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试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应用

    常方玉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以及信息化的发展,犯罪类型及其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侦查手段不能破案,可以借助新兴的科学手段——心理测试技术。心理测试技术利用心理刺激生理反应的规律,给以特定问题的刺激,诱发生理反应,进而获取被测人相关心理信息。心理测试技术具有保护无辜、提供重点嫌疑人调查线索、提供调查方向、识别伪证、突破犯罪嫌疑人心理底线、预防犯罪等功能。目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心理测试技术的鉴定结论只能帮助审查、判断证据,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理论的进步,仪器的规范以及法律的健全,心理测试技术必将走进证据之途。

    关键词:心理测试技术;法律地位;心理压力;证据

    中图分类号:DF79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6-0113-02

    0引言

    从1895年“测谎技术”的诞生,到如今心理测试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世界范围内的心理测试技术经历了长期的演化,我国心理测试技术也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进步。在多个领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心理测试技术概述

    心理测试技术,是使用Polygraph的心理实验技术。心理测试技术属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心理生理学交叉学科,系心理学分支学科之一[1]。

    传统的心理测试技术的自然起源,由于受到当时的技术水平的发展,采用的方法为“神示”“沸水法”“圣猴法”“嚼米法”等。进入科学发展阶段以后,心理测试技术开始科学化和规范化,利用仪器和相关理论基础来获取被测人的心理信息。

    2心理测试技术的基本作用

    2.1保护无辜

    保护无辜是心理测试技术最重要的作用,在案发初期,可能会有大量的嫌疑人进入到侦查人员的视野,我们采取传统的侦查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而且容易出现疏漏。而采用心理测试技术,可以利用系统化测试方法在短时间内准确地排除无辜者。这一点也被国内外的大量实践所证明。所以说心理测试的第一功能就是保护无辜,认定清白。

    2.2提供调查方向

    在案件调查中,最困难的就是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线索太少,几乎没有什么线索,就会让侦查人员特别头疼,无处下手。二是线索太多,错综复杂,扰乱侦查人员的思绪,难以甄别。这个时候就可以采取心理测试技术来帮助我们侦查案件,对于第一种情况,信息稀少大多数是因为被调查的人不愿意将信息吐露出来,即使是无辜者,例如受害人、证人、知情人出于各种原因,基于安全考虑,也会将信息隐藏。此时,我们采用心理测试技术,通过犯罪情景测试法去了解被测人的知情与否,帮助侦查人员获取线索,能为案件的进展取得质的飞跃。针对第二种,线索太多,比较复杂的情况,采取心理测试技术更加有效,对锁定的犯罪嫌疑人逐一进行测谎,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调查方向,提高办案效率,节省时间,同时也增加了破案的成功率。

    2.3鉴别伪证、伪供

    证据在案件侦查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能否顺利破案,而侦查中又对证据的要求具有绝对性。在现实中,会出现几个证据或者口供之间相互矛盾的情况,如何辨别证据的真伪就成了侦查人员的头等大事。心理测试技术可以帮助鉴别,达到其他司法手段不能达到的效果。对于不同的人,可以用同一套试题分别鉴定,对于同一个人,可以既测“矛”,又测盾。复杂的矛盾就可以通过心理测试技术快速、准确地鉴别出来。

    2.4突破犯罪嫌疑人心理底线

    基于目前我国情况,心理测试技术的鉴定意见只能帮助、判断证据,而不能作为证据使用。所以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底线,使其自述其罪、坦白交代是最有效的途径,也是侦查人员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在心理测试技术参与的多起案件中,绝大多数都是利用心理测试技术,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提问,突破其心理底线,在到达“火候”的时候,调查人员对其审问,最终破案,这也是为何心理测试技术虽不是证据但是在大量实践中帮助破获多起案件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也需要测试人员掌握专业的测试技术,在讯问前通过测谎人员的反复说明和强调测谎仪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并利用犯罪嫌疑人对测谎仪的神秘感,从而对其形成强大心理压力,促使其如实供述。“先测后审”也成为了心理检测技术的原则,在测后的几小时内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是最薄弱的,测谎能够为突审提供最好的时机。

    2.5预防犯罪

    根据我国的法治理念,以预防犯罪为主。通过对法律的健全以及刑罚的严厉性,达到社会预防犯罪的效果。同样,侦查手段的进步也会对社会公众产生一定的震慑性。不会让犯罪嫌疑人产生“我做了案,也不一定把我逮到,只要我不认,逮到也不会量刑”的侥幸心理。所以侦查手段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在预防犯罪方面还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心理检测技术就是具有客观、科学的辅助手段,可以通过被测人的生理变化,推测其心理信息,帮助破案。让想依据“疑罪从无”的犯罪分子无处可逃。

    3心理测试技术的法律地位

    3.1国外概况

    在全世界有多达50个国家在不同程度的使用心理测试技术,规定也各有不同。在美国至少有22个州法院明确规定可以将心理测试的结论作为证据使用[2]。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法庭要采用其为证据,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被测者是自愿测试的[3]。在日本满足一定条件,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3.2我国现状

    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批复中明确指出:人民检察院办理案件,可以使用CPS多道心理測试鉴定结论帮助审查、判断证据,但不能将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作为证据使用。这是我国有关于心理测试技术的一个明确界定,确立了心理测试技术在我国的地位。也就是说,在我国,心理测试鉴定结论不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它只是帮助审查、判断证据。在实际应用中,有条件的适用,只有被测人身心良好,符合条件,自愿接受心理测试,才可对其进行测试。

    4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前景

    心理测试技术在全世界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的健康发展必须走法制化和科学化的道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加强测试人员的培训,提高测试水平。实际操作中,测试能取得什么效果,与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测试人员的编题水平,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的测试结果不同。所以提高测试人员的测试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必须加强人员的培训,才能使心理测试技术规范化。

    (2)深入测试理论的研究,建立科學体系。任何学科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持。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性来源就是对理论的研究,涉及到心理学与生理学的交叉学科,系心理学分支学科之一。理论来支持是实践是必不可少的,要在原有的知识理论体系中再不断完善,与时俱进。

    (3)研制测试的新型仪器,提升技术的科学水平。心理测试技术是通过对被测人提问,通过测试仪器获得生理信息进而获取心理信息。测试仪器的科学性决定了测试的科学与否。测试仪器也在不断更新、进度。从1921年拉尔森发明的“第一代测谎仪”,只有呼吸和血压两个指标,到现代的测谎仪会涉及呼吸、血压、脉搏、皮电、肌肉、动作等多个指标,完成了技术的革新,也让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大大提高。未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争取研制出更高水平的先进仪器。

    (4)完善测试的法律制度,提供法律保障。在我们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确立心理测试技术的地位,必须要通过法律途径,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才是我们测试人要走的路。在人员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支持以及仪器的进步、操作的规范化后,测试的准确率一定会有所保障,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使心理测试技术真正地走上证据之途。

    5结语

    心理测试技术在当今只作为帮助判断证据的一种方式在实践中已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帮助破获多起案件。测试的鉴定结论在我国成为法定证据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理论的充实、仪器的更新、社会的重视,测试结论的准确性会越来越高,总有一天心理测试技术会成为一种司法鉴定手段,成为法定证据。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维护社会秩序,创造美好家园环境奉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武伯欣.心理检测技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7.

    [2] 陈卫东.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3]The Queensland Police Union[M].澳大利亚:APA,1997.

    (责编:陈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