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有“道”:电影《岩中花树》的“知行合一”

    娄立原

    电影《岩中花树》展现了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先生在黔地龙场石棺“悟道”的故事。王阳明所悟之“道”即阳明“心学”,“知行合一”便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宗旨。对于需求端的观众,“知行合一”思想的内涵丰富,是当今社会人们理应学习的经世之学。但是“知行合一”思想以及阳明心学是系统的学说,相关的古籍也较为艰深晦涩,初学者很难深入的理解。通过影像表达可以形象展现“悟道”过程,通过具象思维展现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对于生产端的制片人,《岩中花树》资金条件有限,实际拍摄仅10天,后期制作需2个月,成片时长50分钟。面对压力,制片部门只有以“知行合一”之哲思为指引,才能真正于“天时”“地利”“人和”之间抵达“心物合一”的艺术臻境,才能开拓跨界共赢的创新之路。

    一、 天时地利:《岩中花树》的制片溯源

    电影《岩中花树》的问世得益于贵阳市的“天时”与“地利”。早在2007年,贵阳市已提出了“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城市精神,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和发扬。2016年贵阳市委宣传部“排兵布阵”,组织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三家单位联合出品一部体现“知行合一”阳明心学精神的网络大电影,两大举措促成了《岩中花树》之“天时”。贵阳市作为王阳明先生龙场悟道的所在地,也是“知行合一”思想的发源地,此乃《岩中花树》之“地利”。

    以此为契机,《岩中花树》由三家出品单位的负责人任联合出品人,由贵州著名作家肖江虹执笔编剧并亲自担任导演。影片汇集了贵州省话剧团、贵阳市白云区职业中学、多家传媒公司的各类资源,并由贵州阳明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空白映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这两家公司是由贵州省影视类专业的高校师生组建的创新创业公司。通过此项目开展广电类专业的学生的综合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电影现场拍摄的全部流程。本项目是集艺术创作、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活动,笔者担任了该片的制片人和学生指导教师,负责影片的制片管理、前期筹备、拍摄统筹、后期监制等工作。因为本片预算少、拍摄周期紧等原因,制片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预算范围内达到更好的制片质量和艺术效果。

    二、 贵在“人和”:《岩中花树》的制片谋略

    (一)影片定位:公益性网络大电影

    《岩中花树》的定位为“公益性网络大电影”,本片展现王阳明的“龙场悟道”,目的在于履行一种民族文化传播的担当,因此本片属非商业片,不以盈利为目的。作为公益片,《岩中花树》不以博取眼球经济效益为终极目的,因此无法与商业片的融资能力抗衡,投资预算少,主要为政府拨款和出品单位自筹经费解决。之前也有不少单位拍摄过有关王阳明在贵州龙城悟道部分过程的微电影和纪录片,但是没有一部能够完整反映龙场悟道过程和系统介绍“知行合一”理念,因此本片是国内外首部反映王阳明龙场悟道和介绍“知行合一”思想的网络大电影。在电影内容上,本片定位为历史艺术片,力求真实还原历史故事。少用对白和不用讲解,通过镜头语言来讲诉龙场悟道的故事。在播放平台上,影片长度预计为50分钟左右,在各大新媒体平台进行播放,力图以多种网络媒体的“影像互动”来实现。

    (二)人员配置:构建《岩中花树》的“软环境”

    剧组的素质决定影片的质量和艺术高度。本片的剧组由行业专家、高校教师、专业学生组成,是具备专业素养和艺术追求团队,能够在拍摄中精益求精,追求艺术效果。

    本片的编剧和导演由肖江虹担任。肖江虹是贵州著名作家,曾经创作文学作品《百鸟朝凤》并担任同名电影编剧。肖江虹创作的主要方向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冲突及融合,他是“龙场悟道”中龙场的所在地贵阳市修文县人,从小受到阳明心学的耳濡目染。在项目开始之前已经多年系统地研习阳明心学,对阳明先生龙场悟道过程和“知行合一”的思想有着深入的了解。肖江虹的作品中有着独特的叙事技巧,他善于描写人物的具体生活经历,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避免人物“高大上”的脸谱化形象。《岩中花树》是肖江虹首次执导电影,因此制片人需要将拍摄制作中所有的环节安排好,让导演集中精力进行创作。

    王阳明傳统形象都是中老年时期的形象,最著名的当属清代画家焦秉贞所绘的《王阳明先生像》。在画中阳明先生身着朝服、头戴梁冠、手持笏板,面容祥和,浓密羊髯,是标准的古代中老年官员的形象。过去的影视作品中王阳明绝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仕人的形象,但是通过王阳明年谱查证,王阳明是于正德三年至正德五年(1508-1510)期间被贬贵州龙场,年龄为37岁至39岁。另外众人心目中王阳明的形象是圣人、知识分子和文官,忽略了他是军事家的身份。王阳明箭术熟练,能够三箭全中靶心,也能够挨过庭杖后迅速恢复,说明王阳明身体强壮,孔武有力。经推荐,选定贵州省话剧团副团长、二级演员池丹出演王阳明。池丹1979年出生,身高1米84,身材健壮,非常符合王阳明的外形。同时池丹对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故事做了大量的功课研习。片中另外两个重要配角是王阳明两个仆人。长仆年龄偏大,在片中内心戏较多,对演技要求较高,由贵州省话剧团青年演员樊亚君担任。小仆年龄正值少年,性格天真,属于传统的书童形象,由贵州师范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吴钟淼担任。其他的角色全部由剧组工作人员兼任。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联合出品人、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吴俊教授在剧中饰演了《瘗旅文》 故事中的被贬官员。吴俊教授曾在青年时代熟读收录在《古文观止》中王阳明作品《瘗旅文》,对故事情节非常的熟悉,此次拍摄亲自演绎这一历史故事。

    摄像团队是剧组中的核心创作团队,本次拍摄的摄影指导和主摄像师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摄像助理、航拍摄像等由学生担任。灯光照明和化妆造型团队邀请了省内最顶尖的行业专家。制片团队由学生和拍摄地老乡组成。

    (三)物质保障:打造《岩中花树》的“硬环境”

    1. 资金配置。在融资条件有限的前提下,《岩中花树》旨在以低成本预算铸就高质量作品。本片的预算较少,制品人需要“开源节流”。经过多次沟通,公益性与教学性的制片目的在剧组得以灌输。各行业专家表示不收和少收取酬劳,参与的师生也不要补贴,极大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本片拍摄的设备、场地、部分道具、餐饮等也有赞助单位支持。化妆造型和灯光费用也按照成本价收取,来往交通工具由主创人员自行驾车。当然,虽然人工成本大幅降低,但是人员的食宿条件要得以保障,这有利于确保人员休息并提升创作热情。同时剧组中无论是主创人员还是普通的场工剧务,餐饮住宿都按照同一标准执行,有利于剧组全体人员树立主人公意识,共同搞好创作。

    2. 设备选用。本片的共有38场,需要灯光照明的有12场。拍摄周期预计为8天,拍摄时间非常紧张。经研究决定使用双机位拍摄。摄影机选用索尼F55两台、索尼PK6定焦镜头套装6个。索尼F55摄影机是一款4K数字电影摄影机,基准感光度ISO为1250,宽容度为14档,支持电影工业最大的色彩空间IIF-ACES,色彩空间超过胶片,能够记录SLOG-3色彩的XAVC灰片,非常有利于后期调色。本片需要灯光照明的主要是室内夜戏和洞穴内日夜戏,对亮度要求不大,因此采用2K-4K可调光源3盏即可。但是由于拍摄地在野外没有电源,现场配置了一台发电机供电。录音使用RODE全指向话筒收音,信号直接接入摄影机与视频同步。

    3. 制景设计。王阳明在贵州悟道的所居地在今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的阳明洞,阳明洞目前已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贵州著名景点。后人为了纪念王阳明在洞口岩刻了很多题字,因此本片不可能在阳明洞进行实地拍摄。经过多次勘景,最终选定位于修文六广河边的大石乡绿色石林景区为主拍摄地。绿色石林景区由于地处偏远,游客很少。景区内几乎没有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适合古装片拍摄。当地政府也希望能够通过拍摄影片,扩大景区的宣传力度,因此没有收取场地费用,并积极协调拍摄中各种工作。剧本中还有河谷、山顶等场景,均在主拍摄地附近完成。在六广河峡谷中租用一条摆渡船进行峡谷风光拍摄时,剧组邀请当地老船工拍摄了小船划行的两场戏。在绿色石林景区的山顶上拍摄了芦苇荡、夕阳晚霞的镜头,极大提高了影片的整体艺术效果。但主拍摄地没有王阳明幼时格物时所在的竹林,于是在补拍阶段于贵阳市乌当区香纸沟景区完成。

    剧本中场景有阳明洞、驿站、茅草屋。在主拍摄地找到一处大约10个平方米的山洞,顶部透光,白天有自然光线可以照入,非常适合照明设备的搭建。但是洞口非常的狭窄,无法拍出类似真阳明洞效果。后经寻找,在香纸沟景区的一处寺庙背后找到一处凹面石壁,通过选取合适角度进行拍摄,能够再现阳明洞洞口的效果。通过史料考察,明代贵州地区的驿站都是非常残破简陋的茅草屋,因此联系当地的木匠搭建了一个茅草屋,并进行了简单布置。用茅草屋的正面做成驿站场景,侧面做成王阳明主仆三人居住的草屋的场景。

    4. 服装道具。人物造型、服装道具是历史古装片中最重要的元素,也是该类影片中耗材巨大的部分。对于历史片无论投资大小都必须认证考究,笔者和制片团队、服装团队、造型团队进行了多次讨论,查阅资料认真准备。明代汉人基本造型为长发蓄须,仕人一般结发髻。片中主要角色采用了成本较高的编织真发头套,以适应造型变化。本片中为主角选择了三套服装。明代仕人多着方巾大袖,巾内一般戴网巾和束发冠,有的用簪子固定发髻。为体现片中王阳明是被贬贵州,着装相对简约,因此片中形象为不戴巾帽,只用簪子固定发髻。明代文人多着道服,特点为交领宽袖,领袖衣襟处有缘边,衣身上下通裁,两侧缝缀内摆,如道袍式,内襟、外襟各有小带一对,用以系结。[1]本片为王阳明选择了三套衣服,分别为灰蓝色、青色和羽白色。灰蓝色服装用在王阳明被贬初到龙场期间穿着,体现人物的忧郁心情。青色服装用在王阳明和当地少数民族居民接触后,融入当地后穿着,表现人物的朴素归真形象。羽白色服装用于阳明先生悟道成功之际,展现先生的圣人形象。

    本片主要道具有石棺、古书、纸币、祭祀用品、弓箭、水壶、餐具、草席等。商业片一般有专业的道具团队。本片在有限物质条件下依然坚持对道具的考察研究。经考证,明代贵州的农具、餐具、祭祀用品、草席接近现代,于是部分道具则在拍摄地的乡间收集,还有部分道具经网购后自行加工而成。片中阳明“石棺悟道”的重场戏中,石棺作为重要道具,从石材定制到物流运输,成本巨大。于是,白云职中的师生发挥创新精神,利用泡沫、纸壳制作石棺造型,并用广告颜料上色。石棺道具在现场进一步处理后,基本上能够达到惟妙惟肖的效果,极大节约了道具成本。部分道具要根据拍摄地情进行选择,例如剧本中有饮水用的皮囊道具,但是经过论证,换成了南方地区使用的更多的竹桶水壶。

    三、 旨在创新:《岩中花树》的经验聚焦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工作者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上讲话精神,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制片工作是电影拍摄中重要的部分,在制片工作中要追求创新,让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一)坚持艺术理想,践行“知行合一”

    作为公益性的电影,本片首要考虑了社会效益与艺术效果,并诉诸“知行合一”。在有限的预算内,发挥剧组全体人员的能动性,精益求精。本片的制片活动同时是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和行业专家不仅在工作时间“传道授业”。而且会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例如,剧本中有几场需要在山顶拍摄的戏,虽不是重场戏,但是主创人员还是坚持认真勘景,寻到拍摄的最佳位置,最终拍摄到夕阳晚霞的壮丽风景,强化了美学色彩。为了确保效果,在第二天再次进行补拍,确保效果的提升。在后期制作过程中,秉承“慢工出细活”的理念。每一个镜头的切换和组合都经过导演和剪辑人员的再三斟酌。后期特效、调色、配音、配乐等工作也都是精心制作完成。

    (二)强化团队意识,进行集体创作

    通常影视作品拍摄中的团队管理较为松散。各专业组各司其职,但是缺乏整体配合,导致拍摄进度缓慢、多次重复拍摄等情况。《岩中花树》的拍摄过程中强化了剧组成员的集体意识,让每个剧组成员明白自己的工作都是艺术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制片人关心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做到食宿相同待遇。在开机仪式中以安全教育、纪律教育取代烧香求神的迷信活动。在拍摄过程中,工作人员既能各司其职也能彼此协同,并对导演、制片、主演等主创人员的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失误的提醒。例如,在需要拍摄三人安葬的戏时需要“尸体”替身,当即就有3名同学主动挺身而出,在接近零度的雨天里纹丝不动的躺着。拍摄了接近3个小时。剧组中所有的成员能够积极地参与创作,使本片成为集体创作的结晶。

    (三)强化制片职能,助力影片创作

    以往国内的电影拍摄一般采用“导演中心制”,制片人的角色定位比较模糊。欧美国家的电影拍摄主要是依据市场需求,因而采用的是“制片人中心制”。笔者认为在当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背景下,要坚持“导演中心制”,同时制片人也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好拍摄准备、拍摄统筹、制片管理、指导服装道具造型工作。让导演和演员等主创人员集中精力投入到艺术的创作中。

    概而言之,影片首映以来,得到了贵州学术界和影视界的广泛关注。本片系统的介绍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也在影片的过程中贯彻了“知行合一”,努力做到了“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之熔鑄,也为开拓高校与业界的合作共赢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