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的策略

    张希军

    摘要:随着时代教学理念的改变,初中历史教育的教学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在当下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更加注重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努力冲破以往口授教学的形式,强调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重视,将以往独断、权威的角色向学生的引路者和组织者积极转变,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中心,构建出一体化的历史课堂体系,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目前,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依旧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限制,盲目地追求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过于突出自身的“讲”和“教”,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互动、探究、讨论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在于教师提出问题或者给出任务,让同学们自主分配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

    答案,这一过程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下完成教学任务,进而显著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全面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学生对年代久远的历史知识学习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教师还只是向学生单纯地传授历史知识,一味地突出自身的“讲”,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只会逐渐降低初中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其产生消极情绪。而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中心,使其由以往的被动接受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构建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还能与学习伙伴共同交流历史问题,进一步激发初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二)打破传统教学局限

    历史是初中的主要科目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和唯物主义意识有着重大作用,然而教师由于教学理念限制,仍在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佳,且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一味按照传统教学手段,课堂氛围十分低迷,师生间缺乏互动,而通过小组探究,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让学生在讨论中分享快乐,更大程度地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

    二、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策略

    (一)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1. 在班内进行合理分组

    如果小组内的学生过多,会导致部分组员的依赖性较强,不利于促进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而且也不利于教师的管控,课堂教学效率低;如果小组内的学生过少,不利于促进学生更多创新想法的迸发,降低了学生交流的活跃性。所以,教师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安排每4 名学生一组,这样可以给每名学生都提供展示智慧的空间和平台,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迸发出最耀眼的火花。此外,教师还要依据学生的成绩、性格以及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来划分小组,尽可能地让每个小组包含各种学习水平的学生,这样才能促进本班学生的共同发展。

    2. 在小组内部明确分工

    教师要先挑选一名合格的组长,引导其完成小组内学习任务的分配,并保证每一名小组成员的参与度,起到组织、指挥小组成员的作用。除了给组长布置相应的任务之外,还要让组内其他成员“有饭吃、有活干”,例如,可以设立文本整理员、记录员、观察员、汇报员等,确保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质量,有利于促进更多学生重视历史,逐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二)构建出合作探究课堂

    “对话式”课堂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根据教学内容并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比如教师想一个开放性的课堂论题,这种开放性且具有较大争议性的问题,必然会引发学生开阔的思维讨论,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事物,发散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在关于秦朝教学时,教师给出一幅“秦始皇陵兵马俑”图,然后问学生一个问题: “同学们,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秦朝怎样的社会现实?”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有的同学从整齐划一的兵阵中联想到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和“耕战”等政策,

    有的同学则积极查阅资料,在经过小组探讨总结后,教师随机抽取一位小组代表进行回答,代表在给出自己的回答之后,教师给予一定的口头鼓励: “这组回答得很不错,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讨论的效果不错,那还有没有同学有不一样的认识呢?”班上其他小组同学在得到老师的认可后,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小组代表们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最终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下,打造出一个高效的历史合作探究课堂。

    (三)多样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在《和同为一家》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利用歌曲《爱我中华》来进行情境导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唐朝民族关系”的兴趣,并向学生呈现《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提出了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关于“天可汗”的问题:“谁是天可汗?天可汗的含义?”关于“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问题:“吐蕃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松赞干布是谁?有何贡献?”这样,学生根据上述问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与组内成员共同归纳主要内容,然后分别展示所获悉的答案,汇报组内学习成果,小组内的成员有序进行补充。尤其是在讲“文成公主和亲”有關的内容时,汇报小组学生代表的表现非常生动,也开阔了其他学生的知识面。最后,通过适当地联系来检验合作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对这节课的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

    结语:从当下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来看,还存在小组成员分配不合理、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等问题。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历史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性,通过情景设计、开展趣味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通过和谐的小组讨论氛围,激发学生的交际意识,进而构建出高效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延春.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2]杨晓宁. 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2.

    [3]徐鑫鑫. 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