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网络文化这把双刃剑

    张静

    摘要:网络文化既有正面价值也有负面价值。网络文化在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推动教育模式转变和促进人际交流沟通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法律及道德底线,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冲击优秀传统文化和加重个人与社会疏离。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文化这把“双刃剑”,才能更好地建设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

    关键词:网络文化;正面价值;负面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带给人们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内容丰富,但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是不同意识形态、文化观念、道德理念和生活方式激烈斗争的阵地,其中既有积极向上的“红色”信息,也有虚假颓废的“灰色”信息,还有低级庸俗的“黄色”信息,更有蛊惑有害的“黑色”信息。网络文化就像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它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难免为其所伤。要建设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首先要正确认识网络文化的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从而趋利避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网络文化的正面价值

    (一)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

    互联网带给人们一个开放共享的信息海洋,无论何时何地,只需要轻点鼠标,方便、快捷、强大的网络搜索功能就能为我们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而且只要符合网络管理的要求,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1](P.124)网络文化的这种开放性和共享性使网络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如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等等。网民们在多元文化、多元观念的交流与碰撞中,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闻。

    (二)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络具有天然的自由民主属性。它不仅方便、快捷、高效,而且渠道畅通、成本低、风险小,网络无疑成为人们表达民意、进行舆论监督和参政议政的首选。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网络社区、论坛、BBS、博客、微博等早已经成为民意表达的新阵地。网民们在网上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热点话题进行“热议”。网民在通过网络畅所欲言,表达民意的同时也是在进行网络舆论监督。网络舆论监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网络反腐。现在继小偷反腐、情妇反腐之后,网络已经成为立竿见影的反腐利器。其效果大家有目共睹。网络文化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还表现在网络问政。如今各种问政平台,政务微博、官员微博、十八大代表微博群、领导人粉丝团微博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给了老百姓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网络已逐渐改变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使民众享有更多民主权力,从而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三)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个性”一词有着丰富的内涵,不仅指人的性格。此处“人的个性”指的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及由此形成的个人特有素质、品格、气质、性格、爱好、兴趣、特长、情感等的总和。人的个性的发展程度表现为人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独特创造性的发展程度。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网络信息传播全球化、多元化,网民们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培育和锻炼,网民的独立评判意识、主观选择意识、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创新意识等日渐增强。网民们往往更积极地寻求信息、利用信息和传播信息。这大大改善了许多人在传统的现实社会的被动角色地位,成为更具有生气和活力的能动的人。在网络虚拟空间里,由于没有权威、没有统治,个体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为个性的张扬创造了条件。网民可以自由发挥,说你想说的,写你想写的,秀你想秀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张扬。

    (四)推动教育模式转变

    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以灌输式为主要特征,是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知识单向传输,学习者被动接受的过程。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方式趋向自由化、个性化,学习方式更具有主动性、互动性和创造性。这种网络教育模式可以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学任何想学的东西。大量的网上信息、丰富的共享资源,强大的搜索功能为人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网络,人们足不出户便可共享全球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极为丰富,内容涉及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哲学、宗教、历史、艺术、体育等,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并且这些资源时刻处于更新之中。教育模式的转变也使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的理念深入人心。网络教育时代,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而且如今的终身教育,除了人的工作和职业需要之外,更重视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使个人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促进人际交流沟通

    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低成本、跨地域沟通的可能。从最初的电子邮件、到后来的聊天室、BBS、QQ、MSN、博客,再到现在的微博、微信和形形色色的社交网站,各种各样的网络社交工具非常方便、快捷、高效,实现了信息的即时双向互动和多向互动。由于网络文化的这种互动性,网民们很容易基于自己的兴趣自由加入各种社区,如开心网、人人网,Facebook,各种网络游戏社区,各种论坛,各种QQ群,微信群等等,形成各种各样的具有社会性的群体。这些都从不同方面扩大了人们的朋友圈,促进了人际间的交流沟通。

    二、网络文化的负面价值

    (一)挑战法律及道德底线

    如今的网上充斥着各种戏谑搞笑的信息,虽然其中不乏一些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搞笑作品,这些作品活跃了网络文化,给人们带来轻松愉悦。但是很多恶搞作品品位不高,粗俗低下,某些网友对名著、名画、名剧、名人肖像等的恶搞甚至挑战了侵犯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著作权的法律边界。还有某些负面的网络红人通过挑战道德底线来刺激观众的眼球,挑动观众某根敏感的神经。如果袒胸露乳的图片、低俗露骨的语言、无聊暴露的视频大行其道,网民们的审美观也将变得日益庸俗与肤浅,审美偏向视觉化与畸形化,仅追求表面的视觉快感,甚至导致道德观念整体滑坡。而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网络黑客、网络欺诈、网络犯罪更是严重挑战法律及道德底线。

    (二)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网络文化创造的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对于人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人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网瘾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顽疾。一方面,长时间上网不仅会造成视力下降、精力损耗,而且意味着持续遭受电脑辐射的侵袭,引起人类大脑、脏器以及皮肤等的病变。另一方面,网络虚拟世界的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是现实世界所望尘莫及的,但无论人在虚拟世界中如何尽情驰骋,终归都要回到现实中来,这种虚拟和现实的冲突造成了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长此以往,心理控制力减弱、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双重人格等心理亚健康状况将极大影响“网虫”们的生活与工作。[2](P.118-121)网络上低级庸俗的内容尤其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起到消极的、有害的作用,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成威胁。

    (三)冲击优秀传统文化

    网络给每一位网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因此,各种文化在网络里都能自由传播。由此带来的文化冲突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便利用其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倾销自己的文化,竭力抹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些年轻的网民好奇心强,接受新鲜事物快,往往容易沦为他们的信徒,结果会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淡漠感或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网上充斥着对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及精英文化的解构和戏谑。比如对杜甫的恶搞,对唐诗三百首的恶搞。另外,网上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内容也在侵蚀中华民族 “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3](P.132)以及“仁义礼智信”等精神内核。长此以往,传统文化有可能淹没在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西方文化体系当中,民族文化的生存将受到极大的挑战。[4](P. 129)

    (四)加重个人与社会疏离

    由于网络交往与传统的人际交往大不相同,每个人都可匿名存在,因而缺乏责任的约束,往往也就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网络社交成为当下最时髦的交友方式,人人网、“漂流瓶”、微信“摇”出有缘人……不少青年因长期沉迷于网络交友患上“网络社交依赖症”,他们通过网络交友、恋爱,在网上无话不谈,见面时却感觉无话可说。社会个体化分离趋势正在出现,公众生活正趋于一种微生活、浅交友、浅沟通和浅思考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个人智能终端,而忽略了与家人、朋友之间的面对面沟通,很多人把自己封锁在微世界中,愿意在网络传递感受,发表评论,而缺失面对面的交流。这种情况长期发展,必然会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新的人际障碍,致使人际关系淡漠、从而扩大个人与社会的疏离。

    可以说,网络给我们打开了潘多拉之盒,那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清醒地认识网络文化的利与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大限度弘扬其正面价值,抑制其负面价值。目前,中共中央非常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不论官方还是民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重要性。与前几年相比,网络上释放出更多的正能量,重塑着社会的真善美。相信只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网络文化的正面价值必定压过负面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仕勇.理解网络文化——媒介与社会的视角[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

    [2]宋元林等.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9.

    [3]王国炎,汤忠钢.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J].江 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4]赵惜群,翟中杰.双刃之利剑:网络文化价值初探[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