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交融,简约丰厚”的小语课堂构建研究

    【摘要】在新的育人环境下小语课的授课环境有了全新的转变,同时在育人目标上也要有所调整,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情出发加强育人思想和模式的创新。也就是说要做到情理交融,在此基础上构建课堂环境。下面,主要围绕情理交融所呈现的作用以及在小语课上的具体应用举措展开合理的分析。

    【关键词】情理交融;小学语文 ;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3? ? ? ? ? ? ? 【文獻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7-0080-02

    【本文著录格式】杨凯雯.“情理交融,简约丰厚”的小语课堂构建研究[J].课外语文,2021,20(07):80-81.

    前言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范围内,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有着全新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情理交融的发展原则,在课程的内容以及活动的组织形式上进行优化,让学生在学习和感悟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语文思维,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感受内涵的过程中对具体的情感要素形成良好的认知,真正地做到深入感受、强化体验。

    一、情理交融在小语课堂中的作用

    (一)端正态度,提高效率

    在小语的课堂上学生的态度与对待课程的情感认知是决定课堂整体效能和学习品质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以情景交融为依托加强育人方法的全面性创新,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形成端正的态度,在效率和学习品质方面进行全面提升,从而让学生基于正确的情感认知高效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当中。这对于推动整个小语课实现高效的进行,以及顺利地完成素质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比如说,在针对《桂林山水》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从学生的情感出发,本着让学生对中国山水风景形成热爱情感的原则,进行教学合理组织与规划。为学生展示比较直观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深入赏析,也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想象,并在理解和感悟的过程中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在学生形成正确情感认知之后,能够进一步端正自身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

    (二)情理交融,规范品质

    依托于情理交融的思想理念在具体的课上就相关的活动形式进行创新,从情感层面出发搜集相关的素材,并对具体育人环境进行优化,让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认知,并在学习品质上进行自我规范。最重要的是通过情与理的有效融入以及相互渗透,能够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仅掌握基础内容,同时也能够实现情感层面的深入的共鸣,让学生在深入分析具体文化底蕴的同时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思想意识。比如说,在针对《将相和》组织教学期间,从情理两个层面展开分析,先引导学生就文本主要内容展开剖析,之后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品鉴的过程中,从情感层面展开分析,让学生对文本中人物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形成正确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懂得廉颇身上所具有的知错就改的优秀品格,也能够对蔺相如身上所具有的宽容大度优秀品质加深理解,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规范自身的品质建设。可见,情理交融在促进小学语文深化革新,以及助力学生品质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有多显著,教师需要合理地贯彻到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

    二、情理交融构建小语课堂的路径

    (一)以文寓情

    文化是实现情感有效彰显的关键性载体。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在理论讲授的过程中实现情感的渗透,需要加强文化素材的深入发掘。根据学生的学习诉求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的情感素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文化的学习魅力,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效剖析文本中所存在的情感内涵,促使学生在正确情感认知基础上深入探索具体的课程内容。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在执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搜集相关联的文化,如该首诗词主要围绕重阳节来进行文化的诠释。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平台搜集重阳节有关的习俗,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在文化感受的过程中对传统节日氛围中关于亲情的渗透形成准确的认识。

    (二)以境引情

    在授课时教师需要考虑到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情境对于情感释放所发挥的作用,并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发挥情境的功能将文本中所包含的情境有效地引出,并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情境在思维层面上进行有效的发散,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联想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而让学生以一种更加规范的状态对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剖析。例如,在围绕《桂林山水》组织具体的授课活动时,为了让学生在情感上对祖国的山水形成独特的认识,教师需要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先进的技术支撑对具体的授课情景进行转化和呈现。为学生呈现当前桂林山水的真实风景,让学生在直观感受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认知体验,并在情感层面上得到有效的共鸣。

    (三)以演化情

    戏剧表演能够让学生对具体的文本内容进行直观的理解,并通过情景的呈现让学生在情感层面获得深厚的体验。因此在情景交融的思想导向下教师需要发挥演绎的助学功能。在课上进行情景的呈现,并引导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和演绎形成良好的情感领悟,也能够让学生在整个学习中表现得更加积极,实现学生自主式学习意识的有效构建。以《将相和》为例,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为促进学生在情感层面对其中所诠释的道德内涵形成良好的认识,则可以合理地进行演绎活动规划设置。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具体的文本内容,让学生在此期间有效内化基础的文本内容,之后合理地分配角色,通过合理分工的方式有效地参与到学习当中。这样学生在参与演绎和人物、情景呈现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并在情感上达到有效共鸣,并在今后规范自身在与人相处过程中的行为品质,真正地落实情感教育。

    (四)以问思情

    于学生来讲情感是需要经过深入思考才能够有效理解并引起共鸣的。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问题的设置方面加强关注和规范的处理程度,围绕具体的讲授内容规范性地设置问题,并引导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以及在合作的氛围下进行有效的探究来帮助学生有效地内化基础的课程内容。以《慈母情深》为例,这是一篇描写母爱的文章,为了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其中所诠释的情感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需要有效发挥问题在情感促进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围绕课程的基础目标设置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问题探索方式进行优化。构建合作型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下围绕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互动。如:1.文章中主要描写了怎样的内容?2.从几个层面诠释母亲独特的爱?3.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了哪些的情感体验和领悟?之后,在问题的正确引导下,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索,在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具体的情感加以感受和理解。

    (五)以练促情

    于学生来讲课堂练习是实现情感深入巩固和内化的重要载体。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以练促情的育人目标,在此基础上规范性组织具体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对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加深领悟,也能够让学生在今后成长中进行自我规范。首先,在课上组织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本着情理交融的原则对具体的训练方式进行规范性调整。围绕具体的文本内容组织仿写或者续写,让学生在读写融合训练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情感的领悟。例如,围绕《记金华的双龙洞》进行句子仿写,或者引导学生在阅读《陶罐和铁罐》的基础上进行续写,进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认知得到合理的启发。同时,教师需要通过课外拓展的方式对具体的训练方式进行创新,从而达到情感激发和促进的目的。引导学生围绕《父爱之舟》阅读其他与父爱主题相关的素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父爱的内在含义,让学生在情感层面收获准确的认知,将情感教育有效地落实到实际的授课活动当中。

    (六)以评明情

    情景交融不仅体现在课上的授课活动当中,同时还存在于评价活动当中。在全新的授课环境下,教师需要做的是要从评价层面出发,站在情感的角度对具体的育人思想进行有效的创新。在评价思想上积极地贯彻生本的战略思想,让学生建立起自主性的学习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规范性地参与到评价的活动当中。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对语文课的学习形成准确的情感认识。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鼓励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双向的评价推动课程的革新进程,也能够在情感上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进而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对语文课的教学进行规划设置,呈现出全新的授课面貌,促使学生明确自身的情感态度,并在自主规范自身态度和行为的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情感目标。

    三、结论

    依前所述,小语课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品质。因此,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情景交融的原则对當前语文课的具体教学方法和战略举措进行有效的创新。通过以文寓情、以问导情等手段对具体的授课环境进行优化,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周静.寓情于理,打造精彩课堂——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理交融[J].才智,2020(11).

    [2]韩永生.情理交融? 感悟真情——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感性体验和理性顿悟的整合[J].教育观察,2019(18).

    [3]范瓅.聚合“养气”,让语文教学情理交融[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9).

    作者简介:杨凯雯,女,1983年生,广东丰顺人,本科,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