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微课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张秀华

    一、古代诗歌鉴赏中的需求和教学目的

    古代诗歌鉴赏中的多是高中生水平能简单直译的内容,需要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定解答时的思路,通过文中的词语来体会其意境和所处的状态。通常需要解答的问题有某句诗词中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象、代表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整首诗中有哪些词语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文章讲了怎样的内容。难点不同的题目会有不同的得分点,需要学生根据理解的深度来对其进行剖析,用极短的时间将文章中的内容和主旨进行明确,使他们能组织好自己的语言用简明的话语来将其想法呈现于试卷中。学生能否答中重点,主要看他们是否细心、能将其表达的语言整理清晰。教学中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明确答题的需求,并能对其語言整理的过程达到步骤标准和表达准确,也需要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理解诗歌和欣赏语言的能力。

    二、怎样适当应用微课进行诗歌鉴赏

    1.对知识点进行细化分解,化抽象为具体

    知识点的积累对学生发挥良好的状态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如果学生仅凭感觉去做题,将他们认为优美的语言罗列在试卷中,字数可能会超过阅卷的标准,也可能出现严重的跑题,他们需要有知识上的了解也更需要明确学习后自身应当具备怎样的水平。微课的应用能使知识点被细化和分散,使学生在连续的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逐渐明析考点,在表达中能找出准确的用词完成鉴赏。鉴赏中需要了解的知识点都是平时在课堂中需要牢记的内容,其分析的方法和重点的词汇是古代汉语中的翻译重点,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能结束学习的大部分内容。在学生开始接触到知识点时就应当要求他们能产生正确的认知,不要以易错点和难点的形式来让学生记忆,辨知的基础是他们已经懂得所有词汇的意思方可进行的教学,有时此形式能够帮学生记忆到更多的要点也使他们在考试中能清晰的避免错误,但很多基础薄弱的学生只能以记忆量的多少来在积累的过程中完成对个人的要求。微课中能将抽象的许多词语用于文章中来进行讲解,使它们以具体的形象用于对学生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在课堂中多次地接受到具体的内容学习,能深刻地理解到教学的意义,产生鉴赏的乐趣。

    2.与高考题型相结合,进行具体阐释

    高考是不少学生需要超常发挥的斗争,它们也都想在其中有更好的展现,诗歌的鉴赏是容易得分且有要求的材料分析内容,比起对汉语中的思想进行总结,通过词语来明确要点的解题是更容易得分的部分。其过程中不需要学生有深厚的功底,也不需要学生能用多优美的词汇,重点是需要他们能对诗歌进行理解,能依据原文中的词语来阐释题型中的要点。

    学生在没有对原文意思进行深入理解的情况下,对于所提出的问题难免会感到无从下手,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曲解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便可采用微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将原文的每一句诗句以逐句讲解的方式通过PPT进行播放,分解阐释后再将上下文进行总体联系,使学生在脑海中对文章大意具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

    3.以动画的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高中语文的诗歌鉴赏教学中,诗歌的表现手法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渲染、烘托、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都属于其中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点,且每一个知识点都具有许多对应的子概念,这便给学生的复习带来了较大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可通过微课将这些相关的知识点及概念以图画与动漫的形式进行展现。具体操作方法为将相关知识点进行分解与罗列之后,通过图片与动漫将相关知识点制作成相关的教学视频,使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具体,同时还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与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利用动画的形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使学生在无形间完成知识点的消化,同时还可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达到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

    4.对知识中的内容进行展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

    微课能以全新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包装,使其最终展示出的内容更具体也充满多样化的气息,学生能从书本中跳出开始接受纯脑力的教学,他们在记忆中需要反复的查看内容将其记录在纸张中,也能从多次的查看中获得不同的思路用于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在课下进行自我的补习,使其能跟上他人前进的脚步也能有其成长中的计划,也能使自身的思维有发散的作用,不再死脑筋的做题开始体会文章中美好的意境。在语文的学习中需要理解的思维远超需要记忆的内容,即使学生把答案中的格式记住也不能将其标准的答案原封不动的用于考试中,他们需要有发挥的空间也应当有成熟的思维用于学习。教师所展示的内容必然是有助于他们提升的需求,也应当针对其特殊的时期来进行调节中的内容体现。

    综上所述,通过微课的形式进行诗歌鉴赏教学,在加深学生理解印象的同时也可帮助学生掌握高考的相关题型,促进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实现。学生经历长时间的连续学习后,能总结出做题的关键信息但思维也出现了变化,微课能使其思维在发散的同时带来他们更多样的方式用于学习。

    [作者通联:江西赣州市赣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