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

    王艳

    马克思于1858年11月至1859年1月完成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初步创立。《序言》(以下简称《序言》)则是马克思为此书所作的序言,此篇文献不到3000字,但其历史地位、理论意义不容小觑。

    01?写作背景

    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于1883年3月14日逝世,享年65岁。如果以《共产党宣言》发表为界点,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两个阶段。前30年,马克思致力于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成立自己的政党,并指导工人的实践运动;后30年,工人运动转入低谷,马克思致力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研究,计划撰写六大分册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这篇《序言》则是马克思晚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成果之一。

    六大分册中,《资本论》第一卷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分册。1859年6月,《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在德国柏林出版,《序言》则是马克思为此册所作。马克思在世时,《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没有再版,而《序言》却一版再版。

    02?主要内容

    1.社会结构理论。马克思在《序言》中规范地使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唯物史观概念,揭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作为社会系统一般结构的三个层次,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点。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体现的是人和自然之间一种双向的改造和被改造关系。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必须要从自然界索取资源,进行持续不断的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拥有的复杂大脑器官,赋予人们自由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使人类不仅能够借助劳动工具进行生产,还能根据生产的需要进行角色分工和职能定位,形成各种生产关系。于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样式得以保存和延续。此外,人类生产劳动的成果总有积累和剩余,这些劳动成果的多少和占有状况构成不同社会的经济基础,为了维护和巩固这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便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结构的一种静态主张,构成了社会有机体不可分割的领域和层次,是我们分析社会、治理国家的重要切入点。

    2.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社会基本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动态考察社会的认识方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其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时,就会促进生产力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因此,我们要遵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规律;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两种反作用,一种是变革旧的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是维护旧的经济基础,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遵守“上层建筑一定要適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社会矛盾的源头,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不同时代共同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而人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推进,也是不断增长的,每个时代的人都会为了满足新的需要,必须从事新的生产活动,不断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变化,会冲击原有的生产关系及稳定的经济基础,进而推动上层建筑发生变革,使人类社会进入到新的阶段。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们认识社会、解析历史的总钥匙。

    3.社会形态理论。如果说,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动力机制的认识,那么,社会形态理论则是这种规律性认识的外在表现。马克思是如此表述社会形态的更替历程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由此演绎出马克思关于“三种社会形态”理论,成为分析人类社会历史阶段的共识性观点。对此,马克思还加以补充:“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由此可见,经济发展方式和水平是马克思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准,法的关系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而这种关系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具有客观性。

    但内容为一,形式为多。马克思“五种生产方式”理论并非划分人类社会的唯一标准。按照人的发展程度,马克思还提出“两种社会形态”理论,即“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换言之,与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相对,必然存在一个真正的人类历史的开启时期,而这两个时期的界点就是资本主义社会。

    03?时代启示

    1.理论价值: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供了理论逻辑。《序言》首先是一篇序言,但它不仅是一篇序言,而是我们从宏观视野把握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钥匙。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受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规律支配,理想社会只能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而马克思对生产力的考察形成了两种视角:从社会关系角度突出了分工关系性质,把消除其中的“对抗”视为理想社会的标志;从自然关系角度突出了整体能力性质,把形成人们的“自由个性”视为理想社会的标志。在当代,需要运用自然关系视角,考察建成共产主义所需要的生产力水平。基于此,衡量与自然界关系的最佳状态应当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即个体能力的最大化是整体能力最大化的基础,以人类整体劳动方式逐步向脑力劳动转移为标志。这是因为,唯有它才体现了人类自由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特性。

    上述认识与经济体制选择直接相关。中国改革之所以选择运用市场经济方式发展生产力,关键在于,它本身体现的是对劳动者脑力劳动方式的激励,它迫使所有劳动者尽可能地发掘自身的脑力劳动潜能,并把每个人都努力提升自己的脑力劳动能力常态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解放的过程中,越来越仰仗劳动者的脑力劳动,这就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供了理论逻辑。

    2.现实意义:为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坚定了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目标,体现为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为特征的人类解放。所谓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得以展现自由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特性,即人的理性。而共产主义追求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中的“自由”,是作为“平等”的尺度而存在的。虽然个体的需要千差万别,个体的能力千差万别,但都能够得到满足,人们因享有自由发展而达到了社会平等。这是理性所能够设想的最为理想的局面。

    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以及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理想社会展示了全新前景:当人类劳动进入以脑力劳动方式为主的阶段,由于精神形态劳动成果的可复制性使人类共享成为可能。此时,每个人都把劳动成果交付给社会,而任何人都可以从社会中索取所需的劳动成果。自此,人类因整体上展示了自身生命活动特性而诠释了真正的共产主义。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相统一。一方面,市场作用张扬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政府作用展示了以能力平等为目标的生产关系完善机制,二者的结合是保障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