文字便会被唤醒,它们会和学生在情感上实现“共情”,从而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画面感”? “代入感”? “共情”? 体会? 情感

    一、“画面感”和“代入感”在教学中运用的原因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而进入初中以后,我们语文的学习,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像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我们教师,面对着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一阵“乱弹”,换来学生的一脸茫然。而学生进入初中后,对其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分数由过去的90多,直接降到80多,甚至更低,导致学生恐慌,家长不满。

    分数上不去,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升更是无从谈起。我们必须认识到,初中语文的学习和小学完全不同,像是从4g直接进入到5G时代,语文学科的学习,确实变得有难度了。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的情感体验被激发出来,就要引导学生去探究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实现“共情”。笔者尝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画面感”与“代入感”的方法,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共情”。无论是对自己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颇见成效。

    二、“画面感”和“代入感”在现代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现代文课文的学习中,有些文章感情炽烈、生活体验真切,作品写实性、抒情性极强。若不能构建“画面感”,没有“代入感”,仅仅靠教师口干舌燥地讲述,再让学生去记忆,这样的学习收效甚微。学生既走不进课文,更走不进语文。而教师的讲述对学生来说可谓是倍加摧残,学生也是饱受折磨。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开篇第一句“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为什么双腿瘫痪后,“我”就变得暴怒无常呢?如果我们的学生不还原这一生活场景,回到作者的身份和处境中去,他的情绪,我们是没法理解的,就不会知道为什么他变得暴怒无常,不真切感受史铁生失去双腿后的痛苦,是没法体会他的无奈与绝望的。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大家在过去的生活中,有没有哪位同学不小心将腿摔断骨折过?”,如果有,请回忆一下,你生活中的种种不便,然后讲述给大家听;如果没有类似生活经历的同学,也可以想想你生病最严重时候的一次经历;如果连这个也没有,可以想想,你的身边,有没有常年患病的亲人或熟人,回忆一下,他的性格是怎么样的。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的学生立刻就可以还原出这样的画面:曾经热爱运动、热爱足球的史铁生,坐在轮椅上,捶打着自己失去知觉的麻木双腿,那种不甘、那种被病痛裹挟在黑暗里苦苦踯躅着,被病痛囚禁在逼仄的屋子里,门外的阳光近在咫尺,但他就是无法触碰。如同有时候你和温暖就隔着一扇门,但这扇门,你却始终无法逾越。學生将自己代入到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去时,想象自己就是失去双腿的史铁生。我们再还回到普通读者的身份时,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用他的轮椅,穿过岁月的年轮,一直到他60岁生命终点的时候,回顾他的一生,他的一生本身就是一本书了,他的不屈,他的坚强,他的乐观,在我们年轻的小读者们看来,都是触手可及的了。“在一块儿,好好活……”这句话之所以能作为文章的主旨句,就迎刃而解了。这是一个战士,对生命的宣誓;这是一个战士,对无情生活的宣战。“活着”,就是一种希望,就是一种态度,就是一种成功。母亲病逝后,“活着”就是对母爱的一种回应,也是对没享过一天福的母亲的最后报恩。我们的老师带着我们的学生,“代入”到这样的角色当中去,实现了与文本的共情,那么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就水到渠成了。

    三、“画面感”和“代入感”在诗歌教学中的呈现

    在诗歌学习中,“画面感”“代入感”是否同样行之有效呢?我们不妨看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28个字,哪怕我不对其进行解释,在学生来看,字面上没有任何一个看不懂的字词。但这首小令,它的精妙之处,我们的学生真的懂了吗?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多老师最喜欢设计的一个教学环节,要么请学生把这首28个字的小令进行扩写,要么请同学们在这首小令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幅画面详细地描绘出来。为什么很多老师会设计这个环节呢?因为大家都知道,应该把我们的学生放到这样的画面中,“孤独、寂寞、凄凉”之情油然而生,实现了“共情”,哪还需要老师过多的讲解呢?枯干的藤条,一圈一圈缠绕着不知年岁的古树,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丝绿意,没有一丝生机;树顶上,一只凄婉的乌鸦发出死亡的哀号,一声声就像是穿胸而过的琵琶钩;走过袅袅炊烟的村落,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现实中的,都不重要,因为我们的主人公无法停下他流浪的脚步,继续流浪;夕阳将落尽,余晖洒在主人公身上,不是温暖,尽是荒凉。阳光下,主人公一身的尘土似乎就在我们的教室上空飞扬,我们的鼻腔里都充斥着他一路的风沙。在这落日里,望不到尽头,望不到明天,所有的感情都在这画面里,都在这苍凉的色彩里,在这萧瑟的秋天里。我们的学生,此刻就是那手握缰绳、眺望远方与明天的旅人,就是告诉别人自己穿越千年的孤独与悲凉的主人公。

    四、“画面感”和“代入感”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画面感”“代入感”也尤为有效。例如,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河中石兽》这篇课文,对学生就是个考验。这样的文章恐怕不是单单带着我们的学生逐字逐句疏通文义,就能够轻易理解文本的。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这一段揭晓石兽的奥秘,我们如果仅仅通过文字的表述,学生恐怕还是不好理解。但如果我们带着学生,在脑海中生成这一画面,水冲到哪个部位,泥沙如何软,石兽位置又是怎么发生变化,学生理解起来就似乎变得简单了。

    所有的文字都是符号。当我们教会我们的学生,赋予这些文字以生命后,这些文字便会被唤醒。它们会在学生稚嫩的心灵里,生成一幅幅画面,有先秦的、隋唐的、明清的……在这一幅幅画面里,有时我们的学生走进去,有时作品中的主人公、作者走出来。互相穿梭时空,彼此便不再遥不可及。我们语文诸多的篇目,本身就是画卷,无论是内容的还是情感的,抑或是思维的。不然,木心的《西班牙的三棵树》何以会那么生动?三毛离世多年,而她的《橄榄树》何以还会栖息在少年的梦里?文字和画面,一定有太多缠绕指尖的秘密,等着我们语文人去探寻。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