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视域下电影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陈翠芳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一词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注意是因为它第一次出现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上首次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在25个学习任务群中,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与选修课程,分别都出现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学习任务群。由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运而生,出现在广大师生面前,标志着跨媒介学习时代的降临。

    所谓媒介,即储存—传播信息的工具。從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的语文教科书就是纸质媒介。时代急剧发展,电脑、手机、影视、网络、广播等多种媒介如浪潮席卷而来,媒介的多元化和海量的信息挑战着人们的阅读力和判断力。学会激浊扬清、去粗取精,成为人们应对时代发展的必备素养,也成为了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

    本研究从有效借鉴运用优秀电影资源以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一角度,围绕跨媒介阅读—写作—交流等方面进行尝试,探究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电影作为工业时代的产物,迄今已有120余年历史,它集合了编剧、摄影、音乐、表演等诸多优秀的文化资源,产生了众多优秀的文化成果,对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作为对高中生影响深远的一种媒介,电影也理应成为语文教学可以运用的一种重要的资源。优秀的电影作品通过电影语言承载大量文化内涵,世界范围的资源共享则使电影更具有超文化的优势。电影文化进入语文教学,不仅能提升学习语文的感悟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有助于学生构建对生活的认知体系。

    1.兼收并蓄,丰富学习形式

    语文学习长期以来被人们理解为包括在生活中运用口头语言和在阅读中学习书面语言两种方式。然而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不是所有人都擅长对第二信号系统——文字的学习和理解。单一地用文字训练文字,对很多不擅长此道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这种单一地从抽象概念到抽象概念的学习办法甚至被指为“言语主义陷阱”。科学证明,学习的渠道很多,听和看,是大多数人都能掌握运用并收效甚高的学习方式。电影最基本的语言就是声音和画面。影像和声音构筑了一个虚拟又现实的世界,通过观影—思考—讨论的形式学习,可以让更多人积极投入学习,得到启发,得以提升。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创作,它借助戏剧、文学、音乐、摄影等艺术元素创造了一个审美化的生活世界,因此,审美鉴赏是电影艺术欣赏的一个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银幕上鲜明的艺术形象、感人的生活画面,作品拍摄中寓含的美感与哲思,能够把观众带进一种生动的、具体的、富有魅力的艺术境界中,使观众获得审美享受。电影欣赏是一种综合审美,要求欣赏者具备对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欣赏电影,就是教学生按照艺术美和电影美的规律,对作品加以感受、理解、评判,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提升。

    3.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与文学关系最为密切。电影艺术与文学在描绘事物上都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再现和表现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人物内心。电影的表现手法,如情节的展开、人物的刻画、细节的表现等等,都与文学异曲同工。通过对台词的咀嚼、琢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通过对优秀电影的品读和对电影人物形象的揣摩,可以让学生理解“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等人物塑造方法。电影对再现生活的精益求精的追求,多景别镜头,甚至空镜头,都是学生学习环境描写的具体生动的范例。电影独特的“蒙太奇”手法更可以作为学生对小说、戏剧、诗歌写作手法的最直观的教材。取之不尽的电影素材从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生活面目,让学生真正地而又无危险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把学生实际上做不到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目标在观影的时候慢慢达成。“电影欣赏与写作相结合,可以在选材立意、叙事结构、人物塑造、语言表达上与电影欣赏相衔接,打开深刻而广阔的写作空间,触发写作灵感的焦点,产生无穷的写作欲望,从而下笔成文,自由快乐地宣泄”。

    二、理论基础——视听教学理论

    视听教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爱德加·戴尔在其《视听教学法之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戴尔认为,经验分为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人们学习时,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获得知识与技能比较容易。在学校教育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学习更为具体,从而到达更好的抽象。视听媒体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的不足。

    考察当前基础教育各科教科书和辅助材料,可以发现:语言与逻辑是其主要的表征形式。巴甫洛夫依据对高级神经活动研究,以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相对占优势的状况,把人分为艺术型、思维型和中间型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对外部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有很大的差异。单一地开发与利用语言、逻辑智能,对于一个学生的发展来说是不全面的,对全体的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视听教学手段进入课堂,既顾及个体学生智力发展的“均衡性”,又顾及全体学生学习的“公平性”,是对课堂的一个重要补充。

    三、电影资源进入高中语文课堂的应用策略

    1.“立足语文”原则

    电影资源具有吸引力,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将电影资源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明确“为语文学习服务”的目的,把握“立足语文”的原则。

    语文课程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主要指学生对语言文字和各种文章体式的熟悉与运用,“人文性”是指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电影进入课堂的实际操作中要注意:

    (1)不以形象欣赏代替文字想象。在运用电影资源时应该先带领学生充分接触文本,深入文字世界去品味、想象,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理解与想象之后,才可以带入电影资料,与学生的理解互相映衬、比照,達到补充、提高的目的。若运用不当,喧宾夺主,则会转移学生文字品读的注意力,甚至形成依赖,对文本失去兴趣。

    (2)不局限于“为文字”,可以立足于“为素养”选择影片。“为学生选好片”不仅仅指对语言文字学习有用,也可以指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审美有益的影片。学生在阅读与生活阅历中的欠缺可以由电影来做部分的弥补,借电影的眼睛观看世界,在电影的逼真性和全息性中了解世界,认识自我。

    2.“精选性”原则

    电影从诞生之日起直至今日,最离不开的是资本运营,商业收益一直是它的第一目的,电影公司运营不同,电影资源良莠不齐,因此在引入语文课堂时教师一定要坚守“精选性”原则。

    3.“指导性”原则

    在精选的前提下要注意指导性,也就是在观看一部电影之前教师要有明确的观影目的,印发几个问题提前发给学生,既能激发好奇心,又能为正确理解电影搭建台阶,引导学生观影过程的注意点,达到观影目的。观影结束之后的讨论交流也是非常必要的环节。通过讨论交流,可以端正学生的观影态度,激励积极性,在发言中交流心得体会,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学生交流结束之后,教师也有必要进行小结,明确本次观影课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收获。

    随着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对语文教程的本质和目标的理解越来越清晰,对语文学习的方式和资源也有着更丰富的理解。在这个背景下,电影资源进入了语文教学的视野,经过很多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尝试,而成为语文教学一个丰富的重要的资源,进入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标之所以鲜明地把“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放在显眼的位置,正是因为它敏锐地把握到时代发展的趋势,看到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在公众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指出:“加强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增强正确理解、合理运用大众传播等信息网络的能力。”相较国外媒介素养教学,我国的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而新课标此举正体现了“现实社会的迫切需求”和“高瞻远瞩的课程意识”。作为生活中触手可及而且深刻影响人们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的电影艺术,理应成为学习任务群一个重要学习资源,成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重要内容。

    [作者通联:福建漳州市东山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