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看似贫穷实乃富足的媒介

    李宏

    【摘要】2014年国际广播特写会议除赏听讨论节目、介绍广播特写创作方法外,重点展示了上一年度广播人在多媒体时代的探索成果,研讨广播如何创新、发展。本文综述了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瑞典广播人的跨媒体项目,以及各国广播人关于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发展的主要观点,并介绍了新人奖、终身成就奖和尼古莱银柱奖的获奖人物和作品。

    【关键词】广播特写 跨媒体项目 App 广播特质 不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G229【文献标识码】A

    国际广播特写会议(以下简称IFC)成立于1974年,每年召开一次,每次在不同的国家举办。全球各地的广播特写制作人在一起赏听评论节目、交流探讨广播的发展。今年的会议2014年5月11~15日在德国莱比锡召开,来自欧洲各国和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150多位代表出席。

    让听众成为用户——新鲜多样的跨媒体广播特写

    加拿大资深广播特写制作人克里斯 布鲁克斯介绍他的跨媒体项目《Inside Outside Battery》

    与往届不同,本次会议拿出一半的时间展示了上一年度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瑞典、瑞士6个国家广播人的跨媒体项目。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加拿大Battery电台克里斯·布鲁克斯带来的《炮台内外徒步探险》(Inside Outside Battery),他为自己这个App项目所写的广告词是:“放下收音机,系好鞋带!徒步穿行这个互动的特写。”

    Battery,是加拿大纽芬兰岛圣约翰市内的一个社区,山势陡峭,像该城的门户,此处译为“炮台”。收听《炮台内外徒步探险》不必用收音机,只需要带上耳机走入这个城市。你可以从这个城市的任何一个地点开始,走到什么地方耳机里就会播放关于这个地方的广播特写。各种类型的节目、音乐、歌曲、文学、诗歌、时事新闻、调查性报道,告诉你这个地方有什么值得看的,可能是一个建筑的历史,也可能是一个艺术家的经历,还可能是住在那里的居民为你讲述他自己的故事。在演示现场,当“我们”走到码头时,“我们”听到了克里斯·布鲁克斯2003年制作的经典广播特写《禁捕鳕鱼十周年》。有意思的是,你可能会在这个特写里遇到当地的艺术家,他为你指点他画中风景的实际位置;你还会听到当地小说家创作的令你毛骨悚然的鬼故事……当然,只要你不想听,你换个方向,节目就会自动转换。整个探险的过程你不必开机也不必关机,更不用自己去选择,你只要随心所欲地行走,节奏由你自己把握,方向由你自己掌控,全球定位系统(GPS)会自动根据你所在的位置为你播放节目,在你双眼饱览这个城市的外在风光时,广播耳语般地为你讲述这个城市内在的故事,陪伴你穿行整个城市,深度了解她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气质。“你可能会闭上眼睛,但你不会合上耳朵”,克里斯·布鲁克斯这样说。

    当然,这样的收听方式需要依靠智能手机,并且只局限于你走入Battery所在的这个城市。你需要把这个App下载到手机里,就可开始这个“音频的徒步探险”。手机的页面顶端显示这样一行字:“倾听这里”(Hear about Here)。克里斯·布鲁克斯是这个城市的居民,是加拿大资深的广播特写制作人,在国际广播界很有影响,他拿遍了国际上所有与广播相关的奖项,并且始终充满了创新精神。每次听他的新作品你都会发现他在超越自己。从2009年开始,他已经不再满足广播特写自身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而是开始多媒体融合项目的试验。《炮台内外徒步探险》2013年10月推出,拥有潜在用户8.4万,是由2012年的在线广播特写《这里说——地图故事》(【Here】Say——a story cartography)发展而来的。克里斯·布鲁克斯称自己这个新型广播为“景观特写”(A Landscape documentary or a Place-based feature)。

    岩斯·亚里许(左一)和他的团队在介绍跨媒体项目

    《M10号电车上的乘客》

    德国RBB电台(Rundfunk Berlin-Brandenburg)呈现的多媒体项目《M10号电车上的乘客》也令人耳目一新。这个项目讲述的是柏林M10号电车上乘客的故事。节目中乘客们随意地谈论他们做什么,他们要去哪里,他们的感受和向往。每个故事5分钟,按照21个关键词被划分在相应的专题里,比如,陌生、帮助、海港、日常、无能为力、怀疑、信念、性爱、画像、拥挤、黑夜、愤怒,等等。用户可以任意选择在线点听,这辆“M10”就好像一台“广播特写机”,只要你愿意,它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你播放。不同的是,每个故事都配有黑白照片,仿佛“看得见”声音。其实,“看不见”是广播的一大优势,采访对象因为“看不见”而向广播记者敞开心扉,告诉你心底的秘密。所以,这个项目组的设计人员特意使用黑白照片而不是彩色片,刻意隐去讲话人的面孔,巧妙地把网络的形象与广播的神秘结合在一起。其实更为有意思的是:你似乎看见的M10这辆电车、车厢里的情景、车外的风景,你甚至似乎看见了讲故事这个人的脚、手、肩膀、背影,但你始终看不见他的脸。

    《M10号电车上的乘客》由德国著名的广播特写制作人岩斯·亚里许负责,他带着三位年轻人纳丁-克鲁匝勒、珍妮·马利巴赫和约翰内斯·尼克曼共同制作。高品质的声音、实用而时尚的话题,融视频优势与广播特点为一体的新形态,使这个节目深受德国青年的喜爱。

    《让广播实现“可视化”》是英国垂树(Falling?Tree)?广播节目制作公司创办人艾伦·豪尔讲座的题目,他呈现的《微特写》(Short Cuts)是为了探索在数码空间里如何让传统广播节目变得更加吸引人。《微特写》用的是简短的讲故事的格式,尝试着将广播和多媒体融合,包括音频的和视频的、线性的和互动的,《微特写》每星期二下午也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艾伦·豪尔坦承这些巧妙又迷人的尝试在新的发现和失败之间徘徊。但是他说:“今天,若要吸引新的听众,没有别的途径,只能不断尝试。”

    法国《解放报》(Libération)的马利安尼克·贝洛特以《你为什么要拍我煮咖啡?》为题,介绍了一部获奖的关于广播特写制作者的多媒体作品。三位广播特写制作人——迈赫迪-阿后蒂格、安琪丽-替巴和贝娅特丽丝-莱卡——在反思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展示他们将新闻变成艺术的激情和作品。贝洛特在2008年曾以在网络电台播出的广播连续剧《鱼缸》获得欧洲最佳广播剧奖。

    英国《卫报》的多媒体项目编辑弗朗西斯·帕内塔以《数字世界》为题,通过她的三个作品《你身上的衬衫》——一个令人不安的关于孟加拉国服装行业的特写,《飞行途中》——一个逼真的、充满数据的关于全球航空业的互动作品,《碎片》——一个华丽的、360度的、从伦敦最高的摩天大楼的顶端俯瞰整个伦敦的全景图,阐述了她对未来的数码广播的见地:将收音机文档转化为网络文档,有效利用数码分布潜能,媒体人要转型应当奉行“数码当先”。

    法国、英国媒体人展示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也让与会者在惊叹之余不停地发问:这些作品还是广播特写吗?或许是另一种多媒体格式?广播会逐步走向视频化吗?广播是否会渐渐衰退成为一个单纯的视频配音?

    每次讲座都有问答讨论环节,每一次都非常热烈,话筒在现场150位与会代表手中流转,总是在被主持人多次叫停后才安静。最热烈的讨论发生在《解放我们的大脑——大辩论》现场,150人围坐在一起辨论:广播真的要视频化吗?广播的下一步如何发展?我们广播人如何面对这个新的飞速变化的世界?观点不同的人针锋相对,甚至唇枪舌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位发言人的观点,实录在此。

    瑞士的多媒体学者托马斯-威贝尔说:“既然我们都认为,至少一部分人认为,广播节目需要进入数字领域,那么到底是什么在阻止我们开始行动呢?第一,缺乏洞察力。数字革命对当今世界的影响,远远超过90年前广播诞生对当时世界的影响,许多同行和经理们仍然没有弄清楚这一点。第二,缺乏能力。缺乏解决与数字相关问题的能力,与多媒体制作人之间没有共同言语,更难说合作。第三,技术障碍。目前新技术和新平台高速涌现——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程序、游戏化、超大数据……没有谁会忽视目前这个超媒体世界。它规模大、多样化、格式新、多学科交叉,社会覆盖面广。我们中许多人在广播这个行业中工作的时间太久了,即使没有任何障碍,他们也很难想象什么会变成可能。”

    德国独立广播节目制作人海尔默特·科派茨基认为:“本次会议展示的某些作品隐含着这样一层意思:‘让广播特写得以生存的灵丹妙药是广播的可视化。我觉得这意味着放弃广播不可视化的主要价值。本来,广播能在听众的头脑中创造形象,使听众参与作者的创作,成为作者的助手。假如认为广播的手段过于单调,是否应该增加画面来丰富它。举一个例子:去年在法兰克福举办了阿尔伯来许特·杜勒尔(1471年~1528年)的绘画和木刻作品展览。其中许多作品只有黑白两色。为了使画更具吸引力,策展人给画上了色——红色、黄色和蓝色。在展览会上,你可以对两种不同的处理加以对比。不难发现,给原作上色以后,其质朴典雅的特点消失了,成了米老鼠式的动画。这是艺术上的自杀。现在,你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一言以蔽之,我要求在一个广播特写里听到的是:作者和他的声音(当然是广义上的)、他的语调、他的幽默、他的荒唐、他的怪诞……他的全部个性。这些通过耳朵接收到的人情化的信息,不需要什么‘可视化。这个诉求并非怀旧,一点都不是。现在我每天都在利用这神奇的工具——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但是不管将来在哪一个平台上操作,广播这一行的基本价值决不能丢弃。以少胜多,简单就是丰富!广播,我们那看似贫穷实乃富足的媒介!”

    是的,广播人要充分运用新媒体,但是一定要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无论在哪个新技术平台上运作广播,都要传扬广播的基本特质。这样,广播才能具有别的媒介不可替代、无法复制的独特性和魅力。

    职业的起点与终点——新人奖和终身成就奖

    IFC会议只讨论作品,不评奖。往年只在开幕式上颁发年初评出的新人奖。但本次会议却颁发了三个奖:新人奖即奥克-布洛姆斯特伦纪念奖(?ke?Blomstr?mAward)和终身成就奖——阿克塞尔·埃格布莱许特奖,还有议程里没有、闭幕式上惊现的尼古莱银柱奖。

    每届IFC会议我都会见到许多新鲜的面孔。各国会议代表必须发现、培养新人并带他们参加一年一度的会议,这是IFC的传统。为此,上世纪80年代末IFC专门设立了新人奖,此奖以瑞典电台已故的广播特写制作人奥克·布洛姆斯特伦的名字命名。他是布朗创办IFC最早的合作者,曾长时间担任瑞典电台广播特写部主任,非常关注培养年轻人。新人奖一年一评,只颁给30岁以下的广播人,全球3位。获奖者可以得到以下奖励:第一,获得欧广联广播特写培训学院资深老师一对一的为期一年的在线辅导,并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各有一次面对面的集中培训,最终完成一个作品;第二,获得全额资助参加当年5月召开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和10月举办的欧洲奖评选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业界专家学者交流。

    新人奖设立20多年来,为国际广播界发现并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获得第17届麦鲁利奇奖广播特写大奖和第45届意大利广播特写大奖的英国广播公司(BBC)青年广播特写制作人斯蒂文·纳加姆就是去年此奖的获得者。目前已成为国际广播界领军人物的德国广播特写制作人岩斯·亚里许是2005年此奖的获得者,今年,岩斯·亚里许已是获奖者一对一的指导老师,并成为另一个重要奖项——终身成就奖的评委。

    今年获得新人奖的三位年轻人是:瑞典的雨果·莱维特(Hugo Lavett),代表作品是《湖边女尸》;美国的凯西·涂(KathyTu),代表作品为《战斗机飞行员》;挪威的艾达·卡琳·古维卡(Ida Karine Gullvik),代表作为《祖母的战争》。其中美国28岁的华裔自由撰稿人凯西·涂(涂毓珊)的作品《战斗机飞行员》是本届会议上听到的最有特色的作品。这个时长6分34秒的广播特写就像美国电影大片一样吸引人,给人以震撼。它讲述的是退役的美国空军中校迈克尔·麦基在海湾战争期间第一次驾驶战斗机作战的经历。特写的结构很简单,通篇都是主人公的独白。讨论中大家认为,一个人的独白却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故事本身很吸引人。其次是主人公的表达很独特。主人公机关枪一样的语速、绘声绘色却真实自然的描述、脱口而出的一串串准确数字,动人心弦的细节,把战争对人的影响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听众面前。还有,作者对声音的敏感、创新的声音编辑和制作技巧也是这个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

    阿克塞尔·埃格布莱许特奖其实并不是IFC的固有项目。这个以德国广播界先驱人物阿克塞尔·埃格布莱许特的名字命名的奖项,是德国莱比锡媒介基金会于2008年设立的,两年一次,每次一名,授予用德语广播的(包括德国、奥地利、瑞士等)杰出广播特写作家,以表彰他们的终身成就。IFC的发起人布朗被特邀作为这个奖一连三届的评委会主席,并于2012年被授予“阿克塞尔·埃格布莱许特奖——荣誉奖”。

    2014年是IFC40周年生日,又恰逢在莱比锡召开,有了这样的渊源和机缘,往届在1月份颁发的此奖被特别安排在5月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期间颁发,让今年的获奖者感受到更多的荣耀与祝贺,也让所有的与会者体会到职业的尊严。

    今年获奖的是德国广播界的自由撰稿人保罗·科尔,他1960年开始从事广播,至今已整整54年。他创作了大量历史、文化和环保方面的广播作品,并有多部相关专著出版。颁奖词称“他出色的叙事才能和宽广的研究领域使他的广播作品独一无二”。在一个半小时的颁奖仪式上,评委会代表、德国RBB的广播特写编辑岩斯·亚里许做了长篇发言,详细地介绍了保罗的成就和贡献;德国莱比锡媒介基金会主席为保罗颁奖。保罗在获奖感言中表达了他对广播的热爱和对广播同仁的感谢。保罗上台领奖前,我和他曾在餐厅、车站、会场偶遇过好几次,聊天中我感觉到他是一位认真而腼腆的人,担心迟到,认真听会,生怕漏掉一个环节。我一点也没感觉到他的年龄——77岁。

    国际广播特写会议的创始人布朗获得尼古莱银柱奖

    还有一位让我从来感觉不到生理年龄的广播人是布朗,大家都称他里欧。40年前,是他创建了IFC——国际广播特写大会。40周年的这一届莱比锡会议,他又是一位灵魂人物,确立会议主题、流程、走向,选择作讲座的专家。每天最早出现在会场,与每一位与会人员见面、交谈,特别是年轻人。讨论节目时他认真倾听,想要发言就像普通代表一样举手示意;讲座现场他几乎一直站在边上关注大家的反应,随时准备补台。你根本想不到他已经85岁高龄。然而,掌控整个会议的布朗,却意外地失控了本届会议闭幕式上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每次会议例行的感谢部分,莱比锡媒介基金会主席致完答谢词后话锋一转,他说:“为本次莱比锡IFC会议做出实质性贡献的是彼得·里昂哈特·布朗。他是思想的源泉,广播特写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一个父亲般的朋友和顾问。彼得·里昂哈特·布朗,父亲布朗,为了您对广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莱比锡媒介基金会授予您尼古莱银柱奖。如果有谁值得得到这份荣誉,那就是彼得·里昂哈特·布朗。”全场起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尼古莱(Nikolai)是莱比锡最古老的教堂顶端的银柱。尼古莱银柱奖的奖牌是一个20厘米高的真实银质柱体,莱比锡媒介基金会以此奖励为媒介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这是职业的终点了吗?布朗说:“这是我最后一次为IFC做贡献啦!”我说,我不相信。两年前,当他组织完“思想战车——未来的广播特写”国际研讨会时,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所以,我相信,一定还会有下一次!

    瑞士的多媒体学者托马斯-威贝尔说:“既然我们都认为,至少一部分人认为,广播节目需要进入数字领域,那么到底是什么在阻止我们开始行动呢?第一,缺乏洞察力。数字革命对当今世界的影响,远远超过90年前广播诞生对当时世界的影响,许多同行和经理们仍然没有弄清楚这一点。第二,缺乏能力。缺乏解决与数字相关问题的能力,与多媒体制作人之间没有共同言语,更难说合作。第三,技术障碍。目前新技术和新平台高速涌现——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程序、游戏化、超大数据……没有谁会忽视目前这个超媒体世界。它规模大、多样化、格式新、多学科交叉,社会覆盖面广。我们中许多人在广播这个行业中工作的时间太久了,即使没有任何障碍,他们也很难想象什么会变成可能。”

    德国独立广播节目制作人海尔默特·科派茨基认为:“本次会议展示的某些作品隐含着这样一层意思:‘让广播特写得以生存的灵丹妙药是广播的可视化。我觉得这意味着放弃广播不可视化的主要价值。本来,广播能在听众的头脑中创造形象,使听众参与作者的创作,成为作者的助手。假如认为广播的手段过于单调,是否应该增加画面来丰富它。举一个例子:去年在法兰克福举办了阿尔伯来许特·杜勒尔(1471年~1528年)的绘画和木刻作品展览。其中许多作品只有黑白两色。为了使画更具吸引力,策展人给画上了色——红色、黄色和蓝色。在展览会上,你可以对两种不同的处理加以对比。不难发现,给原作上色以后,其质朴典雅的特点消失了,成了米老鼠式的动画。这是艺术上的自杀。现在,你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一言以蔽之,我要求在一个广播特写里听到的是:作者和他的声音(当然是广义上的)、他的语调、他的幽默、他的荒唐、他的怪诞……他的全部个性。这些通过耳朵接收到的人情化的信息,不需要什么‘可视化。这个诉求并非怀旧,一点都不是。现在我每天都在利用这神奇的工具——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但是不管将来在哪一个平台上操作,广播这一行的基本价值决不能丢弃。以少胜多,简单就是丰富!广播,我们那看似贫穷实乃富足的媒介!”

    是的,广播人要充分运用新媒体,但是一定要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无论在哪个新技术平台上运作广播,都要传扬广播的基本特质。这样,广播才能具有别的媒介不可替代、无法复制的独特性和魅力。

    职业的起点与终点——新人奖和终身成就奖

    IFC会议只讨论作品,不评奖。往年只在开幕式上颁发年初评出的新人奖。但本次会议却颁发了三个奖:新人奖即奥克-布洛姆斯特伦纪念奖(?ke?Blomstr?mAward)和终身成就奖——阿克塞尔·埃格布莱许特奖,还有议程里没有、闭幕式上惊现的尼古莱银柱奖。

    每届IFC会议我都会见到许多新鲜的面孔。各国会议代表必须发现、培养新人并带他们参加一年一度的会议,这是IFC的传统。为此,上世纪80年代末IFC专门设立了新人奖,此奖以瑞典电台已故的广播特写制作人奥克·布洛姆斯特伦的名字命名。他是布朗创办IFC最早的合作者,曾长时间担任瑞典电台广播特写部主任,非常关注培养年轻人。新人奖一年一评,只颁给30岁以下的广播人,全球3位。获奖者可以得到以下奖励:第一,获得欧广联广播特写培训学院资深老师一对一的为期一年的在线辅导,并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各有一次面对面的集中培训,最终完成一个作品;第二,获得全额资助参加当年5月召开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和10月举办的欧洲奖评选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业界专家学者交流。

    新人奖设立20多年来,为国际广播界发现并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获得第17届麦鲁利奇奖广播特写大奖和第45届意大利广播特写大奖的英国广播公司(BBC)青年广播特写制作人斯蒂文·纳加姆就是去年此奖的获得者。目前已成为国际广播界领军人物的德国广播特写制作人岩斯·亚里许是2005年此奖的获得者,今年,岩斯·亚里许已是获奖者一对一的指导老师,并成为另一个重要奖项——终身成就奖的评委。

    今年获得新人奖的三位年轻人是:瑞典的雨果·莱维特(Hugo Lavett),代表作品是《湖边女尸》;美国的凯西·涂(KathyTu),代表作品为《战斗机飞行员》;挪威的艾达·卡琳·古维卡(Ida Karine Gullvik),代表作为《祖母的战争》。其中美国28岁的华裔自由撰稿人凯西·涂(涂毓珊)的作品《战斗机飞行员》是本届会议上听到的最有特色的作品。这个时长6分34秒的广播特写就像美国电影大片一样吸引人,给人以震撼。它讲述的是退役的美国空军中校迈克尔·麦基在海湾战争期间第一次驾驶战斗机作战的经历。特写的结构很简单,通篇都是主人公的独白。讨论中大家认为,一个人的独白却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故事本身很吸引人。其次是主人公的表达很独特。主人公机关枪一样的语速、绘声绘色却真实自然的描述、脱口而出的一串串准确数字,动人心弦的细节,把战争对人的影响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听众面前。还有,作者对声音的敏感、创新的声音编辑和制作技巧也是这个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

    阿克塞尔·埃格布莱许特奖其实并不是IFC的固有项目。这个以德国广播界先驱人物阿克塞尔·埃格布莱许特的名字命名的奖项,是德国莱比锡媒介基金会于2008年设立的,两年一次,每次一名,授予用德语广播的(包括德国、奥地利、瑞士等)杰出广播特写作家,以表彰他们的终身成就。IFC的发起人布朗被特邀作为这个奖一连三届的评委会主席,并于2012年被授予“阿克塞尔·埃格布莱许特奖——荣誉奖”。

    2014年是IFC40周年生日,又恰逢在莱比锡召开,有了这样的渊源和机缘,往届在1月份颁发的此奖被特别安排在5月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期间颁发,让今年的获奖者感受到更多的荣耀与祝贺,也让所有的与会者体会到职业的尊严。

    今年获奖的是德国广播界的自由撰稿人保罗·科尔,他1960年开始从事广播,至今已整整54年。他创作了大量历史、文化和环保方面的广播作品,并有多部相关专著出版。颁奖词称“他出色的叙事才能和宽广的研究领域使他的广播作品独一无二”。在一个半小时的颁奖仪式上,评委会代表、德国RBB的广播特写编辑岩斯·亚里许做了长篇发言,详细地介绍了保罗的成就和贡献;德国莱比锡媒介基金会主席为保罗颁奖。保罗在获奖感言中表达了他对广播的热爱和对广播同仁的感谢。保罗上台领奖前,我和他曾在餐厅、车站、会场偶遇过好几次,聊天中我感觉到他是一位认真而腼腆的人,担心迟到,认真听会,生怕漏掉一个环节。我一点也没感觉到他的年龄——77岁。

    国际广播特写会议的创始人布朗获得尼古莱银柱奖

    还有一位让我从来感觉不到生理年龄的广播人是布朗,大家都称他里欧。40年前,是他创建了IFC——国际广播特写大会。40周年的这一届莱比锡会议,他又是一位灵魂人物,确立会议主题、流程、走向,选择作讲座的专家。每天最早出现在会场,与每一位与会人员见面、交谈,特别是年轻人。讨论节目时他认真倾听,想要发言就像普通代表一样举手示意;讲座现场他几乎一直站在边上关注大家的反应,随时准备补台。你根本想不到他已经85岁高龄。然而,掌控整个会议的布朗,却意外地失控了本届会议闭幕式上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每次会议例行的感谢部分,莱比锡媒介基金会主席致完答谢词后话锋一转,他说:“为本次莱比锡IFC会议做出实质性贡献的是彼得·里昂哈特·布朗。他是思想的源泉,广播特写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一个父亲般的朋友和顾问。彼得·里昂哈特·布朗,父亲布朗,为了您对广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莱比锡媒介基金会授予您尼古莱银柱奖。如果有谁值得得到这份荣誉,那就是彼得·里昂哈特·布朗。”全场起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尼古莱(Nikolai)是莱比锡最古老的教堂顶端的银柱。尼古莱银柱奖的奖牌是一个20厘米高的真实银质柱体,莱比锡媒介基金会以此奖励为媒介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这是职业的终点了吗?布朗说:“这是我最后一次为IFC做贡献啦!”我说,我不相信。两年前,当他组织完“思想战车——未来的广播特写”国际研讨会时,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所以,我相信,一定还会有下一次!

    瑞士的多媒体学者托马斯-威贝尔说:“既然我们都认为,至少一部分人认为,广播节目需要进入数字领域,那么到底是什么在阻止我们开始行动呢?第一,缺乏洞察力。数字革命对当今世界的影响,远远超过90年前广播诞生对当时世界的影响,许多同行和经理们仍然没有弄清楚这一点。第二,缺乏能力。缺乏解决与数字相关问题的能力,与多媒体制作人之间没有共同言语,更难说合作。第三,技术障碍。目前新技术和新平台高速涌现——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程序、游戏化、超大数据……没有谁会忽视目前这个超媒体世界。它规模大、多样化、格式新、多学科交叉,社会覆盖面广。我们中许多人在广播这个行业中工作的时间太久了,即使没有任何障碍,他们也很难想象什么会变成可能。”

    德国独立广播节目制作人海尔默特·科派茨基认为:“本次会议展示的某些作品隐含着这样一层意思:‘让广播特写得以生存的灵丹妙药是广播的可视化。我觉得这意味着放弃广播不可视化的主要价值。本来,广播能在听众的头脑中创造形象,使听众参与作者的创作,成为作者的助手。假如认为广播的手段过于单调,是否应该增加画面来丰富它。举一个例子:去年在法兰克福举办了阿尔伯来许特·杜勒尔(1471年~1528年)的绘画和木刻作品展览。其中许多作品只有黑白两色。为了使画更具吸引力,策展人给画上了色——红色、黄色和蓝色。在展览会上,你可以对两种不同的处理加以对比。不难发现,给原作上色以后,其质朴典雅的特点消失了,成了米老鼠式的动画。这是艺术上的自杀。现在,你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一言以蔽之,我要求在一个广播特写里听到的是:作者和他的声音(当然是广义上的)、他的语调、他的幽默、他的荒唐、他的怪诞……他的全部个性。这些通过耳朵接收到的人情化的信息,不需要什么‘可视化。这个诉求并非怀旧,一点都不是。现在我每天都在利用这神奇的工具——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但是不管将来在哪一个平台上操作,广播这一行的基本价值决不能丢弃。以少胜多,简单就是丰富!广播,我们那看似贫穷实乃富足的媒介!”

    是的,广播人要充分运用新媒体,但是一定要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无论在哪个新技术平台上运作广播,都要传扬广播的基本特质。这样,广播才能具有别的媒介不可替代、无法复制的独特性和魅力。

    职业的起点与终点——新人奖和终身成就奖

    IFC会议只讨论作品,不评奖。往年只在开幕式上颁发年初评出的新人奖。但本次会议却颁发了三个奖:新人奖即奥克-布洛姆斯特伦纪念奖(?ke?Blomstr?mAward)和终身成就奖——阿克塞尔·埃格布莱许特奖,还有议程里没有、闭幕式上惊现的尼古莱银柱奖。

    每届IFC会议我都会见到许多新鲜的面孔。各国会议代表必须发现、培养新人并带他们参加一年一度的会议,这是IFC的传统。为此,上世纪80年代末IFC专门设立了新人奖,此奖以瑞典电台已故的广播特写制作人奥克·布洛姆斯特伦的名字命名。他是布朗创办IFC最早的合作者,曾长时间担任瑞典电台广播特写部主任,非常关注培养年轻人。新人奖一年一评,只颁给30岁以下的广播人,全球3位。获奖者可以得到以下奖励:第一,获得欧广联广播特写培训学院资深老师一对一的为期一年的在线辅导,并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各有一次面对面的集中培训,最终完成一个作品;第二,获得全额资助参加当年5月召开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和10月举办的欧洲奖评选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业界专家学者交流。

    新人奖设立20多年来,为国际广播界发现并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获得第17届麦鲁利奇奖广播特写大奖和第45届意大利广播特写大奖的英国广播公司(BBC)青年广播特写制作人斯蒂文·纳加姆就是去年此奖的获得者。目前已成为国际广播界领军人物的德国广播特写制作人岩斯·亚里许是2005年此奖的获得者,今年,岩斯·亚里许已是获奖者一对一的指导老师,并成为另一个重要奖项——终身成就奖的评委。

    今年获得新人奖的三位年轻人是:瑞典的雨果·莱维特(Hugo Lavett),代表作品是《湖边女尸》;美国的凯西·涂(KathyTu),代表作品为《战斗机飞行员》;挪威的艾达·卡琳·古维卡(Ida Karine Gullvik),代表作为《祖母的战争》。其中美国28岁的华裔自由撰稿人凯西·涂(涂毓珊)的作品《战斗机飞行员》是本届会议上听到的最有特色的作品。这个时长6分34秒的广播特写就像美国电影大片一样吸引人,给人以震撼。它讲述的是退役的美国空军中校迈克尔·麦基在海湾战争期间第一次驾驶战斗机作战的经历。特写的结构很简单,通篇都是主人公的独白。讨论中大家认为,一个人的独白却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故事本身很吸引人。其次是主人公的表达很独特。主人公机关枪一样的语速、绘声绘色却真实自然的描述、脱口而出的一串串准确数字,动人心弦的细节,把战争对人的影响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听众面前。还有,作者对声音的敏感、创新的声音编辑和制作技巧也是这个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

    阿克塞尔·埃格布莱许特奖其实并不是IFC的固有项目。这个以德国广播界先驱人物阿克塞尔·埃格布莱许特的名字命名的奖项,是德国莱比锡媒介基金会于2008年设立的,两年一次,每次一名,授予用德语广播的(包括德国、奥地利、瑞士等)杰出广播特写作家,以表彰他们的终身成就。IFC的发起人布朗被特邀作为这个奖一连三届的评委会主席,并于2012年被授予“阿克塞尔·埃格布莱许特奖——荣誉奖”。

    2014年是IFC40周年生日,又恰逢在莱比锡召开,有了这样的渊源和机缘,往届在1月份颁发的此奖被特别安排在5月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期间颁发,让今年的获奖者感受到更多的荣耀与祝贺,也让所有的与会者体会到职业的尊严。

    今年获奖的是德国广播界的自由撰稿人保罗·科尔,他1960年开始从事广播,至今已整整54年。他创作了大量历史、文化和环保方面的广播作品,并有多部相关专著出版。颁奖词称“他出色的叙事才能和宽广的研究领域使他的广播作品独一无二”。在一个半小时的颁奖仪式上,评委会代表、德国RBB的广播特写编辑岩斯·亚里许做了长篇发言,详细地介绍了保罗的成就和贡献;德国莱比锡媒介基金会主席为保罗颁奖。保罗在获奖感言中表达了他对广播的热爱和对广播同仁的感谢。保罗上台领奖前,我和他曾在餐厅、车站、会场偶遇过好几次,聊天中我感觉到他是一位认真而腼腆的人,担心迟到,认真听会,生怕漏掉一个环节。我一点也没感觉到他的年龄——77岁。

    国际广播特写会议的创始人布朗获得尼古莱银柱奖

    还有一位让我从来感觉不到生理年龄的广播人是布朗,大家都称他里欧。40年前,是他创建了IFC——国际广播特写大会。40周年的这一届莱比锡会议,他又是一位灵魂人物,确立会议主题、流程、走向,选择作讲座的专家。每天最早出现在会场,与每一位与会人员见面、交谈,特别是年轻人。讨论节目时他认真倾听,想要发言就像普通代表一样举手示意;讲座现场他几乎一直站在边上关注大家的反应,随时准备补台。你根本想不到他已经85岁高龄。然而,掌控整个会议的布朗,却意外地失控了本届会议闭幕式上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每次会议例行的感谢部分,莱比锡媒介基金会主席致完答谢词后话锋一转,他说:“为本次莱比锡IFC会议做出实质性贡献的是彼得·里昂哈特·布朗。他是思想的源泉,广播特写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一个父亲般的朋友和顾问。彼得·里昂哈特·布朗,父亲布朗,为了您对广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莱比锡媒介基金会授予您尼古莱银柱奖。如果有谁值得得到这份荣誉,那就是彼得·里昂哈特·布朗。”全场起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尼古莱(Nikolai)是莱比锡最古老的教堂顶端的银柱。尼古莱银柱奖的奖牌是一个20厘米高的真实银质柱体,莱比锡媒介基金会以此奖励为媒介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这是职业的终点了吗?布朗说:“这是我最后一次为IFC做贡献啦!”我说,我不相信。两年前,当他组织完“思想战车——未来的广播特写”国际研讨会时,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所以,我相信,一定还会有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