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治

    肖文刚 李庆华

    摘要:介绍了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鉴别诊断方法、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4-0047-02

    犬细小病毒病是当前严重危害犬类健康的传染病,以呕吐,腹泻大便带血和急性心肌炎为特征,是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又称出血性肠炎。该病毒非常稳定且对环境有相当耐性,可在环境中存活数月以上。未治疗的病犬死亡率高达90%以上,而一般在良好的治疗计划下,80%~90%患犬可以痊愈。

    1流行特征

    细小病毒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天气寒冷的季节多发。以12周龄以下的幼犬最易感染。病犬粪便中含病毒量最高。由于细小病毒存活期很长,并且对清洁剂和大多数的消毒剂都有很强的抵抗力,犬细小病毒病的传染非常快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传染病,可以经由排出的粪便传染给其他犬只,这些带有病毒的粪便如果沾在犬只或其他物体上,都会散播病原而传染别的犬只。犬细小病毒病通常与犬吃的东西有关,所以在没有注射过疫苗的特别是3个月以下的犬出现肠胃疾病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尽早去动物诊疗机构确诊。

    2临床症状

    犬细小病毒病的症状在临床上一般为两种类型,即出血性肠炎型和非化脓性心肌炎型。

    2.1出血性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症状

    多发于2~6月龄的幼犬,潜伏期7~14 d,病犬开始表现为精神沉郁,厌食,病初表现发热,体温可达40 ℃以上,软便或轻微呕吐,鼻镜干燥,可视黏膜前期潮红,后期苍白。初期呕吐物为食物,之后为黏液状及黄绿色液体,随后发展成为频繁呕吐和剧烈腹泻。起初粪便呈灰色、黄色或乳白色,带果冻状黏液,后粪便呈番茄酱色或咖啡色,味腥臭,排便次数不定,有里急后重之症。便血后病犬表现为眼球下陷,鼻镜干燥,全身无力,体重明显下降,病犬常因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原因,而于腹泻后3 d左右死亡。从病初症状轻微到严重一般不超过2 d,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1周。

    2.2非化脓性心肌炎型细小病毒症状

    心肌炎型多见于4~6周龄幼犬,病犬突然发病,病初精神尚好,常无先兆性症状,或仅表现出轻度腹泻,个别的出现呕吐,续而突然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可视黏膜苍白,有的还出现发绀,走路摇摆甚至站立困难,精神高度沉郁,饮食欲废绝,体温正常或升高,心区听诊有心内杂音,有的肺部听诊有湿啰音,病犬常因急性心力衰竭,呼吸极度困难,脉快而弱,心脏听诊出现杂音,在数小时内死亡。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

    3鉴别诊断

    小于2岁的幼犬若突然出现腥臭的出血性下痢,往往会优先怀疑犬细小病毒病感染,同时也要考虑是否有细菌性或寄生虫的因素存在,诊断犬细小病毒病的感染需要依照病史、疫苗注射记录、是否与带毒犬只接触、临床症状、血液学检查与实验室诊断结果,诊断中最常用来进行犬细小病毒病确诊的工具为ELISA检测套组及快速诊断试纸,结合临床病史、血常规检查,即可确诊。若试纸结果阳性,血液白细胞数下降,粪便拉稀且腥臭即可诊断为犬细小病毒病感染。

    4预防

    4.1做好疫苗注射

    犬细小病毒病的预防关键是要做好疫苗注射,制定良好周密的免疫计划,按时定期免疫是预防犬细小病毒病的关键。可选用英特威二联苗间隔15 d注射1次,每年注射2次,可收到较好的免疫效果。因为疫苗联次越低,免疫效果越好。

    4.2坚持自繁自养

    尽量不要从外地购进犬只,如需购进,必须与原犬群隔离饲养1个月,只有无传染性疾病的犬才可进入原犬舍。

    4.3搞好饲养管理

    犬舍要保持清洁干净,冬暖夏凉,犬舍和用具要经常消毒,每月至少两次,消毒药可选用复合酚,大毒杀等。不要喂给犬过量的肉类或腐败变质的食物、生鱼的内脏及冰冻的食物,避免诱发此病,不要带犬到犬集中的地方游逛,避免接触性传染,喂养要定时定量。

    5治疗

    犬细小病毒病的治疗必须做到隔离治疗,严防传染它犬和病犬之间的相互交叉感染,勤消毒,遗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可能造成该病扩散和蔓延,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以支持疗法为主,其治疗原则包括:维持体液与电解质平衡,预防二次感染,控制胃肠道症状,维持体内营养,抗病毒治疗,其他治疗等。若能在病犬确诊时立即订立良好的治疗计划,能有效帮助病犬度过发病期。一般采用乳酸林格氏液为输液基底,并结合临床表现添加氯化钾,幼犬容易有低体温问题应配合使用点滴加温器来维持体温;若病犬因肠炎造成蛋白流失,出现低白蛋白血症,则需要考虑输血浆或是液体溶液以维持循环体液。抗菌消炎可选择氨苄青霉素,以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可选择碳酸氢钠;维持体温和营养可选择高糖加能量合剂、复合维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