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中的隐喻模式分析

    吴秀华,黄姗姗,王慧,江少金,余舰金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认知语言现象,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使用。隐喻语言也广泛见于新闻标题中。本文试图以新闻标题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隐喻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闻标题;隐喻;认知功能

    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总是有意识地选用恰当的字眼来尽可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隐喻为我们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莱考夫(Lakoff)把隐喻定义为“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深植于思维中的认知方式乃至行为方式。

    作为人们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我们得知的关于世界、社会的大多数信息都是从报纸、网络、广播等新闻报道中得来的。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眼睛的明亮与否,直接决定了新闻受关注程度的高低。为了让新闻在第一时间内吸引读者,新闻标题中,往往会出现大量的隐喻用法。

    一、军事术语的隐喻

    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新闻标题中经常出现大量的军事术语。例如:

    (1)昭平:打响水利建设“攻坚战”(新华网2013-12-04)

    (2)大化打好师生饮食“安全仗”(新华网广西频道2013-12-06)

    (3)中国石油各企事业单位全力打好“保安全”硬仗(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3-12-06)

    (4)汕头:打好计生翻身仗 全面推进医改工作(中国新闻网广东新闻2013-12-05)

    但是,这些新闻本身并不是军事题材的报道,无论是“饮食安全”、“水利建设”或是“计生工作”,记者们都只是在用“战争”类字眼对一些艰难的任务进行隐喻表述。

    (一)新闻标题中广泛采用军事术语隐喻的原因

    根据莱考夫(Lakoff)的观点,隐喻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示为基础的映射,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抽象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国家兴亡、朝代更替,或是为了抗击外族,或是为了民族独立,我们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无数次战争。这样的情况使得我们熟悉战争、了解战争,我们容易按照战争的模式去思维、理解和建构社会生活的各项工作。

    例如,传统的战争图式为:两军在战场上对峙,一方试图通过武力和采取某种战略战胜消灭另一方。以例(1)为例,称“水利建设”为一场战役,是因为这两者都有相互矛盾对立的双方,是人与自然两种力量之间的斗争;其次,过程中都充满了激烈的情感,战争中有你死我活的惨烈,水利建设过程中,也必须要有努力迎战、和艰难任务斗争到底的决心;还要都有强烈的时间和空间概念等等。

    因此,在新闻标题中经常性地用军事术语来对“完成艰难任务”进行隐喻决不是偶然的。军事术语隐喻以军事战争的思维方式,通过一种新的概念结构再现了人们面对艰难任务时的态度。

    (二)军事隐喻的构建具有“间接——分述” 的特点

    军事隐喻的构建往往具有“间接——分述”的特点。例如:

    (1)海军总医院护士长王文珍:救灾战场上的“白衣战士”(人民网2011-10-19)

    (2)汶川抗震援兵“空降”社区帮忙(和讯2013-05-02)

    (3)选好基层干部,打造战斗堡垒(张家界在线2013-11-23)

    (4)吹响电网建设“冲锋号”(新华网2013-11-28)

    (5)黑龙江抚远边防检查站:“请战书”书写防汛抗灾决心(人民网2013-08-12)

    (6)首批短期技术援藏人员昨日凯旋(安徽电视台2013-11-26)

    (7)伊春区各部门放弃休息时间奋战清雪一线(新浪黑龙江2013-12-04)

    (8)空头“休整”完毕 国际黄金待“突围”(中国黄金投资网 2013-12-04)

    我们对所列举标题的两个域之间的对应做一整理,发现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往往存在以下对应关系:

    这样对比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军事术语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是直接使用“战争”这一整体进行隐喻,而是通过战争中各种具体要素的类比进行分段式隐喻,具有“间接——分述”的特点。

    (三)军事术语隐喻内在的框架化

    Goffman将“框架”定义为“制约事件——至少是社会事件——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主体性参与的组织原则”。虽然军事术语的使用过程中存在“间接——分述”的特点,但我们可以发现,新闻标题中这些具体要素之间的类比关系无不是在“完成任务是一场战斗”的总体隐喻框架的支撑下才得以成立的。

    军事框架为读者理解事件提供了背景。反而言之,具体军事要素的隐喻又从不同侧面暗示了总体隐喻模式的存在。当读者在阅读到像“战士”、“驰援”、“请战书”等等这些具体军事要素时,必然会立刻联想到整个战争模式的存在。

    总而言之,军事术语隐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认知框架,在这样一个认知框架中,既凝聚了我们的日常经验,也拓展了我们的日常经验。

    二、教育术语的隐喻

    中国有句老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特别是在当今重视教育的社会大环境下,从我们刚刚懂事开始,我们的生活就已经和各种类型的教育密切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每个人都对教育过程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各类教育术语如“老师”、“考试”、“试卷”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人生经历。而我们在生活的各类教训中总结经验,不断成长,与我们受教育的过程有很大的相似。因此,教育类术语也广泛且大量的出现在新闻标题中。例如:

    (1)逆境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开封网2013-11-20)

    (2)人生就是一场考试(中国法院网2013-11-14)

    (3)一场文明考试: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开赛在即(21CN2013-11-22)

    (4)清雪,一张关乎民生的考卷(佳木斯日报新闻网2013-11-26)

    (5)节能减排:耗能大户的绿色答卷(安徽电视台2013-12-03)

    (6)就业难也是一种挫折教育(21CN财经2013-08-14)

    (7)节约办奥运 美国人给我们上国情课(新浪2005-05-20)

    有趣的是,反过来看,在记者们对教育类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新闻标题中往往还利用人们熟悉的其他领域来进行投射。如:

    (1)91岁老园丁谈45年教育经(苏州新闻网2013-11-03)

    (2)园内桃李年年秀 校中红花朵朵香(开封网2013-11-19)

    (3)9年讲台耕耘,相信明天会更好(人民网2013-11-14)

    (4)父母不放手,“大树”之下怎能出“栋梁”(人民网教育频道2013-11-21)

    (5)孩子的“金钱梦”需要正确财富观来浇灌(中国未成年人网2013-11-26)

    (6)白河县扎实推进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西部网2013-12-03)

    通过这些例子,不难看出我们经常会选择“种植”这一行为来理解教育活动。虽然我们从来不说“教育是种植”这样的话,但是,在理解“教育”这个概念时,我们却自觉不自觉地借用“种植”这个行为中的一些特征,例如“园丁”、“耕耘”、“浇灌”、“培育”等等。尽管“教育是种植”这一基本隐喻概念没有出现在这些语句中,但这些句子却明显地受到它的影响和制约。

    把“种植”和“教育”这两个不同范畴的东西联系起来并不是任意的,它与我们的社会生存方式密切相关。人们在认识世界中,“种植”行为发生在先,它是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人类改造世界、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早在远古时期,人们的头脑中就已经形成了有关“种植”的大量概念特征;在认识“教育”这一事物时,人们看到它同样是重要的,同样需要一个过程,同样需要付出努力,同样期待对象的向上发展变化。“树木”与“树人”很容易联系在一起。于是,“教育”这个抽象的事物便有了“种植”的某些特征:它有“园地”,有“花朵”、“桃李”,有“栋梁”,需要有人“耕耘”、“栽培”、“养育”才能“茁壮成长”。

    三、有关“上”、“下”等空间隐喻

    空间隐喻(spatial metaphor)是以空间概念为始发域向其它认知域或目标域进行映射进而获得引申和抽象意义的认知过程。例如:

    (1)冬季养生茶:红茶为上品(新华网2013-12-19)

    (2)姜丝黄酒蒸青蟹 无上的美味(网易河南2013-09-24)

    (3)地铁禁饮食 罚款是下策(南方都市报数字报2013-09-25)

    (4)危机之下 白酒业迎来史上最严政策(糖酒快讯网2013-12-05)

    (5)“高官又高薪”何时退出国企舞台(网易新闻2013-12-19)

    (6)纪委反腐也用上了“高科技”(网易新闻2013-12-19)

    (7)山东本科易求职薪水低 研究生增多压力大(凤凰网2013-12-05)

    (8)节能环保 低碳住宅成为消费新趋向(新浪河南2013-12-05)

    这些新闻标题与我们之前分析的语例有所不同。在之前的例子中,隐喻的使用使新闻标题产生了很强的新异性,由于隐喻的使用,使新闻标题原有的说法陌生化,使读者产生好奇心和新异感。而这些例子乍一看也许我们并不容易意识到这其中哪里使用到了隐喻的方法。

    这就是莱考夫所提到的“规约隐喻”,又称“死隐喻”,是指这些隐喻已经被我们广泛的认可和接受、成为日常语言的一部分,其中很多甚至已经词汇化,被收录进词典。

    “上与下”、“高与低”是一种垂直空间隐喻。“上下”的本义是指位置上的高低,如“桌上”、“楼下”。分析新闻标题,我们可以发现,汉语中有这样一种倾向,即“上”通常与好的事物相连,“下”通常与不好的事物相连。如例子中的“上品”、“无上”、“下策”。而例(4)中,“下”由原来的表“位置低”逐渐发展出另一个隐喻义“受制于某物为下”。

    “高低”指在有数量刻度上的位置,量表上的零点度正是水平距离得以测量的起始点。在今天的新闻标题中,“高低”除了表位置,还往往用来表述抽象的目标域。像“高为多、低为少”,如“高薪”、“低碳”;表状态,如“高潮”、“低谷”;表社会等级,如“高官”、“高干”等等。

    新闻作为一种特定的文体有其特殊性,读者的多寡是媒体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争取广泛的读者是新闻的第一出发点。新闻标题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以最精练的文字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提示给读者,第一时间内吸引读者。因此,在标题中使用空间隐喻,无疑可以达到精炼文字的目的,可以又快又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新闻的内容。

    四、其它类型的隐喻

    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隐喻经常应用新闻标题中,例如,

    (一)医疗术语的隐喻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凸显。及时有效地处理新时期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而我们通过各种各样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很像医疗上的“受伤——治疗”过程,使用医疗术语隐喻的相关新闻标题有:

    (1)“医治”青年失业 欧盟“心病”待解(人民网2013-11-29)

    (2)涟水县供电公司快速抢救客户生产线(和讯2013-12-04)

    (3)南昌对红谷滩新区道路“诊断治疗” 预计月底结束(2013-12-04)

    (4)治“四风”要有“刮骨疗伤”的勇气(新华网2013-11-24)

    (5)中国经济存肾虚症状 三中全会是培元固本良药(新浪财经2013-12-01)

    (6)呼铁局集宁机务段“把脉会诊”医治机车“顽疾”(中国网2013-11-25)

    (7)根治腐败“良方”在透明公开(财经网2013-12-03)

    (8)“输血”民生工程 造福百姓民生(凤凰网2013-12-04)

    (二)饮食文化的隐喻

    (1)让“海归”皮儿包出不同的“中国馅”(和讯网2013-11-19)

    (2)都市“井下人”:灰色人生让人心酸(台海网2013-12-21)

    (3)吃不下 睡不香 客场连败让我很受伤(网易体育2013-12-06)

    (4)“最美医生”的酸甜苦辣 每天要接诊近70个病人(中金在线2013-12-05)

    (5)豆腐脑摊主捡钱包 延迟收摊苦等失主(酷6网2013-12-05)

    人们总是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陌生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而摄取食物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人的各种感觉能力中,味觉无疑是相当突出的,也是最为基础的一种能力。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酸甜苦辣咸是最基本的五味。

    通过对“甜”和“苦”的隐喻及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人类最初的和最基本的经验往往能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一个参照。

    (三)其它

    (1)滨州: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可降温“择校热”(中国山东网2013-12-04)

    (2)饮食已成健康双刃剑(浙江在线2013-11-22)

    (3)高校两道墙将学校与社会隔离 专家呼吁“打开围墙”(人民网2013-11-19)

    (4)高校招生将添两道门槛 未来10年年年扩招(中国新闻网2010-03-02)

    在新闻标题中运用隐喻的情况还有很多,类型也很多样,我们在本文中就不一一列举了。

    五、结语

    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隐喻,使新闻标题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同时也使新闻标题充满活力。这里凝聚着记者和编辑的闪光智慧,迸发着人类思维的灵感。事实上,隐喻充满我们的言语和语言中。能在新闻标题中大量的使用隐喻,这也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人类思维发展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认知语言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2005.

    [3]冯晓虎.隐喻——思维的基础 篇章的框架[M].对外 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李瑛.容器图示和容器隐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5).

    [6]谢之君.隐喻认知功能探索[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