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沁润初中语文教学

    张希望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但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对于新生事物的能力也在逐渐提升,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很多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反,很多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却知之甚少,这会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就针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

    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意境优美的古诗文,这些故事文中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涵盖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饮食文化、民俗、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都有体现,对此,教师就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呈现这些知识,使学生能对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创设教学情境、课堂提问、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地接触传统文化知识,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能主动的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通过阅读大量的传统文化经典书籍,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古文化遗址,借助文化与自然之间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在身临其境的接触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进而逐渐养成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良好习惯。

    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实践。近几年,很多学校都加大了对于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播的重视程度,定期组织传统文化教育节活动,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特长,开办与琴棋书画有关的竞赛活动,这些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不仅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对于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有着十分积的现实意义。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教学活动能够来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教师就可以给小组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小组在下一节课上课之前转杯一个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典故或是分享一些小知识,鼓励学生利用晚自习或是晨读的时间合作搜索自己需要的资料,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内涵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一方面可以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活跃。此外,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主动地将在传统文化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实践能力,这对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教学《天净沙 秋思》这首词的过程中,教师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思考,本文主要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作者想要通过这样的画面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搜索与乡愁有关的诗词,说一说自己读了这些诗词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除此之外,在正式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想使学生能对诗中描绘的场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诗中描绘的画面画出来,进而更好的理解诗词的内容。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传统文化知识的难度,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课本中的知识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生活中,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为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立足传统节日和民俗,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传统文化节日和民俗为切入点,是渗透传统文化最有效的一个途径。尤其是在特定的日子对学生进行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渗透,更有利于学生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社戏》这一课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将当地的风俗和课堂的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此外,教师还可以以此为契机,渗透一些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包括清明节的来源、庙会文化、祭祖文化等,使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不只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逐渐丰厚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可见,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只有立足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才能够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的渗透,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学生语文学习上的不断进步。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已经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此加强重视,将传统文化的渗透放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教师要结合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探究古代诗词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语文的教学活动,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作者通联:甘肃张掖市临泽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