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摘要】为改变原有高考模式存在的“功利性”“工具性”色彩,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我国教育提出了“新高考”这一概念,将高考的考核重点放在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上,具体为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科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因此,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把握新高考与语文核心素养二者联系,在新高考背景下探析高中语文教学新对策,以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在响应教育发展呼声下实现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7-0084-02

    【本文著录格式】彭玉璋.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课外语文,2021,20(07):84-85.

    新高考改革开展以来,语文科目在试卷内容、评价框架、测试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指引着教师语文教学的变化。最明显的改变便是考评内容以及考评方式由过去的“单一知识性”色彩转移到注重学生的素养发展。这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即语文教师必须在深入理解新高考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适应教育发展、推动教育改革。

    一、新高考内涵探析

    新高考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开展,引发了高中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要想提升其教学效果,就必须以新高考要求为指南,在理解新高考内涵的基础上,变革教学。

    首先,新高考对语文学科作出了具体的定位。它将考查重点以及考评方向放到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上,力求转变原来的“唯知识型”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即将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都纳入到考评内容之中。其《考试说明》大多提出在培养学生基本语文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次,审视新高考的语文出题范畴,不难发现其题目更贴近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性、地方特色,具有生活化色彩,且渗透人文性学习理念,且题型逐渐多元化,改变了原有的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模式,变化为主持发言、公益广告等多种题目形式,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其中作文时刻紧跟时事热点,具有创新色彩。

    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内涵探析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形成适应自身终身发展需要以及社会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将其具体到高中语文学科中,被赋予了更具针对性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具体包括四个内容,如下:

    (1)语言建构与运用:即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整合语言文字特点运用规律,能够正确地应用语言表达自我,形成良好语感;

    (2)思维发展与提升:即指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够在阅读鉴赏、表达交流过程中形成对生活以及語文的感受与理解,能够清晰、逻辑、准确地表达自我对语言的认识;

    (3)审美鉴赏与创造:即指学生能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美、欣赏美、评价美、表现美、创造美,在感受语言文字独特的美时实现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的提升;

    (4)文化传承与理解:即指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在理解、接受不同民族地区文化的同时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自觉意识的发展和文化自信态度的形成。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

    在充分理解新高考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高中语文教师就要以学生的“四大素养”培养为方向,优化高中语文教学的多个环节,实现教学变革:

    (一)转变教学观念,优化高中语文教学体制,提升教师素养

    作为“执教”第一人——教师,要想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语文教学,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就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真正从思想上冲破应试教育的禁锢,从多角度开辟新的教育路径,这样才能够以思想做指导,为后续的语文教学改革做好准备。

    同时学校必须做好完善的培训工作,可以组建学校内部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委员会,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在语文教师中定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落实研讨会的开展,有效提升教师素养。教师也要自己参与培训活动,通过线上自学等多种方式及时获取最新的教育信息,掌握最新的教育动向,支撑教育教学开展。

    此外,高中语文教师也应当协同学校领导者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体制的优化。

    (1)应坚持核心素养转型发展,转变语文课堂应试教育为时间综合型课程;

    (2)应积极参考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现状,针对高中语文科目加强课程层次,形成具有特色的高中语文教学体制;

    (3)应建立“以生为本”,促进学生长足发展的核心素质教育体制,将教育出发点与落脚点放在学生身上。

    (二)明确教学方向,有效教学培养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发展

    (1)立足生活,创设情境,语言构建,加强语文应用。上述我们提到,语言建构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它包括词汇、词句、修辞、语法、表达、阅读等多个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地学习语言,真正地利用语言,教师就必须建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课堂,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语言文字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运用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深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为了让学生把握作者在描写景色时语言的巧妙之处,品味“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等语句的奇妙与魅力。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对应的画面,以视觉冲击唤醒学生对文字的感知,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字建构能力;再如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譬如辩论赛、讨论会、分享会等。以这些活动给学生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提供语言文字应用的舞台,发展学生的文字建构能力。

    (2)有效提问,适当留白,思维发展,提升多元思维。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想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就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提问,适当地留白。这能够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要求,让学生自主探析语文知识、深入语文知识,也能够给学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提升学生的多元思维。

    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促使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深入走语文文本:

    ①贾母在见到林黛玉时问她你读了什么书,林黛玉回答“只刚念了《四书》”,但贾宝玉问“妹妹可曾读书”,林黛玉却回答“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或许认得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回答?不会前后矛盾吗?

    ②在你心中,林黛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3)美学感知,着眼文章,审美鉴赏,培养思想情感。语言文字本身就充满美感,这种美感越品越浓。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美学感知的角度去审视语文知识,这样学生能够在审美鉴赏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同时发现语文知识的美,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与语文、作者之间实现情感对接。

    (4)丰富内容,有效补充,文化传承,深入学生心灵。我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是文化大国。语文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具有别样的教育功能。教师应当在开展语文教学时立足语文教材,做横纵向拓展,挖掘语文课堂上的显性、隐性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有效补充、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实现文化传承,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润泽和洗礼。

    如教师可以利用文化典籍、古诗词、古文等渗透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引导学生吸收文化精髓,达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三)进行必要反思,建立学生成长发展档案,明晰教学成效

    在新高考背景下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性的活动,它势必會有起有伏,需要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措施,这样才能够真正建构一个高效色彩的语文课堂。进行必要的教学反思工作是支撑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它能够让教师以发展的眼光、检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能够及时就教学目标的设定思考教育教学工作的达标情况,进而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创新举措来解决问题。

    建立学生成长发展档案是检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明晰学生教学成效的最直接方式。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成绩变化、学习态度变化、作业完成变化以及课上学习情况等都及时更新到学生档案中,定期在反思活动中对比学生同期的发展情况,及时地以学生的学与发展来检验教师的教,这样才能够确保语文教学有效开展,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改革才能够顺利推进。

    四、结束语

    教育具有“动态性”“发展性”特征。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走在教育发展的第一线,掌握新高考动向、理解语文核心素养,这样才能够适应教育发展,落实有效教学,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同时深化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立.试论新高考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9(4).

    [2]陈志霞.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东西南北,2020(2).

    [3]何继龙.新高考下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教学探微[J].试题与研究,2020(14).

    [4]施雪宏.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渗透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9(5).

    作者简介:彭玉璋,1983年生,黑龙江北安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为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