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名师成长的途径

    陈云昌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学校办学之所本者在教师。”故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素质,而学生的素质决定着国民的素质,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亘古不变的道理。可见,教师关乎教育与学生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兴旺发达。而一所学校若想成为名校,就必须有名师的支撑和引领。那么,一名普通的教师如何才能一步步地成为名师呢?在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在职业认同和职业操守中成长

    人们常把教师这一职业誉为“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教师要想成为名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职业认同。为此,教师要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当成崇高的事业去珍惜、去热爱、去追求,绝不可只将其当作养家糊口的一种营生。作为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工作及内化的职业角色始终抱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为之奋斗终生,进而成就自己。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职业操守是教师成长的关键。首先,教师必须具备爱岗敬业的品质和献身教育的精神。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自觉投身于这一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之中,进而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巨大的工作动力。献身教育事业表现为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为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则需要一种高尚的职业操守与巨大的责任担当。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就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然后,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要以高尚的道德品质、严谨求实的学风与教风,成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和典范。最后,教师要牢记职业道德。教师只有识道、悟道、明道、守道、践道,才能更好地传道。正所谓“德者有道,以德载道”,这样的教师才有师道尊严。

    二、在课堂和反思中成长

    名师成长的途径一般在课堂。教师要想迅速成长起来,首先要把每堂课都当作精品课堂、高效课堂去上,这样就会从备课、教材把握、课堂设计等各个方面去精心准备,于无形之中实现快速成长。其次,要善于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一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即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一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方式,创设师生互动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二是教学过程的改革,即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资料精选、学案精编、教案精备、教材精讲、习题精练、试卷精析、课后精思。三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即教师要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立体而全面的把握。四是教学评价的改革,即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引导学生成才。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对教师的成长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反思的内容很多,如新课导入是否富有创意?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这些都可以成为反思的对象。教师反思应成为一种常态,它贵在持之以恒,意在养成习惯。

    三、在阅读和写作中成长

    教师要想成为有思想、有智慧的名师,就要进行广泛的阅读和不断的学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阅读作为学习的基础,是获取知识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教师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掌握通识性知识,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教师要重点阅读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还要涉猎中外经典。在阅读的同时,要养成做笔记、摘抄和写心得的习惯。

    写作是助推教师成长为名师的有效途径,是诸多教育名家成长起来的共性路径。要做一个善于写作的教师,首先要善于观察教育中的得失。例如,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矛盾是如何化解的?失误是如何出现的?这样,在写作中感悟、反思、提炼,进而成长进步。其次,要养成随时记录的良好习惯。例如,记录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一堂精彩的教學设计、一次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一次突发的思想灵感等。最后,要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四、在借鉴和创新中成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兼容并包、博采众长,是成为名师的途径之一。笔者认为,除了借鉴名师和教育家的经验之外,还应与同事、社会、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首先,与同事交流是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之间可通过同课异构,就一节课的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法相互切磋;可通过集体备课,讨论交流彼此对教材的理解和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可通过教研活动,研讨学生、学案、教学进度和试题命制等,以此获得共同提高。其次,教师要在与社会的交流中成长。当今社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教师通过与社会的交流,可以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等落后的教学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然后,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教师可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学情和需求,进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实现教学相长。最后,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教师不仅可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还能缩短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同时,创新还是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首先,要敢于大胆尝试。教师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作出不同的解释,对那些人云亦云的观点提出质疑和不同的看法。其次,要不满足于现状。在新课程改革中,只有进行全面的自我反省、自我审视,不受现有观念的束缚,勇于否定自我,善于吐故纳新,才能产生创新的动力。最后,要善于探究。教师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带头从事课题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力求成为“研究型”教师。

    总之,成就名师之路是漫长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教师应拥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情怀,拥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拥有“立功、立言、立德”君子三不朽的千古追求。这样,教师就能领略到教育的美妙,收获桃李满天下的喜悦,成长为名师。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