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国与保天下

    艾弘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释义】保护国家(不被颠覆),是帝王、大臣和掌握权力的人谋划考虑的事;保证天下兴亡(统一繁荣),每个布衣匹夫都有责任。

    【作者简介】顾炎武(1613—1682年),后人尊称其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日知录》系统阐述了他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观点。

    【写作背景】《日知录》写作于清军入关、明朝覆亡之际,面对精锐的八旗军队和破碎的故国山河,顾炎武开始思考“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他大胆怀疑君权,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主张。“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一句,后由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字成语,广泛传播,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现实意义】自古以来,就有“亡国”的事,也有“亡天下”的事。易姓改号叫作“亡国”;道德不彰,仁心不再,社会混乱,叫作“亡天下”。如果说“亡国”的事是君主大臣们需要考虑的事,那么,社会兴亡、和谐与混乱,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位卑未敢忘忧国”,对国家和人民的爱和责任并不因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所处的地位而有區别,每一个人,都肩负着社会治理、国家兴盛的责任。

    责任,《辞海》中解释为“分内应做的事”,即每个人义不容辞应当做的事情。责任既是个人干事创业的动力,也是国家发展、繁荣强盛的动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社会来说,只有每一个主体都尽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社会才能繁荣和发展;对一个政党来说,只有每一名党员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那份责任,才能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每一名公民都能自觉承担起人民所赋予的那份责任,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公民,都要肩负起自己应当担当的责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注重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也要注重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培育人民群众的责任心。要着力培育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意识,解决“领导干、群众看”的问题。领导干部要善于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群众既要管好自己的事,也要培养关心社会、关心大家事的公益心,要与党员干部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自己当尽之职责。

    作者单位:北京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