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新深加工:提升新闻广播影响力

    陈亮+++薛怀刚

    【摘要】对新闻信息进行音频加工和声音传播,是新闻广播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作为传统媒体,新闻广播如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出路就在于内容主导、创新驱动。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应基于听众需求寻求微创新,从理念、形态、流程、技术等方面不断地实现一个个小小的突破,与时俱进、常改常新。本文以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的改革创新实践为例,探讨新闻广播如何走出一条提升新闻生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闻广播 微创新 梯度开发 听觉识别系统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

    当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受到挤压。在多媒体竞争的生态下,新闻广播如何突围?出路就在于内容主导、创新驱动——以加强新闻内容的高品质制作生产为主攻方向,以与时俱进、服务受众的常态化创新为动力引擎。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以下称“川广新闻”)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开展了新的创新实践。

    一、狠抓内容生产,打造专业化新闻发布平台

    新闻广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新闻内容的制作播出。央视索福瑞、赛立信等媒介研究机构的调查都显示,新闻类节目是听众最喜欢的广播节目类型。听众对广播新闻节目的喜爱,源于对及时获取权威新闻信息的需求。因此,只有真正理解听众的需求,提高新闻广播的内容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为听众提供高品质的内容,才能进一步巩固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

    (一)精耕细作,上档升级

    创办于2007年的《聆听天下》节目,是川广新闻早高峰时段的品牌栏目。该栏目通过新闻快讯、热点解读、及时评论等形式,对24小时内的重要新闻进行梳理和发布,是对川广新闻“传播四川、聆听天下”频率定位的生动诠释。作为早间黄金时段的重点栏目,该栏目的引领作用不言而喻。但由于单条新闻篇幅稍显冗长、播报语态稍显呆板、编辑人员岗位调动等诸多因素,一段时间以来,市场表现并不稳定,起伏波动较大。经过几次循序渐进的改版创新,如今,《聆听天下》集中了川广新闻的骨干采编力量,对栏目板块进行了优化升级。改版后的栏目以30分钟为一个单元,三个单元共设置了《天府时政》《聚焦天府》《新闻早知道》《今日生活提示》《此刻头条》《焦点新闻》《新闻地图》《报刊早读》《观点声音》《新闻关键词》等多个小板块,构建起了速度、广度、深度并重的板块格局,不仅节目品质上档升级,频率的专业化形象也进一步凸显。

    精耕细作,不仅体现在大时段直播节目的创新编排和板块设计上,也体现在新闻策划和议题设置层面。今年“3·15”期间,川广新闻提前策划了系列专题报道《透视身边的消费陷阱》,通过向听众征集新闻线索,开展调查报道或记者暗访,推出了15篇系列报道,并在每篇报道后面配发了记者手记、新闻链接、维权知识介绍等,不仅牢牢掌握了新闻报道的主动权,也丰富了报道内容,延伸了新闻外延。

    (二)实时刷新,终端致胜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时效同样也是新闻的生命。曾经,广播的时效性是其显著优势,然而,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和移动互联网的勃兴,广播的这一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为强化广播新闻的时效性,川广新闻启用了“每15分钟刷新新闻”的滚动播报模式,除早中晚三大高峰时段的重点栏目外,其余时段采用格式化轮盘播报模式,以半小时为一单元,每单元由15分钟的最新新闻资讯和15分钟的深度专题报道构成。此外,在早中高峰时段或重大突发新闻发生时,川广新闻还会以最新插播的方式,第一时间播报最新突发消息,以抢抓新闻第一落点。本土新闻则随时进行记者电话连线报道。

    在滚动播报中,除重大新闻加大滚动频次并跟进后续报道外,单条信息基本上每隔两小时就会自动“屏蔽”,不再播发。川广新闻全天有19小时的新闻播出时长,每天发布的单条新闻信息可达数百条。如此大的新闻播出量,其信息来源除了本台记者自采稿、新华社供稿外,还有赖于从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处获取。因此,“让广播成为所有媒介资讯的移动发布终端”也成为川广新闻打造专业化新闻发布平台的攻略之一。所谓“所有媒介资讯”,指网媒、报纸(含报社设立的各类全媒体中心)、电视、广播等各类媒体的新闻资讯。只要具有时效性和新闻价值,值班编辑将第一时间引用、编发。所谓“移动发布终端”,首先,泛指的是传统收音机、车载式FM收音机、手机自带FM收音机、PC在线直播、网络微电台、移动互联网App等无线信号或网络信号的接收终端。其次,也特指新闻广播的播出内容。通过实施监测、抓取、播发见诸于通讯社和各媒体的及时新闻,川广新闻践行着终端制胜的理念,快速全面地发布新闻,可让听众实现“一耳听天下”。

    (三)梯度开发,集成创新

    新闻资源的梯度开发,是新闻广播创新内容生产能力的重要抓手。所谓梯度开发,一方面是指对新闻进行适当的拆分;另一方面是指对新闻进行挖掘,通过最新插播、现场连线等报道方式,努力抢占新闻报道“第一落点”,并迅速跟进新闻解读、背景分析、新闻评论等,抢占新闻报道的“第二落点”“第三落点”等。

    拆分,是为了主题集中、信息单一,也是为了前后呼应、延续收听。比如,今年5月24日,川广新闻早高峰时段在报道“刘汉、刘维等36人涉黑案一审公开宣判”的消息时,7点时段在《国内国际快讯》板块播出了100字的短消息,并进行了预告:“庭审现场的情况如何?法庭的审理工作彰显了怎样的法治精神?稍后8点时段,将为您送上详细报道”。8点时段,这条消息通过录音新闻、专家解读和评论的形式,用了接近4分钟的时长进行报道。

    挖掘,是为了追踪新闻最新进展,也是为了呈现新闻的递进感。比如,今年5月12日16时50分左右,四川宜宾一辆公交车发生人为纵火燃烧事故。当天下午6点的川广新闻《四川新闻联播》节目,连线记者介绍了事故发生的消息,报道了伤亡情况,并预告将持续关注;晚间8点时段,记者再次连线,报道了探访伤员的最新消息,并在没有更多关于案件侦破消息可发布的情况下,编辑搜集素材,配发了一条“公交安全小贴士”;次日从早到晚,全天各档新闻节目持续关注伤员救治、案件侦破进展、乘客互助互救故事的挖掘等。

    除了梯度开发新闻资源,集成创新也是创新内容生产能力的一种手段。

    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方式。广播新闻的集成创新,是指将相关新闻信息采集整合后,通过优化组合、创新编排,达到“1+1>2”的传播效应。

    归纳(分类编辑)是集成创新的简单模式。比如在编排播报新闻快讯时,川广新闻编辑将不同类别的新闻分别以“听时政要闻”“听权威发布”“听民生资讯”“听财经动态”“听文娱信息”“听体坛风云”“听国际时讯”“听前沿科技”等加以提示和区分,这样的播报方式就比一组未分类的信息更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提炼(整合编辑)是集成创新的高级模式。同质化的新闻内容,不同的记者报道角度和分析解读可能会不一样,不同媒体的报道视角和评论观点也可能会不尽相同。此类模式的集成创新,就是整合各方对同一事件(或类似事件)的报道,对收集到的报道素材进行提炼加工,创造性地形成带有自身视角的新报道。独辟蹊径、角度新颖的集成报道,也是新闻时效性和内容生产能力的一种体现。此类集成创新的实践,多见于深度报道和评论节目。

    (四)解读新闻,分享观点

    全媒体时代,追逐独家新闻已越来越难,而解读新闻比捕捉新闻更具现实意义,因此,媒体的竞争已经从争夺第一报道权发展到了争夺第一解释权,谁能争当“思想先锋”和“意见领袖”,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和影响力。

    为提升新闻解读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川广新闻近年来相继开设了《中国评论报道》《主编点评间》等两档评论节目和《天府天天评》《新闻评中评》等两档早晚高峰时段的小板块栏目,并培养了三名本台评论员、发展了10余名特约嘉宾评论员。《中国评论报道》集成各家媒体的观点,通过集成创新,重在点评新闻事件、引导社会舆论;《主编点评间》通过评论员和主持人的直播访谈,重在分享新锐观点。两档评论节目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以新闻事实为依托,以传播思想观点、传递价值判断为要义,通过整合资源,力求“集百家之言,听一家之声”。

    二、紧扣声音元素,强化频率听觉辨识度

    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经说过:广播是“唯一与人类的说话功能相匹配的一种交感神经系统的延伸”。尽管广播是非视觉性媒介,但广播中的声音在与人的接收发生关系后,在想象力的帮助下,广播媒介会唤起听众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的综合体验,从而“获得了一种内视的能力,形成一个自足的、丰富的内心体验”。在广播的符号系统中,声音是构成广播唯一的物质材料和运动形式。广播有别于其他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声音魅力。显然,要提升新闻广播的生产力、发挥比较优势,声音元素的广泛运用不容忽视。

    (一)多元声音,彰显广播媒体特色

    主持人、评论员、编辑、记者的语言,采访对象的录音,新闻现场的背景音响,音效音乐……这些都是广播的声音元素。在近两年的改革创新中,川广新闻强化了各类声音元素的综合运用,特别是探索了编辑在节目中出声和音乐元素的广泛运用,力求使节目更丰富、更好听。

    主持人播报新闻字正腔圆、讨论话题亲和流畅,评论员点评风格突出、独树一帜,编辑在节目中梳理盘点新闻自然、轻松,记者播报现场感强、触发想象空间,音乐延伸主题、烘托气氛,丰富听觉感受。实践证明,多种声音元素的恰当运用,让听众的收听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悦,广播的媒体特色和比较优势也更为明显。

    (二)标识乐曲,构建听觉识别系统

    听觉识别系统(Audio Identity System,简称AIS),是通过听觉刺激传达企业理念、品牌形象的识别系统,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理论的补充。英特尔、微软、麦当劳等国际知名企业都非常重视听觉识别系统的策划与设计,其各具特色的听觉识别符号大众早已耳熟能详。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也开始重视听觉识别系统的设计。特别是《新商标法》正式施行以来,特殊的声音也可以注册为商标,这将为企业听觉识别系统的建立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

    作为声音媒介的广播,构建听觉识别系统同样重要。广播媒体拥有自身的听觉识别,其辨识度才更容易体现。新闻广播要提升辨识度、强化品牌竞争力,需要构建专属的听觉识别系统。

    2012年以来,随着各种声音元素的大量运用,尤其是音乐的运用,川广新闻对听觉识别系统进行了全新的策划制作,形成了由台呼、频宣、导听音乐、垫片音乐、个性化宣传语等构成的全新的听觉识别系统。其中,台呼有两个版本,语言为“传播四川、聆听天下,四川新闻广播”,音乐分别为基于四川民歌《康定情歌》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交响乐重新编曲版,彰显地域特色;“主流传媒、公益力量”的抒情版频宣、固定的节目导听垫乐和新闻播报垫乐等,也是川广新闻听觉识别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系列的台呼、频宣和音乐,特色鲜明、节奏明快、时尚大气,能充分体现新闻张力,经过两年多的使用,已经逐渐在本地听众中形成心理认知,一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就知道这是川广新闻。此外,主持人的播报风格和语态,尤其是品牌主持人的声音,也共同构建起了川广新闻的听觉识别系统,强化了频率的听觉辨识度。

    三、以听众为中心,主动适应其收听习惯

    (一)碎片化梳理,伴随性收听

    全媒体时代,也是信息碎片化时代。信息碎片化是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在互联网信息爆炸式增长的当下,人们时刻都被各式各样的碎片化信息包围着。快餐式、条目式的海量信息,让不少人出现了信息焦虑和接收疲劳。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客观上也造成了受众注意力的减退,更倾向于简短的内容。

    面对受众接收习惯的改变,不少广播媒体的新闻节目都在调整,调整的方法就是主动适应听众的需求,严格控制单条消息的篇幅,使信息发布密度加大。

    然而,新闻碎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研究发现,为了控制篇幅,不少碎片化的新闻背景交待不清、针对性不强,“浅阅读”“泛播报”的模式缺少价值判断和舆论导向。新闻传播不仅仅是发布信息,还要强调新闻价值。如果所有信息都碎片播报,对于广播新闻而言就是内容的芜杂。因此,川广新闻在探索碎片化播报的同时,首先注重的新闻价值的判断,单条消息的长短以新闻价值而论,必要的背景介绍和内容延伸不能随意删节。

    这样的碎片化播报,川广新闻理解为碎片化梳理,即,当好“把关人”和“过滤器”,为听众梳理“想知、该知”的信息。凡两三句话能说清楚的可以简单处理,无法说清或者导向不明的,则应该保留必要信息。这是对听众的负责,也是对媒体职责的承担。通过提高新闻播报的节奏感,来缓解听众的疲劳;通过创新播报方式,来提升听众的收听耐心,这才是真正的以听众为中心。

    以听众为中心,除了为听众提供有用信息之外,还要便于听众伴随性收听。但伴随性收听不完全等于节目的删繁就简、不加修饰的扁平化传播。倘若节目没有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听众换台或关机,只需要1秒的时间。在强化新闻广播专业性、权威性和服务性的同时,着力打造特色鲜明、风格明显、轻松愉悦的伴随性节目,吸引更多的移动收听群众,正是川广新闻正在努力的方向。

    (二)新闻脱口秀,轻松听天下

    新闻脱口秀以戏说新闻为突破口,是新闻与娱乐的有机结合。热点新闻话题能够让听众有共鸣感和参与积极性,轻松调侃的节目形态则能带给听众许多欢乐。这样的节目,正是川广新闻着力打造的欢快活泼的伴随性节目。它的名字也能体现出这一特点——《下班正前方》,这档节目每天下午17点30分播出,一小时的节目以“你的快乐陪驾”为口号,融新闻话题调侃、搞笑段子演绎、新闻资讯实时刷新、歌曲放送、听众微信参与话题讨论等于一体,两位主持人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和自然流畅的节目推进,赢得了众多粉丝的热捧。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及超高人气的支持,使得该节目在去年的首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获得了“2013网络视听盛典优秀音频节目奖”。

    这档新闻脱口秀除了风格独树一帜之外,还推动了川广新闻制播模式的演变。由于是编播合一的主持人主导制节目,完全消除了编播分离带来的生硬感。该栏目也为川广新闻今后在更大范围内推进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主导制节目积累了经验。

    四、立足本土市场,巩固扩大核心收听群体

    广播是最具本土化特色的媒体。广?播?节?目?的本?土?化?是?听?众?的?需?要。其原因就在于越是发生在身边的本地信息,越能引起听众的关注。强化本土资讯的及时报道和民生服务,增加广播的线下活动,是巩固本土市场占有率、壮大核心收听群体的有效方法。

    (一)本土新闻,服务民生

    升级新闻广播要巩固扩大本土优势,除了提升新闻节目的品质外,需要不断挖掘本土新闻资源,在贴近性上下功夫。在川广新闻全天的新闻节目中,涉及成都本土的新闻资讯占到四成左右,并且大多都是记者的调查报道。这些新闻报道,题材基本上都是本土听众较为关心的热点话题和民生资讯,本土听众乐于接受。此外,川广新闻的热线节目《阳光政务》《城乡立交桥》,本土听众的参与热情也很高。这都是长期聚焦本土新闻,强化民生服务,培养本土听众忠诚度的收获。

    (二)线下活动,走近听众

    线下活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要提升新闻广播在本土的影响力,经常组织开展线下活动,零距离走近听众身边是拓展市场空间的方法之一。

    目前,川广新闻在本土市场的线下活动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走近社区,和社区居民开展面对面的交流、联谊、走访慰问等活动;二是举行听友见面会。今后,线下活动的开展还将进一步拓展广度。

    移动互联时代,广播的发展需要创新思维。除了立足本土市场,坚持听众导向,狠抓内容生产和特色塑造外,当前,川广新闻正在以兼容并包的姿态,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通过与电视、网络的即时互动,打造三位一体的服务型节目;通过新媒体“借船出海”,探索多渠道整合传播。

    一手抓技术革新,一手抓制度建设,创新的力量正在推动川广新闻从传统广播走向新广播。目前,全台的广播云制作平台目前已经搭建完毕,正在进行试运行。依托这一全新的物理技术平台,只需一根网线,任意一名采编人员在任意地点都可以完成对播出节目的制作和上传,节目制播效率得以进一步提升。此外,频率内部的制度建设日益完善,一月一评的“创新月评”激励机制,旨在推进创新常态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创新成为一种常态,每一次细小的变化,都是在为新闻广播的转型升级筑路。以内容、用户、平台、服务为转型突破口,广播媒体新的价值增长点正在形成。

    为提升新闻解读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川广新闻近年来相继开设了《中国评论报道》《主编点评间》等两档评论节目和《天府天天评》《新闻评中评》等两档早晚高峰时段的小板块栏目,并培养了三名本台评论员、发展了10余名特约嘉宾评论员。《中国评论报道》集成各家媒体的观点,通过集成创新,重在点评新闻事件、引导社会舆论;《主编点评间》通过评论员和主持人的直播访谈,重在分享新锐观点。两档评论节目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以新闻事实为依托,以传播思想观点、传递价值判断为要义,通过整合资源,力求“集百家之言,听一家之声”。

    二、紧扣声音元素,强化频率听觉辨识度

    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经说过:广播是“唯一与人类的说话功能相匹配的一种交感神经系统的延伸”。尽管广播是非视觉性媒介,但广播中的声音在与人的接收发生关系后,在想象力的帮助下,广播媒介会唤起听众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的综合体验,从而“获得了一种内视的能力,形成一个自足的、丰富的内心体验”。在广播的符号系统中,声音是构成广播唯一的物质材料和运动形式。广播有别于其他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声音魅力。显然,要提升新闻广播的生产力、发挥比较优势,声音元素的广泛运用不容忽视。

    (一)多元声音,彰显广播媒体特色

    主持人、评论员、编辑、记者的语言,采访对象的录音,新闻现场的背景音响,音效音乐……这些都是广播的声音元素。在近两年的改革创新中,川广新闻强化了各类声音元素的综合运用,特别是探索了编辑在节目中出声和音乐元素的广泛运用,力求使节目更丰富、更好听。

    主持人播报新闻字正腔圆、讨论话题亲和流畅,评论员点评风格突出、独树一帜,编辑在节目中梳理盘点新闻自然、轻松,记者播报现场感强、触发想象空间,音乐延伸主题、烘托气氛,丰富听觉感受。实践证明,多种声音元素的恰当运用,让听众的收听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悦,广播的媒体特色和比较优势也更为明显。

    (二)标识乐曲,构建听觉识别系统

    听觉识别系统(Audio Identity System,简称AIS),是通过听觉刺激传达企业理念、品牌形象的识别系统,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理论的补充。英特尔、微软、麦当劳等国际知名企业都非常重视听觉识别系统的策划与设计,其各具特色的听觉识别符号大众早已耳熟能详。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也开始重视听觉识别系统的设计。特别是《新商标法》正式施行以来,特殊的声音也可以注册为商标,这将为企业听觉识别系统的建立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

    作为声音媒介的广播,构建听觉识别系统同样重要。广播媒体拥有自身的听觉识别,其辨识度才更容易体现。新闻广播要提升辨识度、强化品牌竞争力,需要构建专属的听觉识别系统。

    2012年以来,随着各种声音元素的大量运用,尤其是音乐的运用,川广新闻对听觉识别系统进行了全新的策划制作,形成了由台呼、频宣、导听音乐、垫片音乐、个性化宣传语等构成的全新的听觉识别系统。其中,台呼有两个版本,语言为“传播四川、聆听天下,四川新闻广播”,音乐分别为基于四川民歌《康定情歌》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交响乐重新编曲版,彰显地域特色;“主流传媒、公益力量”的抒情版频宣、固定的节目导听垫乐和新闻播报垫乐等,也是川广新闻听觉识别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系列的台呼、频宣和音乐,特色鲜明、节奏明快、时尚大气,能充分体现新闻张力,经过两年多的使用,已经逐渐在本地听众中形成心理认知,一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就知道这是川广新闻。此外,主持人的播报风格和语态,尤其是品牌主持人的声音,也共同构建起了川广新闻的听觉识别系统,强化了频率的听觉辨识度。

    三、以听众为中心,主动适应其收听习惯

    (一)碎片化梳理,伴随性收听

    全媒体时代,也是信息碎片化时代。信息碎片化是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在互联网信息爆炸式增长的当下,人们时刻都被各式各样的碎片化信息包围着。快餐式、条目式的海量信息,让不少人出现了信息焦虑和接收疲劳。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客观上也造成了受众注意力的减退,更倾向于简短的内容。

    面对受众接收习惯的改变,不少广播媒体的新闻节目都在调整,调整的方法就是主动适应听众的需求,严格控制单条消息的篇幅,使信息发布密度加大。

    然而,新闻碎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研究发现,为了控制篇幅,不少碎片化的新闻背景交待不清、针对性不强,“浅阅读”“泛播报”的模式缺少价值判断和舆论导向。新闻传播不仅仅是发布信息,还要强调新闻价值。如果所有信息都碎片播报,对于广播新闻而言就是内容的芜杂。因此,川广新闻在探索碎片化播报的同时,首先注重的新闻价值的判断,单条消息的长短以新闻价值而论,必要的背景介绍和内容延伸不能随意删节。

    这样的碎片化播报,川广新闻理解为碎片化梳理,即,当好“把关人”和“过滤器”,为听众梳理“想知、该知”的信息。凡两三句话能说清楚的可以简单处理,无法说清或者导向不明的,则应该保留必要信息。这是对听众的负责,也是对媒体职责的承担。通过提高新闻播报的节奏感,来缓解听众的疲劳;通过创新播报方式,来提升听众的收听耐心,这才是真正的以听众为中心。

    以听众为中心,除了为听众提供有用信息之外,还要便于听众伴随性收听。但伴随性收听不完全等于节目的删繁就简、不加修饰的扁平化传播。倘若节目没有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听众换台或关机,只需要1秒的时间。在强化新闻广播专业性、权威性和服务性的同时,着力打造特色鲜明、风格明显、轻松愉悦的伴随性节目,吸引更多的移动收听群众,正是川广新闻正在努力的方向。

    (二)新闻脱口秀,轻松听天下

    新闻脱口秀以戏说新闻为突破口,是新闻与娱乐的有机结合。热点新闻话题能够让听众有共鸣感和参与积极性,轻松调侃的节目形态则能带给听众许多欢乐。这样的节目,正是川广新闻着力打造的欢快活泼的伴随性节目。它的名字也能体现出这一特点——《下班正前方》,这档节目每天下午17点30分播出,一小时的节目以“你的快乐陪驾”为口号,融新闻话题调侃、搞笑段子演绎、新闻资讯实时刷新、歌曲放送、听众微信参与话题讨论等于一体,两位主持人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和自然流畅的节目推进,赢得了众多粉丝的热捧。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及超高人气的支持,使得该节目在去年的首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获得了“2013网络视听盛典优秀音频节目奖”。

    这档新闻脱口秀除了风格独树一帜之外,还推动了川广新闻制播模式的演变。由于是编播合一的主持人主导制节目,完全消除了编播分离带来的生硬感。该栏目也为川广新闻今后在更大范围内推进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主导制节目积累了经验。

    四、立足本土市场,巩固扩大核心收听群体

    广播是最具本土化特色的媒体。广?播?节?目?的本?土?化?是?听?众?的?需?要。其原因就在于越是发生在身边的本地信息,越能引起听众的关注。强化本土资讯的及时报道和民生服务,增加广播的线下活动,是巩固本土市场占有率、壮大核心收听群体的有效方法。

    (一)本土新闻,服务民生

    升级新闻广播要巩固扩大本土优势,除了提升新闻节目的品质外,需要不断挖掘本土新闻资源,在贴近性上下功夫。在川广新闻全天的新闻节目中,涉及成都本土的新闻资讯占到四成左右,并且大多都是记者的调查报道。这些新闻报道,题材基本上都是本土听众较为关心的热点话题和民生资讯,本土听众乐于接受。此外,川广新闻的热线节目《阳光政务》《城乡立交桥》,本土听众的参与热情也很高。这都是长期聚焦本土新闻,强化民生服务,培养本土听众忠诚度的收获。

    (二)线下活动,走近听众

    线下活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要提升新闻广播在本土的影响力,经常组织开展线下活动,零距离走近听众身边是拓展市场空间的方法之一。

    目前,川广新闻在本土市场的线下活动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走近社区,和社区居民开展面对面的交流、联谊、走访慰问等活动;二是举行听友见面会。今后,线下活动的开展还将进一步拓展广度。

    移动互联时代,广播的发展需要创新思维。除了立足本土市场,坚持听众导向,狠抓内容生产和特色塑造外,当前,川广新闻正在以兼容并包的姿态,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通过与电视、网络的即时互动,打造三位一体的服务型节目;通过新媒体“借船出海”,探索多渠道整合传播。

    一手抓技术革新,一手抓制度建设,创新的力量正在推动川广新闻从传统广播走向新广播。目前,全台的广播云制作平台目前已经搭建完毕,正在进行试运行。依托这一全新的物理技术平台,只需一根网线,任意一名采编人员在任意地点都可以完成对播出节目的制作和上传,节目制播效率得以进一步提升。此外,频率内部的制度建设日益完善,一月一评的“创新月评”激励机制,旨在推进创新常态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创新成为一种常态,每一次细小的变化,都是在为新闻广播的转型升级筑路。以内容、用户、平台、服务为转型突破口,广播媒体新的价值增长点正在形成。

    为提升新闻解读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川广新闻近年来相继开设了《中国评论报道》《主编点评间》等两档评论节目和《天府天天评》《新闻评中评》等两档早晚高峰时段的小板块栏目,并培养了三名本台评论员、发展了10余名特约嘉宾评论员。《中国评论报道》集成各家媒体的观点,通过集成创新,重在点评新闻事件、引导社会舆论;《主编点评间》通过评论员和主持人的直播访谈,重在分享新锐观点。两档评论节目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以新闻事实为依托,以传播思想观点、传递价值判断为要义,通过整合资源,力求“集百家之言,听一家之声”。

    二、紧扣声音元素,强化频率听觉辨识度

    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经说过:广播是“唯一与人类的说话功能相匹配的一种交感神经系统的延伸”。尽管广播是非视觉性媒介,但广播中的声音在与人的接收发生关系后,在想象力的帮助下,广播媒介会唤起听众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的综合体验,从而“获得了一种内视的能力,形成一个自足的、丰富的内心体验”。在广播的符号系统中,声音是构成广播唯一的物质材料和运动形式。广播有别于其他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声音魅力。显然,要提升新闻广播的生产力、发挥比较优势,声音元素的广泛运用不容忽视。

    (一)多元声音,彰显广播媒体特色

    主持人、评论员、编辑、记者的语言,采访对象的录音,新闻现场的背景音响,音效音乐……这些都是广播的声音元素。在近两年的改革创新中,川广新闻强化了各类声音元素的综合运用,特别是探索了编辑在节目中出声和音乐元素的广泛运用,力求使节目更丰富、更好听。

    主持人播报新闻字正腔圆、讨论话题亲和流畅,评论员点评风格突出、独树一帜,编辑在节目中梳理盘点新闻自然、轻松,记者播报现场感强、触发想象空间,音乐延伸主题、烘托气氛,丰富听觉感受。实践证明,多种声音元素的恰当运用,让听众的收听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悦,广播的媒体特色和比较优势也更为明显。

    (二)标识乐曲,构建听觉识别系统

    听觉识别系统(Audio Identity System,简称AIS),是通过听觉刺激传达企业理念、品牌形象的识别系统,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理论的补充。英特尔、微软、麦当劳等国际知名企业都非常重视听觉识别系统的策划与设计,其各具特色的听觉识别符号大众早已耳熟能详。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也开始重视听觉识别系统的设计。特别是《新商标法》正式施行以来,特殊的声音也可以注册为商标,这将为企业听觉识别系统的建立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

    作为声音媒介的广播,构建听觉识别系统同样重要。广播媒体拥有自身的听觉识别,其辨识度才更容易体现。新闻广播要提升辨识度、强化品牌竞争力,需要构建专属的听觉识别系统。

    2012年以来,随着各种声音元素的大量运用,尤其是音乐的运用,川广新闻对听觉识别系统进行了全新的策划制作,形成了由台呼、频宣、导听音乐、垫片音乐、个性化宣传语等构成的全新的听觉识别系统。其中,台呼有两个版本,语言为“传播四川、聆听天下,四川新闻广播”,音乐分别为基于四川民歌《康定情歌》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交响乐重新编曲版,彰显地域特色;“主流传媒、公益力量”的抒情版频宣、固定的节目导听垫乐和新闻播报垫乐等,也是川广新闻听觉识别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系列的台呼、频宣和音乐,特色鲜明、节奏明快、时尚大气,能充分体现新闻张力,经过两年多的使用,已经逐渐在本地听众中形成心理认知,一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就知道这是川广新闻。此外,主持人的播报风格和语态,尤其是品牌主持人的声音,也共同构建起了川广新闻的听觉识别系统,强化了频率的听觉辨识度。

    三、以听众为中心,主动适应其收听习惯

    (一)碎片化梳理,伴随性收听

    全媒体时代,也是信息碎片化时代。信息碎片化是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在互联网信息爆炸式增长的当下,人们时刻都被各式各样的碎片化信息包围着。快餐式、条目式的海量信息,让不少人出现了信息焦虑和接收疲劳。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客观上也造成了受众注意力的减退,更倾向于简短的内容。

    面对受众接收习惯的改变,不少广播媒体的新闻节目都在调整,调整的方法就是主动适应听众的需求,严格控制单条消息的篇幅,使信息发布密度加大。

    然而,新闻碎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研究发现,为了控制篇幅,不少碎片化的新闻背景交待不清、针对性不强,“浅阅读”“泛播报”的模式缺少价值判断和舆论导向。新闻传播不仅仅是发布信息,还要强调新闻价值。如果所有信息都碎片播报,对于广播新闻而言就是内容的芜杂。因此,川广新闻在探索碎片化播报的同时,首先注重的新闻价值的判断,单条消息的长短以新闻价值而论,必要的背景介绍和内容延伸不能随意删节。

    这样的碎片化播报,川广新闻理解为碎片化梳理,即,当好“把关人”和“过滤器”,为听众梳理“想知、该知”的信息。凡两三句话能说清楚的可以简单处理,无法说清或者导向不明的,则应该保留必要信息。这是对听众的负责,也是对媒体职责的承担。通过提高新闻播报的节奏感,来缓解听众的疲劳;通过创新播报方式,来提升听众的收听耐心,这才是真正的以听众为中心。

    以听众为中心,除了为听众提供有用信息之外,还要便于听众伴随性收听。但伴随性收听不完全等于节目的删繁就简、不加修饰的扁平化传播。倘若节目没有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听众换台或关机,只需要1秒的时间。在强化新闻广播专业性、权威性和服务性的同时,着力打造特色鲜明、风格明显、轻松愉悦的伴随性节目,吸引更多的移动收听群众,正是川广新闻正在努力的方向。

    (二)新闻脱口秀,轻松听天下

    新闻脱口秀以戏说新闻为突破口,是新闻与娱乐的有机结合。热点新闻话题能够让听众有共鸣感和参与积极性,轻松调侃的节目形态则能带给听众许多欢乐。这样的节目,正是川广新闻着力打造的欢快活泼的伴随性节目。它的名字也能体现出这一特点——《下班正前方》,这档节目每天下午17点30分播出,一小时的节目以“你的快乐陪驾”为口号,融新闻话题调侃、搞笑段子演绎、新闻资讯实时刷新、歌曲放送、听众微信参与话题讨论等于一体,两位主持人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和自然流畅的节目推进,赢得了众多粉丝的热捧。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及超高人气的支持,使得该节目在去年的首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获得了“2013网络视听盛典优秀音频节目奖”。

    这档新闻脱口秀除了风格独树一帜之外,还推动了川广新闻制播模式的演变。由于是编播合一的主持人主导制节目,完全消除了编播分离带来的生硬感。该栏目也为川广新闻今后在更大范围内推进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主导制节目积累了经验。

    四、立足本土市场,巩固扩大核心收听群体

    广播是最具本土化特色的媒体。广?播?节?目?的本?土?化?是?听?众?的?需?要。其原因就在于越是发生在身边的本地信息,越能引起听众的关注。强化本土资讯的及时报道和民生服务,增加广播的线下活动,是巩固本土市场占有率、壮大核心收听群体的有效方法。

    (一)本土新闻,服务民生

    升级新闻广播要巩固扩大本土优势,除了提升新闻节目的品质外,需要不断挖掘本土新闻资源,在贴近性上下功夫。在川广新闻全天的新闻节目中,涉及成都本土的新闻资讯占到四成左右,并且大多都是记者的调查报道。这些新闻报道,题材基本上都是本土听众较为关心的热点话题和民生资讯,本土听众乐于接受。此外,川广新闻的热线节目《阳光政务》《城乡立交桥》,本土听众的参与热情也很高。这都是长期聚焦本土新闻,强化民生服务,培养本土听众忠诚度的收获。

    (二)线下活动,走近听众

    线下活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要提升新闻广播在本土的影响力,经常组织开展线下活动,零距离走近听众身边是拓展市场空间的方法之一。

    目前,川广新闻在本土市场的线下活动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走近社区,和社区居民开展面对面的交流、联谊、走访慰问等活动;二是举行听友见面会。今后,线下活动的开展还将进一步拓展广度。

    移动互联时代,广播的发展需要创新思维。除了立足本土市场,坚持听众导向,狠抓内容生产和特色塑造外,当前,川广新闻正在以兼容并包的姿态,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通过与电视、网络的即时互动,打造三位一体的服务型节目;通过新媒体“借船出海”,探索多渠道整合传播。

    一手抓技术革新,一手抓制度建设,创新的力量正在推动川广新闻从传统广播走向新广播。目前,全台的广播云制作平台目前已经搭建完毕,正在进行试运行。依托这一全新的物理技术平台,只需一根网线,任意一名采编人员在任意地点都可以完成对播出节目的制作和上传,节目制播效率得以进一步提升。此外,频率内部的制度建设日益完善,一月一评的“创新月评”激励机制,旨在推进创新常态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创新成为一种常态,每一次细小的变化,都是在为新闻广播的转型升级筑路。以内容、用户、平台、服务为转型突破口,广播媒体新的价值增长点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