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尝试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逐渐地开始融入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逐渐地提升了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将地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是当前背景下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文章集中讨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的策略,期待能够为地域文化融入学科建设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地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0-0049-02

    【本文著录格式】陆燕辉.地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尝试[J].课外语文,2021,20(10):49-50.

    引言

    隨着我国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提升,高中语文学科也逐渐地加强了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利用地域文化促进学科的发展。但就当前高中语文学科融入地域文化的现状而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地域文化的融入始终存在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此,文章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分析了地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材的途径。

    一、地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的意义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语文学习和思考问题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主见。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需要加强对学生这种自我意识的引导,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在教学的过程中找寻地域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点,让地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和意义。就当前地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而言,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丰富了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语文教材,从一定程度会让语文教学的内容受到限制,将地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程中,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将课程内容进行拓展,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第二,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高中语文教材是面对整片区域制定的语文教材,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生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学生无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课程内容。地域文化是连接学生和教材知识的桥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地域文化的解读,帮助学生去理解教材内容。第三,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新课标对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让高中语文学科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区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融入地域文化能够有效地帮助高中学生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此外,地域文化中包含很多的名人故事,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名人故事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地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的策略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每一个地域文化中都蕴藏着极具教育意义的教育素材,名人事迹、英雄事迹以及民俗文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基于这些地域文化,将其适当地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升教学效果。此外,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地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效果,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地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一)基于名人事迹,提升学生人文情怀

    名人事迹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名人事迹的运用,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目标。比如长汀的高中学生在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教师可以将文天祥的另外一首诗《汀州第六十五》引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该诗的引入激发学生对文天祥以及文天祥事迹的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天祥生平事迹的了解,通过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理解《过零丁洋》中文天祥所表达的感情。利用名人事迹可以丰富高中语文课堂,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名人事迹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对一些名人事迹进行了解,提升自身的人文情怀,然后再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中《登高》为例,由于学生自身生活经历的限制,要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这首七律中所表达的情感对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地域文化中与杜甫生活经历相似的人物引入到该诗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名人的事迹帮助学生进行古诗的理解。比如江西九江区域的高中语文课堂就可以将陶渊明的生平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对比陶渊明和杜甫,都是一心爱国却始终不得志的境况下,二人的差别,通过对二者生平和作品的对比加深学生对二人的理解,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英雄事迹是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的重要素材,在渗透地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对当地历史文化中英雄事迹的挖掘,利用英雄事迹帮助学生去更好地理解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而且对于中国而言,从不缺乏英雄事迹。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五人墓碑记》中描述的五位平民英雄,虽然这五人一生平凡,但却能够大义之下,挺身而出,舍生取义,值得被人称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对区域英雄事迹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五人墓碑记》中五人的行为。广东省是我国历史英雄频出的省份,在《五人墓碑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广东省的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本地区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孙中山、梁启超、康有为、叶挺将军、叶剑英、黄飞鸿等英雄事迹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逐渐地提升学生对这些历史英雄人物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基于民俗文化,傳承家乡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是区域文化中的代表文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民俗文化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课程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历史文化加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提升高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中柯灵的《乡土情怀》为例。乡土情怀是什么?仅仅代表一个地方?一群人?还是成长的故事?其实都不全是。乡土情怀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由一片特殊区域带给我们的特殊情感,是该区域内所有事物的集合体,在该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区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融入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民俗文化的融入加深学生对乡土情怀的理解,让学生有一个不同的学习体验,借此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传承家乡的传统文化。在江苏的部分区域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去了解江苏省的一些民俗文化,比如秦淮灯会、扬州剪纸、汉调二簧、昆曲等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了解这些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柯灵文章中所描述的那一种乡土情怀。

    (四)基于信息技术,提升文化渗透效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地融入到了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更多的教学资源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开渗透地域文化的大门,提升学生对地区文化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培养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落日》为例,该课程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距离,学生无法深切地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教师需要以更加有效的手段加深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一些有助于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资源引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将一些图片和影视资料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日本在入侵我国时所犯的罪行。然后再通过抗日战争时期本地区的一些英雄事迹去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课程体验。让学生能够在这些历史资料和英雄故事的影响下受到启发,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出爱好和平、尊重生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工具性,灵活地将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提升地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总结

    地域文化是极其重要的教学资源,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地域文化的渗透,利用地域文化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提升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全面提升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学生自身的思想品质,为将来成长为国家所需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芳.在高中语文课堂渗透民族元素[J].中外交流,2019(48).

    [2]王玲慧.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民俗元素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3]顾丽.高中文言文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7.

    作者简介:陆燕辉,女,1975年生,江苏启东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启东市骨干教师,启东市汇龙中学语文备课组长,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