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论证力 丰富文化味

    毛永健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朱熹又云:“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古人还云:“诗者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就高考作文的素材而言,考生要想“为无米之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已经熟背的古诗词中摘取。摘取诗词素材同样有三境:“浅者”将与命题主旨相关联的诗词直接嵌引入文,也可作为分论点建构行文支架;“中者”对诗词略作解读,将其诗意与主旨进行有机的勾连;“高者”提炼诗词意境入文,展情境再现之妙。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考生读书已逾十载,积累各种主题的诗词颇多,故而随手拈来并非难事,何乐而不为?

    一、偷其字:移花接木

    所谓“偷其字”,就是直接引用古诗词中的名句素材入文,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及文化意蕴;或者借用诗词的典型结构框架来搭建文章的结构支架,以使分论点古香古色,庄重典雅,勾人眼眸。“偷其字”的策略要点有三:一是所引用的诗词素材要与命题主旨有内在的联系,或者将诗词素材附属于与主旨关联的诗人。二是文章的题目、开头、过渡、结尾及文中均可引用诗词素材,但衔接融汇必须自然,切勿给人以堆砌之感。三是诗词素材一旦作为论据呈现,考生可在引用之后进行分析,以便将诗词素材与主题勾连起来,形成一个严密的叙议整体,或者作为抒情言志的载体,那诗词素材中的意象就要与整篇文章的情境协调一致,共同为表情达意服务。例如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选择诚信,选择中华魂》。

    选择诚信,选择中华魂

    湖南一考生

    一份诚信,一腔热血,一片拿云心事。

    一曲诚信,一阕高歌,一劍笑看风云。

    诚信是一条流了五千年的河,涓涓不绝,流出了黄面孔,流出了黄土地,流出了华夏大地的众生芸芸。

    诚信是一支神奇的笔,龟背上长出了汉字,汉字上长出了华夏。一代代一脉脉,吸天地之灵气,吮日月之精华。

    诚信是中华民族之魂。华夏礼仪之邦,诚信成为高尚道德的尺度,美丽灵魂的砝码。诚信者,人必敬重。

    有这样一朵诚信的花,它诚信于爱情。这朵花里,充盈了孟姜女的眼泪,雷锋塔下的呻吟,遥遥天河间的无尽思念,草长莺飞中梁祝双双。这朵爱的诚信花,凝聚了李清照的“寻寻觅觅”,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陆游的“几年离索”,王维的“红豆生南国”。这朵诚信的花哟,凄美,哀婉。

    有这样一棵诚信的树,它诚信于友情。这棵树里,长满了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元稹、白居易的共看夕阳,欧阳修、范仲淹的互勉互励。这棵诚信的树里,深藏着王勃的“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韦应物的“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棵友情的树啊,浓郁,隽秀。

    有这样一方诚信的土,它诚信于人民。周恩来的鞠躬尽瘁,焦裕禄的不辞劳苦,孔繁森的一心为公。这一方诚信的热血啊,洗礼出岳飞的精忠报国,戚继光的横扫倭寇,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这一方诚信的土,深厚,凝重。

    诚信忠于爱情,有诚信的滋润,爱情才会幻化得更加丰腴、迷人。

    诚信忠于友情,有诚信的灌溉,友情才会出落得更加纯洁、脱俗。

    诚信更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千千万万的公仆,忠于蒸蒸日上的华夏。有了这份诚信,这爱国的心才会更火热,这爱国的情才会更真挚,这爱国的胸怀才会更加荡气回肠。

    诚信,就是中华魂!选择诚信,就是选择中华魂。

    文章亮点主要有三:一是结构布局简单明了,起承转合无比清晰,惯于运用排比句式,内蕴排山倒海之语势,给人“开窗放入大江来”之豪迈情怀。二是素材丰富,荟萃中华传统文化,将“诚信”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例举了传说人物伯牙、子期,唐人元稹、白居易、王勃、韦应物、高适,宋人欧阳修、范仲淹、岳飞,明人戚继光,清人林则徐,现当代人周恩来、孔繁森,等等。纵跨六个朝代,考生知识之广博,理解之深刻,表述之到位,确是同辈翘楚。三是诗词素材旁征博引,精华荟萃,丰富异常。第六段直接嵌引李清照《声声慢》、柳永《雨霖铃》、陆游《钗头凤》及王维《相思》中的诗句来论证“诚信这朵爱情之花的凄美与哀婉”,第七段引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及高适《别董大(其一)》中的诗句来论证“诚信这课友谊之树的浓郁与隽秀”。咋一看,考生视野之广阔,素材之丰赡,信息之密集,语言之精美确实给人一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感,但是仔细一审视,考生所引用的诗词,几乎都来自于课本,却给人以“胸藏丘壑”之感。由此可见,课本诗词是一个丰盈的素材库,考生勇“偷其字”,对付一篇高考作文绰绰有余。

    二、偷其意:点石成金

    所谓“偷其意”,就是化用诗词中内容、技法、结构等,主要聚焦“写什么”以解决素材的问题,其次也可关注“怎么写”以解决行文思路的问题,“会如何”以解决文章感染力的问题。尽管都是模仿借鉴,但是“偷其意”在对考生文化素养的要求上,明显高于“偷其字”,这就需要考生从写作的具体实际出发,竭尽四两拨千斤之能力,借诗词素材之诗情,引发自我之文情,借诗词素材之事例,勾出自我之论据,启发灵思,唤醒感觉,联想生发,演绎成文,最终达到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以真取胜、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终极目的。郭沫若曾说“我有一个写作秘诀,就是先看人家的书再写”,黄庭坚评价杜甫之诗“无一字无来处”,两人所言如出一辙,其关键点就在于模仿之人能否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点石成金。因此,“偷其意”的核心点就在于如何化用诗词素材中的意蕴,将诗词精魂转化为高考作文。这已经是高考作文的高级思维层次。例如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人生重在选择》。

    人生重在选择

    吉林一考生

    作文话题像一叶小舟,负载着心灵在诗海游渡。关于“选择”的名句珍珠,是这般感人至深、璀璨夺目!

    ——题记

    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爱国诗人屈原,一生都在为富国强民而探索着,然而怀王昏庸、奸佞当道,屈原的种种努力都因为“忠不被用”而无济于世。是随波逐流、从俗偷生,还是宁为放逐也不苟且?这两句诗如实地表达了屈原毅然决然的人生抉择;坚持我的追求,执着我的所爱,继续我的奋斗,即使为此九死一生也决不后悔!正因为屈原有此伟大的选择,他才能深思高举、正道正行,成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其英名业绩“与天地比寿,日月齐光”。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大诗人李白虽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但他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长安三年,不过是供统治者“歌舞升平”“浅吟低唱”的御用文人。“大济苍生”成泡影,满腹经论无所用。然而,李白毕竟是李白,他不为高官而奉迎,不图厚禄而谄媚,在去留、穷达的十字路口上,毅然选择了不“摧眉折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其正直、伟岸、潇洒,成就了他那豪放、脱俗、飘逸的伟大品格。

    于谦: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此诗题为《石灰吟》,但远远不止吟咏石灰。作者托物言志、设喻抒怀,充分体现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作者理想的追求、人生的选择。于谦少有大志,二十三岁中第入仕,直至担任兵部尚书之重职,如果他不能握好“选择”这把双刃剑,势必为剑所伤,成为罪恶的俘虏。正因为他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崇高选择,才能具备“粉骨碎身全不怕”的志节,才能秉持“清风两袖朝天去”的廉洁,才能成为忠勇如岳飞的民族英雄,德高似包拯、海瑞的一代清官。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面對列强入侵、朝廷昏庸、民族危亡,林则徐果断地选择了“虎门销烟”,何以有此决心和行动?这两句诗就是其人生追求、人格理念 、价值取向的具体写照:只要有利于国家民族,我就尽志而为,虽死不辞,怎能因为是祸就躲避,是福就争取呢?或许有人会说:“此诗写于‘销烟之后。”不错,时间上的确如此,但这种伟大的情志早已根植于心胸、融汇于血液,成为他人生的准则、行为的指南,并与其联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了他人生的伟大与不朽。

    文章构思别具一格,在用材上既不讲生动有趣的故事,也不发长篇的议论与分析,而是精选了几个考生曾经背诵过的诗歌名句作解释,谈体会,巧妙引用到文中,是“偷其意”之典范。考生共选取了四个人物的名句进行评述解读,将诗句内涵与主旨衔接,其中屈原选择正直爱国,李白选择高傲豪放,于谦选择清廉执着,林则徐选择忠诚勇敢,他们的选择成就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和辉煌的人生。考生在对每个人物进行评述时,都关注到了两点,一是人物本身的所作所为就与命题的主旨“选择”关联,二是所化用的诗句尽管不能完全直接论证主旨,但是通过考生的分析,使之也与主旨发生了勾连,这样就确保了诗句的论据性质,更确保了四则材料均可直接证明“人生重在选择”的观点。除此而外,在诗词素材的使用上,考生还将“偷其字”与“偷其意”交汇运用,以直接引用的诗句去解读分论点诗句,在丰富论据之余,也让文章脱离平淡而具有了别样的文化意蕴。至于结构布局上的支架问题,如果开篇有诗词嵌入,会更耀眼;结尾处有一段总括,会让整个结构更为严谨。

    三、偷其气:推陈出新

    所谓“偷其气”,该“气”即指“气韵”,而“气韵”则为文章独特的风格、典雅的意境或无穷的韵味。由此,可见这里的“气”,已经不再停留于形似的层面,而是抵达了神似的境界,这就对考生的文化素养、想象能力和思维水平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事实上,诗词的意境是指所写之“境”与所达之“意”的水乳交融,是群体化了的“象”与“情”的内外贯通。考生化用诗词意境,就必须站在透彻领悟诗词思想与艺术表达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独特的领悟,有机地勾连作文命题主旨,智慧地选择素材角度进行新的演绎与扩张的一种用材技法。这是对诗词素材进行的个性化解读,更是对原有诗词意境的着色与补充,开拓与创新。杜甫曾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还有人如是说:“一切写作都从模仿开始,未有不模仿而成为大家者;一切模仿都必须有创新,未有不创新而成为大家者。”由上述论者所言可见,模仿是高考作文写作的捷径,但是创新却是模仿的终极目的。如若考生一味模仿,不求思维创新,那就只能是东施效颦,结果会适得其反。为此,“偷其气”只是创新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写作的全部归宿。例如江苏卷高考优秀作文《遥远的琵琶语》。

    遥远的琵琶语

    江苏一考生

    转轴拨弦,抚琴箫歌,幽怨在弦间颤然,岁月从指间滑落,绵绵的乡音如流水般静静的蔓延、回想……

    千载琵琶作胡语

    月华如练,一轮相思独悬在藏蓝色的夜空,洒下万般愁绪。你身着一袭水绿色的长裙独坐在清冷的光辉下,娟影萧疏,纤纤束手弹奏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万般离愁,空灵而又落寞。茫茫苍穹,凝眸仰望,那广寒宫里的嫦娥独自守着孤寂的岁月,一年又一年,一守就是一千年。

    你低头无语,指尖的音符夹着屡屡哀愁轻轻流淌,将月色的柔美荡涤得凄凉。你是否也将会守着异域的土地直到岁月销蚀了容颜,最终留下一丘青竹向着黄昏?

    抚琴箫歌梦回乡

    恍然间,一切忽然变得那么熟悉,这不是你朝思暮想的中原故土吗?这不是你离开时告别陛下的皇宫嘛?那坐在正堂的不是让后宫三千佳丽期盼的陛下吗?你一袭银红色的华丽衣裳,铅华妆成,美得如烟雾缭绕的深潭,深不可测。你看见陛下朝你微笑,深情的呼唤着你的名字。你从陛下深邃的眸子里看到自己的流光溢彩。

    管乐合奏,女乐其鸣。你舒展纤细的肢体,拨响了琴弦,如流水般的琴声像初绽的水荷,空灵的音符伴随着你高贵的光华轻轻飞扬。燕啭莺啼,中原的故土上弥漫着屡屡清音……

    弦断有谁听

    戛然而止,一下子变得那么寂静,只有月光仍在静静的流淌、流淌……

    你恍然从梦中醒来,只见一会就想着袅袅的余音,静如烟水的额凝固了你眼角落下的一滴哀怨的乡愁。你美丽的脸庞黯然消去了光华,断开的琴弦断开了遥远的思念,也许中原的故土只能是梦里的绝唱。黄土风尘,乱世苍茫,千载的琵琶千载的幽怨,在香消玉殒的时候弹奏出最后的绝响。

    虽然只是一场梦,但你依旧愿意沉醉在梦中,沉醉在这琵琶的细语中,光华闪烁……

    琵琶声起,一曲幽怨,任凭浸透乡音的音符洒满梦里的故乡……

    文章想象丰富,情境再现,语言华美,吸人眼眸,给人以厚重丰赡之感。但仔细揣摩,却发现这是一篇在素材使用上精于“偷其气”的佳作,被情境再现的诗句来自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的“杜甫诗三首”中的《咏怀古迹(其三)》,全诗为:“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一首咏写王昭君的诗歌,考生就化用其深邃的诗意,巧妙地借用王昭君“千载琵琶作胡语”来表达对“乡音”的独特感悟,非常艺术地诠释了“乡音”的文化内涵与精神质地,显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化底蘊。仅看文章的三个小标题,就可知考生的文字驾驭能力非同寻常,“千载琵琶作胡语”直接用杜诗原句,“抚琴箫歌梦回乡”是“环佩空归月夜魂”换用,“弦断有谁听”是“分明怨恨曲中论”的深化。而在情境再现过程中,考生以杜甫《咏怀古迹(其三)》意蕴及意境为蓝本,紧扣“琵琶”这个核心物件进行构思,“作胡语”“梦回乡”“断琴弦”三幅精美的画面有序流动,深切表现了昭君对遥远故国的思念,以及回乡不得的无奈与感伤。文章流淌着凝重厚实的爱国情怀,考生的再现可谓酣畅淋漓。其构思之巧妙,意境之凄美,意蕴之深邃,实在使人叹服不已。由此可见,考生确实“手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是精于对诗词素材“偷其气”的高手。

    总之,诗词素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既然美艳无比,暗香浮动,那考生“偷”用一下也就是无可厚非的。这正如戏剧家曹禺所言:“我是一个忘恩的仆人,我抽取了主人棉被上的经线、纬线重新设计、组成了我现在这件丑陋的外衣,但是我不认为这是我主人家的衣服。”曹禺之言的内核,不是讨论该不该“偷”的问题,而是讨论怎样去“偷”的问题,那就是不要只偷皮毛,而要“偷”骨髓和灵魂。就高考作文中如何“偷”诗词素材的问题,我以为还是根据考生的具体文化素养去进行抉择比较好,“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唯有实事求是,各取所需,才可能获得作文评分的最大化。

    [作者通联: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