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提问艺术,丰盈课堂教学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学生对文字以及文字背后蕴藏的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的终极目标。而“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但是,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又是怎样的现状呢?一位教师在教学《孔乙己》时问道:“同学们,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呀?”学生齐答:“鲁迅。”老师又问:“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喜欢他吗?”……这样的问答在课堂上随处可见,老师随心所欲地问,学生漫不经心地答,这样只会固化学生的思维,还谈什么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呢?

    【关键词】提问教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0-0035-02

    【本文著录格式】周波.巧用提问艺术,丰盈课堂教学[J].课外语文,2021,20(10):35-36.

    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教学环节。课堂上教师设疑发问,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是授课的亮点之一。课堂提问必须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切不可盲目随意。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置大小得当、难易适度的问题。否则,就会挫伤学生思考、回答的积极性,造成课堂气氛沉闷。问题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提问教学的成败。

    一、情境体验式发问——训练学生思维的敏锐性

    情境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然后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捕捉文中的相关词句,更好地感知形象,体会情感,思维也会越来越敏锐。

    【案例呈现】

    在《背影》中,当“父亲”买来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对此处“轻松”的理解,被很多教师所忽略,可是它恰是理解中国式父爱的切入点。

    师:文中有一处写到了作者父亲“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我”为什么感到父亲这时有“轻松”的感受?

    生1:父亲刚刚买橘子去爬月台非常艰难,总算圆满完成任务,心里自然轻松。(刚刚带领学生品读了“买橘背影”这一细节)

    师:让青年的儿子去买不是又快又好,为什么这矮胖的、蹒跚的父亲非要亲自爬上爬下?父亲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下,又做了哪些事才会这样“轻松似的”?

    生2:父亲在送别儿子的时候,肯定想自己为儿子多做一些事,这样更体现父爱。

    生3:父亲其实内心“很不轻松”:那年冬天,也是父亲人生的严冬。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一家老小等待父亲去养活,父亲想必是何等的悲伤难過心情沉重。在这多事之冬,中年的父亲越发体会到世事的无常和亲情的可贵吧。

    生4:正是这种心境促使他也婆妈起来——对茶房“再三嘱咐”,又“嘱我路上小心”,“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心里很是放心不下。

    师(深情地):那么,你理解父亲的这份“轻松”了吗?这轻松,是父爱的凝结。这父爱,爱得迂,爱得琐碎,爱得固执。唯有全身心的付出,才能换来内心的“轻松”。这是“我”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也是千千万万中国父亲表达爱的方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这份父爱平淡又朴素,正如自己所体验到的父爱一样,琐碎、固执,然而这正是千千万万中国父亲表达爱的方式,理解了“轻松”,就读懂了文中的父亲,也就读懂了身边的父亲。反观一些《背影》的教学课例,多数以教师深度解读取代学生思考,以致让学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被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地接受许多概念,而单纯师生对话式的教学方式也使课堂平淡缺少生机。没有思维启动,何谈思维敏锐?

    二、刨根问底式追问——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涉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是思维个性特征之一。思维的深刻性集中表现为在智力活动中深入思考问题,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善于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呢?追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技巧,是对话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适时的、富有创意的追问对于深入解读文本,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尤为重要。

    【案例呈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咏月名篇,很多教师钻研细读文本,形成自己独特深刻的认知。几个月前,笔者有幸观摩了一节优质课,上课的名师引导学生体会苏轼的内心情感的做法让我印象深刻。

    师:全词(包括小序)中哪个字最能概括苏轼中秋夜的心情?

    生1:“欢饮达旦”中的“欢”。

    生2:还有“人有悲欢离合”中的“悲”。

    师:在这个夜晚,有哪些原因让作者感到“欢”?请大家在文本中寻找。

    生3:从“欢饮达旦,大醉”可以看出他喝醉酒了,喝得很尽兴,直喝到天亮。

    生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在中秋夜边喝酒边赏月,还可以在月下起舞。

    师:中秋夜又有哪些原因让苏轼感到“悲 ”?

    生5:“兼怀子由”,说明中秋夜弟弟没有和他在一起,所以他感到“悲”。

    生6:他被贬到了密州,离开了京城,政治上很不得意。

    师:那么大家认为苏轼的情感变化是由悲到欢,还是由欢到悲呢?

    (有些学生赞同前者,有些赞同后者)

    师:是由悲到欢还是由欢到悲呢?让我们到词的上下阕中找出情感变化的句子或词语进行解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内涵丰富,可以解读的内容角度非常多,这位老师抓住了诗词的主要功用是抒发情感、传情达意这一特性,独辟蹊径,设计了一个主问题:“全词(包括小序)中哪个字能够概括苏轼中秋夜的心情?”苏轼的情感在上下阕中不断变化,可谓波澜起伏,学生发现“悲”和“欢”两字可以概括他的总体情感的变化。于是,又让学生寻找“悲”和“欢”的理由,以此为基点初步读懂文本。接着,进一步追问:“苏轼的情感变化是由悲到欢,还是由欢到悲呢?”让学生分别到词的上下阕中找出表现情感变化的句子或词语品读……一个主问题,两次刨根问底式追问,老师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涵泳词句,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感受苏轼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可谓匠心独具。

    刨根问底追问技巧的玄妙在于相机而行、暗示催生、激疑促思和点石成金。也就是说,教师要依据文本与学情,注重方式,以问提效,相机而追,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养成探究的习惯,追出课堂的精彩生成,追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曲径通幽式提问——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所谓“曲径通幽式提问”,即對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单刀直入、直截了当的设问,而是另辟蹊径,绕道迂回,从侧面或者反面提出问题,问在此而意在彼,使学生的思路拐个弯去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再通过旁敲侧击进行适当点拨,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增强学生的发现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才能,让学生养成辩证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案例呈现】

    笔者以自己对《惠子相梁》一文的曲问设置为例,谈一谈如何巧设曲问,促进学生的“学”。

    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可乎?”当上梁国宰相的惠子怎样迎接前来看望自己的好朋友庄子?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生1:惠子没有用好酒来迎接庄子,而是布下天罗地网来搜捕他,“搜于国中三天三夜”一句可以说明。

    师:惠子为什么会这样对待朋友?为什么要搜捕庄子呢?

    生2:我从“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这句话可知,惠子之所以要搜捕庄子,是以为庄子会来取代自己做宰相,非常担心害怕。

    师:看来“或”这个人才是惠子身边真正的朋友,不然,他为什么要对惠子说这样的话?

    生3:(陷入思考)“或”这人是为了巴结惠子吧,国相这个位置很显赫,要和国相搞好关系。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惠子为什么要抓庄子,于是反其意而问之:“惠子是怎么迎接自己的好朋友庄子的?”此问本身就富有启发性,强调了按照常理惠子对待庄子来访的态度应该是“迎接”,待学生阅读后就会发现惠子的做法有违常理,而“或”这个无名无姓的人的说法更是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这就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积极探究,巧妙地为下面分析庄子人物形象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语文课堂上的提问很多时候直来直去,启发性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感到索然无味,思考探究兴趣不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创造性。而富有启发性的曲问能切中学生“愤”“悱”之机,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孙春成.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周波,女,1974年生,本科,一级教师,教务处副主任,研究方向为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