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导读及现代启示

    白燕妮 张维真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是列宁为纪念马克思逝世30周年而作的文章,成文于1913年。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源泉及主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进一步深化的经典著作之一。

    1.国际背景。列宁所处的时代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风欲来的乌云混杂期,革命和战争因子蠢蠢欲动,为热战的爆发积聚着能量。在这样的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面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势头的高涨,资产阶级的支持者和理论工作者们便疯狂地奔走于反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不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抹黑和污蔑,而且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拉拢聚合工人阶级,力图通过收买的方式对工人阶级进行打击和破坏,以期实现内部瓦解工人阶级队伍的目的,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辩护。

    19世纪八九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相继辞世,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是极大的损失。这不仅给马克思主义的反对派们创造了“拆台”的机遇,而且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修正者”们提供了条件,他们不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修正”,甚至还肆意歪曲马克思主义。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欧的一些社会党逐渐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走向了主张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

    2.国内背景。就俄国国内而言,1905年的俄国革命检验了国内各种马克思主义支持者的践行力,其尽管以失败告终,但此后各种革命和运动仍在继续。然而,革命的失败却也一度造成了反革命勢力的猖獗,他们不仅在行动上攻击革命运动,而且在思想上也展开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诋毁,尤其是国内的社会民主党与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联姻,展开了对布尔什维克党的全面批判,在思想指导上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俄国式的改良和修正。俄国内部不同党派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误思想动态,甚至形成了复杂多样的错误思潮,党员信仰上发生了动摇、思想上出现了冲突,这一时期处于根基不稳的“徘徊混乱期”。

    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列宁亟待为马克思主义正名,不仅要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回应一切反对派的攻击和诋毁,而且首当其冲要对广大党员和无产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因而,列宁在综合研究和重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著作和资料的基础上,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文章篇幅不大,但内涵很深,富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