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改革要抓实际问题

    四川省巴中市属典型的盆周山区、贫困地区,城镇化率仅36%,40余万贫困人口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农民的活力和潜力,是促进全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实现巴中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巴中市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农村改革的系统部署,立足市情实际,聚焦具体问题,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以六大问题为导向

    ——以解决农村资源权属不清的问题为导向,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是统筹推进“八权一股”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将农业特色产业所有权、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物权纳入确权颁证范围。巴中是全省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3个市州之一,巴州区是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主要承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等四项改革任务,目前正有序推进。二是全面推开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通过明晰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合理界定集体组织成员资格、组建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初步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股份化、收益股红化、监督法制化、运行市场化,力争今年完成全市50%乡镇的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工作。三是大力实施土地增减挂钩试点。争取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支持四川省巴中市扶贫攻坚的意见》,在巴中市实施增减挂钩项目跨市、县设置项目区等6项试点;与成都市天府新区、高新区达成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指标异地使用协议,增值收益返还农村用于建设发展。同时,积极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有效增加农民和集体财产性收入。

    ——以解决农村资源变资本难的问题为导向,完善流转交易体系。一是建好流转交易平台。建立完善市、县(区)、乡(镇)三级流转交易网络,实现了与成都农交所联网运行,建成农村改革发展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出台林地、承包地产权交易指导价格目录。二是健全流转交易机构。加快全市农村产权评估中心、流转土地储备中心、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三个中心”建设,组建或引进中介评估、融资担保机构15个,严格流转监管、防范流转风险,规范土地流转市场运行。三是创新流转交易模式。引导实施承包地适度规模流转、林地整村联村流转,探索建立参股合作、作价保底、利益返还、流转佣工等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农民土地租金收益、股本分红收益和就地务工收益。目前,全市累计规模流转耕地59.3万亩、林地68.2万亩、水利工程产权13510处。

    ——以解决“地由谁来种”的问题为导向,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培育。巴中市大力实施“回引工程”,培育各种类型的新型经营主体。一是做好创业载体建设。立足巴中资源禀赋和生态休闲消费的市场需求,巴中市确定了“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的大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实施核桃、茶叶、巴药产业“三百工程”(分别发展100万亩、实现产值100亿元);同时,规划建设回引创业孵化园,加快食品药品产业园、小微企业创业园、农业产业基地及商贸物流中心等载体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核桃基地90万亩、茶叶基地60万亩、巴药基地70万亩。二是重点发展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家庭经营符合农业生产特点,尤其适宜在巴中这样的山区推行。巴中市制定专项优惠政策,把愿意经营农业的农户培育成家庭农场(林场、牧场)、种养大户。今年以来,全市6000多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发展,创办家庭农场578家、专业大户2200余家。三是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产业化运作模式。支持广大农户通过农民合作社等形式发展合作经营,重点引进省内外知名龙头企业,鼓励家庭承包与企业结合,提高农业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巴中市以回引创业为桥梁,领办创办专合组织1300个,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9家。

    ——以解决农业配套服务不够的问题为导向,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创新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和流通体系。建立完善农产品集散基地、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和专业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大供销社改革力度,创建“巴食巴适”特色农产品公用品牌,促进农产品营销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二是创新人才培育体系。在职业技术院校设置畜牧兽医、良种繁育、农机维修、电子商务等专业,同时整合各类资源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大力培育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业经纪人和职业农民。三是加快转变农业管理服务职能。打破以“条条管理为主”的体制,建强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直接服务农业农村的站所,切实解决政府职能部门管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以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为导向,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一是优化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方式。盘活市本级近10亿元财政存量资金,建立农业担保、精准扶贫专项发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小企业贷款应急转贷“五大基金”。二是着力改革财政涉农资金使用办法。探索通过农业投资公司等平台有效整合、集中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着力解决零、乱、散等问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综合效益、放大效益和杠杆作用。三是大力发展金融组织。新引进培育村镇银行3家、小贷公司9家、担保公司5家,368个贫困村建立扶贫资金互助社,开发“巴山新居贷”“特色产业贷”“扶贫小额贷”等金融产品。截至9月末,涉农贷款新增62.85亿元,增长31.84%;小微企业贷款新增36.48亿元,增长51.68%。去年12月,国务院扶贫办将巴中市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产业创新金融扶贫试点市”。今年,农总行在巴中市开展产业扶贫金融试点并召开现场会。

    ——以解决基层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为导向,持续深化扩权强镇、巴山新居和乡村治理改革。一是深入推进扩权强镇改革。在全市16个重点镇梯次开展扩权强镇试点,为试点镇量身定制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差异化授权,有序向试点镇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执法权、财权、人事管理权,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二是完善“巴山新居”建设机制。以农村新居、乡村道路、产业培育、公共服务、素质提升和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聚新业、建新村、树新风,实现了农企、农市、农餐紧密对接,农民既提升了市场观念、创业意识和经营理念,又逐步实现了就地城镇化。目前,全市共建成中心村60个、聚居点1022个、新居12.82万户、农村廉租房1554套。三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引导农村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推行“三不三议三自主”的基层民主协商机制(即不办群众不愿意、不满意、不受益的事,所办事项由村民提议、村委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实现群众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监督)。借鉴城镇管理方法,探索实施农村社区物业管理和网格化管理,提高“1+N”村级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与市民一样享受方便优质的公共服务。

    深化农村改革三途径

    ——深化农村改革要立足脱贫奔康的战略全局。当前,巴中整体贫困、深度贫困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脱贫奔康任务异常艰巨。深化农村改革必须以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贫困群众脱贫奔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激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促进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收益权,又要坚持协同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三大核心制度改革,统筹好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制、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管理体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满足城乡统筹、“四化”同步的要求,为“全面小康”提供重要保障。

    ——深化农村改革要尊重基层群众的创新探索。农民是土地最直接的耕种者和收益者,农民的意愿是农村改革最有效的推力。推动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必须鼓励和允许基层进行差异化探索,尊重农民的有益尝试——对农地权利的尝试、对土地增值收益的尝试、对农民分享集体资产股份化收益的尝试。在推进巴山新居建设过程中,对建不起房、改(危房改造)不起房的农村特困群众来说,如何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就是一大难题。为此,南江县黑潭乡南鹰村积极探索,率先提出建农村廉租房,让农村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目前,这一举措已形成制度并在全省推广。工作怎么样,群众有本账,农村改革要尽可能多听一听基层一线,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声音,及时总结经验,把基层改革创新中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蕴含的规律及时形成理性认识,推动面上的制度创新。

    ——深化农村改革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着党支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调整,发动群众,推动改革,关键要靠基层组织。实践证明,如果基层组织、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说话村民愿意听,安排部署村民跟着动,就能很快实现农村改革的攻坚突破。反之,寸步难行。因此,一方面要向所有贫困区选派第一书记,选配大学生村官,村两委吸纳致富能人,把基层党员干部培养成为农村改革领路人;一方面要坚持全域覆盖,在条件成熟的新农村综合体、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的产供销环节和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建立功能型党总支或党组织,扩大组织权限,放大组织功能,发挥好农村党支部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